分享

请问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请多多赐教?

 印第安部落酋长 2019-10-02

摘自《波弦分形理论》第三章 格物致知

分形并不是在近代西方的学科中才出现的,事物的分形思想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早就出现过,其本质就是伏羲的八种数学排列,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

第一节、 格物致知

1、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佚失。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任何先秦古籍中未曾发现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然而,格物致知的这个迷却被波弦分形解开:“格物”就是指物的空间分形,也就是华夏最古老的智慧结晶--阴阳排列组合分形。“物格而后知至”就是只有理解了事物的空间分形规律,才能“致知”事物的本质发展路径。致是对一个事物认识达到极致全面的意思,当我们领悟了事物发展的空间分形,才能完全认识事物的发展路径,从而达到“致知”。

2、格局:

理解了格物的意思,那么格局就好理解了。

格局是对所想要了解的事物进行空间分形,从而掌握未来更大周期的空间分形路径。达到顺势而为。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周期发展不断递进发展到大周期的过程。掌握的发展周期越大,对这个事物的整体格局的判断就越远,这样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走势布局才能达到顺势而为。如果不能掌握到一个相对的比较大的发展周期的分形路径,就会迷失在某个事物的某个片面的小周期之中,而在比较小的发展周期中布局,只能掌握眼前的当下的合理性,具有片面性,局限性,而不能掌握事物长远的发展趋势,从而在未来的某个阶段发生错误的判断。

因此格局越大,所掌握事物的长期发展路径的正确性就越准。也就是对一个事物的空间分形路径推演的周期越大,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会掌握的越清楚,这就是“格物致知”的思想体系。

下面我们将对格物分形进行理论推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