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鉴赏切莫陷入误区

 npkaida 2019-10-02

一些书画爱好者和学习者,接触书画,往往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的主观偏见和审美思维定势带到书画欣赏过程中来,草率地作出判断和结论,这在书画的欣赏中是大忌。

在没有具备一定的书画鉴赏能力、没有认真地对一件作品进行品评和研究之前,宁可“现在还看不懂”,先保持沉默。因为,我们容易给自己设置一道厚厚的大门,陷入偏见之中,把自己阻隔在了书画艺术的美丽殿堂之外。当我们面对一幅作品,首先要放下外在,把自己内心清空,静下心来,不带功利心和世俗的审美判断去感受。在这样的基础上,看会不会被作品感染和打动,能不能感受到线条的律动感,可不可以顺着书画家的笔触感受到他在创作时的激情和内蕴?前提是要把心打开,不带偏见,给予心灵感受充分的自由。接下来需要用心地思考和感悟,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他画的山、画的鸟兽虫鱼、写的字会是这个样子,他想表达什么?

书画鉴赏切莫陷入误区

陈章旭 《亭亭净植香远益清》

在书画鉴赏过程中,要避免走入“像不像”与“好不好看”的误区。所有的艺术形式其风格都是多样的,越是水平高和富有艺术原创力的作品,往往越具有非同寻常的风貌和品性。中国的书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绝对不能单纯地以“像不像”和“好不好看”为判断标准。外国有句俗话叫做“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人,学会挂画需要七代人”。中国的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如果以“像不像”为画好坏的判断标准,那简直是小孩子的见解。齐白石则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说得更透彻:“画有初视者令人惊叹,以其技能之精工,谛视而无天趣者,为下品;视而为佳,久视亦不觉可厌,是为中品;初视不甚佳,或竟不见佳,谛观而其佳处为人所不能到,用笔天趣,非深明其旨者视若无睹,久视无不尽美,此为上品。”什么意思呢?他说,有些画一看画得非常的精美,足以让人惊叹,但仔细看却了无趣味,这样的画是最差的,是下品;有些画一看很不错,仔细端详,看很多次让人也不觉得厌烦,这样的画很不错,可以称作中品。最好的上品中国画是怎样的呢?他说,乍一看不怎么样,甚至感觉很差,仔细观摩才发现这里边有东西,富有天趣,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真正懂画的人反复地看会觉得没有一处一笔不美,这才是上品,而这样的画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