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朋友的最高境界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有着共同的志向、理想和信念,能互相欣赏、吸引,能相互交心、知心,能彼此理解、宽容,英雄爱英雄,好汉爱好汉。可是能建立这种珍贵友谊的人非常少,“朋友能有千千万,知心者只能有一、二、三。”“千金易得,一知己难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种朋友是在共同面对磨难中建立了感情、凝聚在一起的患难之交。 第三种朋友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即因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的朋友,如书友、笔友等。 第四种朋友是因有共同的利益而交往的朋友,即利益之交,他们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你需我帮、我要你助。 第五种朋友是酒肉朋友,聚在一起吃喝嫖赌抽,臭味相投,有吃、有喝、有抽才能聚在一起,这种“朋友”实际上不应该称为朋友。酒桌上交的朋友往往是不可靠的。 决定和某人交朋友的动机,一种情况是因为他的品德高而且有才而想交往。一种情况是因曾经得到他的帮助、恩惠,由感激之情而萌生的友情。一种情况是势利之交,即觉得他有用或将来可能有用而交往,或许因为他的家庭有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利用,或许因为他有实力、将来可能有发展等。还有一种交友动机是潜意识的,仅仅是为了排遣生活中的孤独、寂寞和空虚而暂时走到一起的。 朋友同患难不易,同富贵往往更难。历代开国皇帝得天下后杀戮功臣——曾经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就是最好的证明。 历史上能称得上是真正朋友的并不多,我所知道的春秋时代管仲和鲍叔牙的牢固友情堪称友谊的典范,被称为“管鲍之交”。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往往经过一贵一贱、一贫一富的变化,才能真正知道交情的厚薄。 军事战略学家某同志来电话和短信时都称我为“牛兄”,我却称他为“同志”,他可能有一些诧异。我对他解释:“我称您为同志是因为我们兄弟两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激情、强烈的忧患意识、对战略问题有着痴迷的兴趣,我们兄弟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同志是比兄弟更高、更亲的称谓。现实社会中因为一点破拆迁款等利益亲兄弟反目成仇的例子太多了,甚至因为一点破钱自己灭了自家的满门。” 朋友随缘 茫茫人海,谁是有缘人?社会关系、人心多变的今日,每一次巧遇,却都可能是缘分。我们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如果够有浩然正气,至善坚忍,也可能都是善解怨仇的机缘。注重道德修养,就能愈来愈明白人世间的因缘关系,愈来愈珍惜这样的机缘,并且从而提高修养,怀敌附远,化危机为转机,化干戈为玉帛,渐渐做到“不失人亦不失言”。 要秉持着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等纯真的本性待人才能不失人、失言,而广结善缘。男人和女人的婚姻是缘分,男人和男人的友情也是缘分。历史上周武王巧遇姜太公,鲍叔牙始终坚信管仲的德才,唐太宗李世民与骨鲠之臣魏徵由敌人转为善缘君臣,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极具魄力和严谨缜密的完美性格互补等,都是胸怀鸿鹄之志、志同道合的不失人、失言的缘分。一切随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