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保持自私,才是打开婚姻幸福的,最正确的方式

 说爱情感 2019-10-02

“在婚姻里一味的付出只是自讨苦吃。”我们经常在一些爱情节目中,听别人如何与我们讲述婚姻的经营之道,告诉我们婚姻就是要学会付出。

的确,婚姻关系要彼此付出,相互合作不假,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自身要抛弃自私的本能。

读者孙女士和丈夫结婚十年之余,他们两个在这段婚姻里丝毫没有感受到幸福感,有的只是漫无目的的争吵和一次次的抱怨与责怪。

孙女士是婚姻里的付出者,她在任何地方都选择付出。不顾父母的反对,千里迢迢嫁到老公这边,后来因为生孩子又放弃了刚刚找好的工作。

丈夫一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心孙女士,下班回家帮着她忙家务,孙女士舍不得让丈夫这么做,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庭琐事。

这种毫无余地的付出,是整段不幸婚姻的开始。孙女士变得越来越疲惫,她有一肚子委屈不知道和谁讲,丈夫下班后,她和他一唠叨,他就特别烦,甚至有时候干脆不怎么回家。

她为了他丢掉了梦想,与社会脱节,而他习惯了她的付出,更受不了她的抱怨。

婚姻是一个二元的关系,双方的亲密关系以及感情,使得两个人逐渐降低了自私的本性。

婚姻要双方共同经营,一段长久的婚姻,一定是需要夫妻双方要保持自私的本性,才能够幸福。

所以我们认为,保持自私,才是打开婚姻幸福,最好的方式。

“自私”是人的基本属性,这是人性中最为真实的部分。

自私往往是一个人潜藏在内心深处最为深层次、下意识且最为隐秘的部分。

不可否认的是,自私是我们的天性,人的快乐原则,也以自私为基础。

因此摒弃自私意味着扼杀了天性。我们在婚姻里面表现的太过于无私,甚至全心全意的去付出着,往往意味着扼杀了自己的天性。

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欲望,欲望往往会令我们产生行为动机,自私也同样如此。

当我们扼杀了自己自私的欲望时,其实也是在极大程度上,压抑着自我的一种释放。

太无私存在的隐患:容易心力憔悴

在婚姻里首先感觉到疲惫的那一方一定是一个毫无保留的无私者。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旦到他们的付出,得不到积极的回应,那么他们在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

他们会为此感觉到失望痛苦,甚至对这段婚姻产生一种绝望与无力感。他们甚至会认为,自己为这段婚姻做了很多,但是依旧没有得到任何的收获,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幸福感就会极大地降低。

自私往往是表达需要的方式

心理学上认为自私其实是一种自我需要的体现,因为我们会产生某种需要,所以也就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渴望得到这些。

婚姻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不懂得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时,那么也就不会在婚姻里享受任何的关爱。

我们只有在自我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幸福感,同时夫妻双方能够彼此给予自己最大的满足时,才会享受到婚姻的幸福感。

而婚姻的幸福,更取决于两个人的心理想法和相处方式,显然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在婚姻里关爱对方的同时,要懂得好好的疼爱自己。

参考资料:《婚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