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个习惯,3个方法,帮助你拥有超级大脑,告别拖延,过高效人生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0-03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为自己的生活找各种理由。殊不知找理由的过程就是拖延的过程。有数据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士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而在这些“拖延症患者”中有将近一半的人表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会着手工作。

在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下,拖延现在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病。每一个现代人都不同程度患有拖延症。拖延使得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完全失去了控制感,老师布置的任务,作业,要上交的报告,毕业论文,没有一样不是拖到了最后才动手。

之前网上描述当代大学生的期末日常的几句话很有意思,是说别人在复习,而自己却在预习。一边刷着朋友圈、动态,一边告诉自己该复习了。

7个习惯,3个方法,帮助你拥有超级大脑,告别拖延,过高效人生

深究拖延行为,就要联系到我们的大脑的工作习惯。日本神经学医生菅原道仁结合自己20多年的诊疗经验,在他的《超级大脑的7个习惯》这本书中,简明扼要地解释了那些超级大脑的7个习惯:决定行动力的基本物质是多巴胺、立刻行动、积极快速行动、持之以恒、做好选择提高决策效率、挑战自我以及保持心平气和。

而且还深度解剖了拖延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我们该如何调动身心,拒绝拖延,马上投入到要做的事情当中,在这有限的生命当中创造无限的人生价值。

菅原道仁通过对脑神经学科多年的研究,他总结了大脑的几大特点:

1、“懒惰”是大脑的天性

有些时候我们会一位懒惰是自己的外在缺点,殊不知懒惰是大脑的天性,是我们内在本身就拥有的一种特性。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人也逃不过大脑懒惰的天性。


菅原道仁在研究脑神经科学的过程中,他发现,成年人的大脑大约重1.4kg。这个重量的概念是什么呢?假设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是70kg,那么大脑重约为体重的2%。但是从能量消耗方面出发,大脑每天消耗的能量高达20%。

当菅原道仁得到的这个结论的时候,他发现已经能证明大脑是一个高能耗器官。

而大脑的“高能耗”特点就要求大脑尽可能自动化地处理身边的事情。即在全新的,需要挑战的那些事情面前,大脑第一时间就会选择较为简单的、原先旧的工作模式。

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平时拖延的行为了。

2、大脑喜欢节约能量

当我们看那些北极熊等需要冬眠的那些动物的时候,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大脑需要节约能量。

北极熊在冬天很难寻觅食物的时候会选择避风的地方睡觉,减少外出的时间,甚至降低呼吸频率进入局部冬眠。


而这些措施的目的无一不是为了节约自身的能量,在寻觅不到食物的时候,维持生存。

大脑也同样需要节约能量,因为大脑是高能耗器官,所以当我们每天摄入一定的能量,为了使体内各器官能够均衡消耗能量,正常运转的时候,大脑就必须得节约能量了。

3、大脑喜欢“随大流”

平常我们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在计划今天吃什么,刚决定还要什么的时候,朋友们突然喊你一起去吃饭,说最近那哪儿有新开了一家餐馆特别好吃,这时的你脑袋里面没了主意。只好跟着朋友们去一起吃饭,其实原本你根本没有打算去吃朋友推荐的。


在某种情况下顺从大部分人的意见而抛弃自己原本持有的态度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随大流”。

我们以为简单的“随大流”只是身体的固有习惯。但其实根本原因是大脑。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喜欢“随大流”的特殊器官。这也导致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相比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更愿意跟随大众的观点的心理倾向。”

在《超级大脑的7个习惯》中,菅原道仁解释道这种独特的心理倾向有一个专属的名词——“乐队花车效应”。在相同情况下,我们的大脑更加喜欢跟随大众。

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已经帮助我们做好了决定——跟随大部分人的脚步。

4、大脑禁不住诱惑

当我们正要下决心减肥的时候,美食的出现诱惑着我们,尽管我们很努力地告诉自己不能吃。但是每当美食出现我们眼前的时候,就不停地通过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刺激着我们的大脑,进而给胃发送一种特殊的信号——“我想吃”


可以理解为大脑天生禁不住诱惑,天生容易在诱惑面前屈服。

所以综上大脑天生是懒惰的,喜欢节约能量,喜欢随大流,而且禁不止诱惑。

这样就很好的解释了拖延行为的产生。其实拖延都是大脑天生懒惰,没有哪个人是天生就勤快的。

当我们产生“无法开始行动”、“无法马上快速行动”、“无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件事”等等这些拖延症状的时候,我们想想自己大脑的习惯,就能够明白了。拖延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并且大脑息息相关。

所以面对拖延的时候,我们不要责备自己,不要灰心丧气。应该去试着了解我们的大脑,了解大脑的工作习惯,寻找真正能够彻底治愈拖延的方法。

《超级大脑的7个习惯》不仅为我们道出了大脑的工作习惯,也介绍了如何控制大脑,告别拖延,挑战自我从而走上高效人生的方法:

一、“多巴胺控制法”,一步步提高行动力

多巴胺是我们大脑产生的一种“快乐物质”。科学研究证明多巴胺在我们完成挑战、尤其是克服困难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一种令我们的神经系统变兴奋的物质。


当我们完成每日任务清单上的一项项挑战的时候,当我们运动完大汗淋漓的时候,当我们成功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制造愉悦感,增强大脑挑战自我的一系列活动的青睐。

而多巴胺控制法就是根据大脑对多巴胺的依赖性,将懒惰的大脑变为愿意主动行动的大脑,进而提升行动力。

多巴胺控制法的具体执行内容分为3个步骤、1个周期:

1、 自我暗示

在医学界有一种“暗示疗法”,即通过自己的认知、思维、语言来影响心理活动,实现调节和改变身心状态的一种疗法。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自我暗示进行到一定程度,是会对人的身心状态产生影响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的人去医院检查,一个被确证为是癌症,另一个被误诊为癌症。

被确证的那个人在其他医院也被怀疑是癌症,所以在这次的检查中,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他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就算是在即将要离世的时候,他发誓也要认真度过这段时光,享受生命最后的馈赠。假如有来世他一定要好好珍惜每一天。


但是上帝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由于疏忽,医生把他们的诊断书搞错了。

那个健康的人,听说自己得了癌症,突然对生命没有了希望,知道自己的生命还剩下不长的时光,于是开始放弃自己,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心情郁闷,沮丧。于是不久他就在每日的恍惚中离世了。

而那个真正患有癌症但是收到错误诊断书的病人,每天都觉得活着的日子无比美好,心情愉悦,身体也渐渐好转起来。

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具有戏剧性,但是我们从中能够看到自我暗示是对人有影响的。

而多巴胺控制法中的自我暗示就是运用积极的语言在行动的过程中对大脑进行暗示:我可以做得到、今天之内必须完成。

2、 分解大目标为易实现的小目标

马拉松全程40多公里一般人是很难跑下来的,驰骋于马拉松赛场上的选手们能够屡屡冲破终点。除了意志和信念的力量之外,还有一种方法让漫长、艰难的马拉松变得没有那么艰难。就是分解目标法。


山本田一是日本80年代的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选手意外地夺得了比赛的冠军。

在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山本田一又一次获得了世界冠军。人们都对此表示震惊,竟然能够连续两次夺得马拉松世界冠军,真实了不起。

十年后,山本田一在他的自传中揭开了他为什么能够两次获得冠军的谜底。原来他每次在比赛之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且在沿途把比较重要的标志画下来。比如在整个赛程当中,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是一颗大树,第三个是一所房子,就这样一直标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先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第一个标志那里,当到达第一个标志之后,再用相同的速度跑去第二个目标。就这样40几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一个又一个很容易完成的小目标了。

而以前刚开始跑的时候,总是把目标定在40几公里外的终点处,没跑多长距离就已经开始气喘吁吁。其实在心理上自己被那庞大的目标给吓到了。

多巴胺控制法告诉我们应该尽量为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不是一开始就去挑战大目标,而是将看起来庞大的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成很轻松就能完成的小目标。

这样在完成小目标的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成功的体验,积累自信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就像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将年计划分解为月计划、周计划,再详细地列为每日清单。这样不论多大的骨头,最后总能一点一点啃完。

3、 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我们知道多巴胺是一种快乐物质。它给我们的大脑制造愉悦感,让我们的大脑加深对成功体验的记忆,以便于更像尝试此类能够引起愉悦的活动。

那为了达到挑战自我,走向高效人生,我们是不是就要多多地给我们自身积累成功体验了?

在这个过程中多巴胺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多巴胺的分泌制造的愉悦感能够让大脑乐意与这些成功体验持续地进行下去。

菅原道仁向我们介绍了几个非易成瘾手段,他们可以有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运动,比如慢跑、步行或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冥想,听音乐,挑战新的事物以及专注于你的兴趣,比如阅读、手工制作、乐器演奏等活动。

二、“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增加完成任务的动力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由苏联的心理学家布尔玛·蔡格尼克女士通过实验验证提出。那什么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呢?举一个我们常听到的例子。在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面前,我们的大脑其实更容易记住那些失败的案例。因为失败带来的“未完成感”是深刻的。当我们向别人说起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总是云淡风轻。

而蔡格尼克效应说的就是在人类记忆系统中,对未完成的事情或者中断的事情印象更深刻。蔡格尼克效应强调的是一种“未完成感”或者又称“意犹未尽感”。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也针对人的记忆有过这样的假设:相比未完成的任务,尚未完成或因故中断的任务更令人印象深刻。

那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会见到蔡格尼克效应。


当我们打开社交软件看到通知栏弹出一条消息:“西瓜被放进冰箱连续冰冻18天,切开后让人意外……”。我们看到标题的同时会立马怀着好奇心去点开推文,结果正当我们想要继续往下看的时候,显示想要阅读全文请下载安装XX软件。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利用了人类的好奇心,通过蔡格尼克效应制造的意犹未尽感,扩大人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

菅原道仁概括讲到蔡格尼克效应就是通过后续吸引力,令人产生完成驱动力的记忆效应

比如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规定好每天读一个章节,按照节奏来进行。但是当我们读到精彩片段的时候,我们就有一种想要立即读完知道后续情节的强烈情感。这时候我们应该要学会善用这种急于阅读后续内容的渴望心态。

不要立即阅读,而是把剩下的章节留到明天读,就算内容很精彩我们也要“忍痛割爱”,把精彩部分放到明天。在第二天,完成任务的喜悦会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

做其他工作,学习也一样的道理。不要在今天就把自己的精力和渴望用完,要学着“点到为止”,给自己留一个悬念,将这种“意犹未尽”持续到明天,增加可以持续工作学习的驱动力。

通过积极运用“蔡格尼克效应”,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制造渴望继续工作的驱动力,进而要想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就不那么难了。

三、“损失规避心理”,让你发现没有什么值得拖延

人们往往在失去一件东西的时候所产生的痛苦程度远远超过获得收益时所带来的快乐。心理学家将这种情况定义为“损失规避心理”。

即人们遭受巨大的灾难,痛苦,损失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是任何利益叠加起来也抵不过的。

菅原道仁用个人的真实经历总结了一套方法:利用“损失规避心理”,告别拖延,走向高效人生。


就是在你每次想要拖延的时候,想一想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明天一天,你还会拖延?一个小时之后你的人生就会终结。

这样,你如此极端的想法下,你还会对任何事提不起干劲吗?你还会忍心浪费你生命拖延时间吗?有一句很戳心的话:“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7个习惯,3个方法,帮助你拥有超级大脑,告别拖延,过高效人生

有效利用人的“损失规避心理”,可以为自己创造危机感。海伦·凯勒曾说过假如还有三天光明,她要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是我们不能改变的。

菅原道仁说“正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所以生命才无比精彩。”

我们无法加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拓宽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拒绝拖延,走上高效精彩的人生

菅原道仁用自己特殊的职业身份,总结真实的患者案例。揭示那些超级大脑的工作7个习惯,也让我们了解到拖延的本质,以及终结拖延的方法。

希望我们每个人读完都能有所收获,还是那句话我们无法加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拓宽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