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 | 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教育振兴

 老王abcd 2019-10-03

【70年,看中国教育振兴】

“滴!二年级三班李雨辰已到校。”早晨8点,来自北京的80后杨晓萍收到了一条来自学校发来的信息。

这是智能校园的一部分,学生只需佩带小巧轻便的智能手环,无需主动刷卡、停留,在通过校门时便可自动识别,校门口的监控抓拍视频片段分别推送给家长,入校、离校信息将同时发送到班主任和家长的手机上,极大程度的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杨晓萍感概道,“曾几何时,我们坐在教室中听课、记笔记、写作业。当时的我们怎么也想象不到,有一天,校园变得智能,课堂可以移动化,而知识能够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变得可触摸、可感知。”

70年,弹指一挥间。

如今,中国教育正因为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而发生改变,更多创新教育应用出现在学校、家庭之中,让老师和学生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共享教育资源。如今的智慧教育正走近大众身边,让我们体验到全新的智慧化教育方式。

让校园教育更加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云直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学习方式、教育样态正在发生变化,现在的校园教育变得更加智能。关于校园的回忆,总是从校门开始。

“现在的校园门口变得大不一样,原来校门口张贴纸质公告的校园宣传栏被智能电子屏幕取代。”杨晓萍说道,课程、任课老师、分班等信息可以更加清晰、及时的公布出来。

李雨辰站在表情/行为实时识别屏幕前面,一摆出开心的表情,屏幕里就会出现“大笑”的表情包,如果一甩脸生气了,屏幕里就会实时同步“愤怒”的表情包。

70年 | 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教育振兴

智能校园中的表情/行为实时识别屏幕。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这样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分析系统,在课堂内也一样适用,通过摄像头、拾音器等设备,采集学生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肢体动作等数据,在经由情感计算、身份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人体行为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视频中学生和教师的情绪、行为、语音等方面进行细粒度分析。

同时,智能化教学平台通过记录学生网络学习的进入时间、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训练或测试的级别等学习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让老师更好地教

去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紧接着4月1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作为推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性文件,业内人士表示,该《规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信号。

信息化为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河南郑州某中学任教的教师李小萌回忆起自己上学的时候,“老师与家长电话都很少打,所有关于孩子的问题,须得见面才能解决。或开家长会,或家访。布置作业的时候,自己会掏出一个小本本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方式大概得有几十年”。

后来有了校信通,老师可以单方面的发送给家长一些信息,与家长之间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互动,而功能也只是作为发布通知和说明一些教学任务。

现在则更为轻松。学生还没放学,家长已经收到群里的布置的作业了,孩子不用再拿本记,家长也不用在群里问;布置作业也可以用学校引进的教育APP上推荐的题库;学生可以用手机paid直接作答提交;甚至连老师批改作业也变成了拍拍照就可知对错。

而学生学习数据由大数据平台记录,节省了老师的大部分时间,让老师可以真正的投身于教学中,李小萌坦言,更多的研课时间,更精准的了解学生需求,同样更丰富的知识储备,让教学变成一种快乐。

让学生更好地学

进入高年级,各学科的内容都越来越丰富,学习难度也不断提高,特别是理科课程,经常需要各种实验演示辅助教学。黑板逐渐变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资料,让诗词歌赋、历史事件、公式定理更加直观、更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未来的课堂会越来越“智慧”——利用音视频图像识别技术,以同声传译、声音文字转换模式,加强英语学科的听说训练学习,也能完成理、化、生、综合实验的学习和学生操作的比对、判断,帮助提升学生实验水平。

70年 | 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教育振兴

教师正在智能白板上向学生演示化学实验。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随着VR、AR应用进入校园,更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学知识深入互动近日,杭州两所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通过5G网络, 共同上了一堂VR地理课。在5G网络下,同学们通过VR眼镜看到了宇宙中的太阳、地球、月球,并在老师的指引下操作VR眼镜中的模型模拟日食、月食。让知识变得鲜活可触碰。

学生们在上课时还可以使用电子书包,一台平板显示终端连接着校园云平台,能够同步显示老师在电子白板上讲解的重要知识点,不会因来不及记笔记而错过这些内容,也可以即时收发随堂测验试题。在课堂上,智慧教育让学生们体验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想象,未来学生和家长们手上不仅仅是收到学校的学期成绩单,还可能收到大量数据报表型的学习情况报告单,这些数据可能是小到一堂课上的托腮表情,也可能大到整个学期各学科的成绩波动,学校老师再根据这些数据统计,了解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和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后续教学活动。

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及智能排课系统等也是众多校长与老师关注的主要对象。

学生依据自身现有水平进行初选,学校排课系统中引用了人工智能算法,对教师的评估个人志愿、成绩、性别、班级等数据与选课数据智能匹配。而伴随着“新高考”政策而来的,是孩子们可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和专业以及对未来更优的规划。

越来越多的高中开始实行“走班制”,不再固定在一间教室上课,对于“走班制”的学生来说,可以快速变更显示内容的电子班牌,也能指引他们在课间十分钟内找到下一节课的教室。

AI老师让家庭变身“书画”课堂

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家庭也成为许多孩子学习课外知识的重要场景。

回到家中,孩子纷纷变身画家、舞蹈家、音乐家……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渐渐渗透到这届家长的心中,支持孩子培养特长,进行在线素质教育是现在家长们的选择,在线学习已是常事。

琪琪今年10岁,很喜欢弹钢琴,但是她更喜欢的还是每天可以在线陪练的AI智能老师,教她弹钢琴。

诸多高科技企业正在教育领域推出创新产品,显示屏幕作为人机智能交互的端口,也更多的应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入局教育行业,研发在线陪练,AI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在线绘本、在线绘画教程等内容,进行幼教、美育等服务。

电子钢琴不仅能够通过琴键前的屏幕显示电子乐谱,还能同步显示弹奏指法,即使不会弹琴的家长,也能通过电子钢琴搭载的屏幕与孩子一同练习;电子书法桌则将字帖显示在水平屏幕上,学生可以在屏幕上临摹字体,反复练习,提高练习效率。通过这些创新教育应用,学生不在受限于学校、辅导班,在家庭中也能轻松学习。

70年 | 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教育振兴

STEM教育智能编程机器人。未来网记者张冰清 摄

短短几年来,教育机器人已经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成为了可以陪伴孩子生活,教授孩子知识的学习必需品。

随着创客教育的兴起,3D打印机、木工、遥控飞机和机器人、开源编程硬件等多款创客教育产品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家庭中,成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创新教育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AI创客实验室”、“机器人儿童学院”他们名称各异,但核心功能都在于“提供AI教育综合创新解决方案。”

让教育资源打破时空无界共享

智慧教育正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界共享,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开办“双师课堂”,在上课时,老师通过电子白板与其他学校师生开通视频连线,老师们一起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开阔思路。学生们也在课堂上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协作互动,分享心得体会,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在中国,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正在展开一张名为“智慧教育”的网络,让教育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连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让偏远山区的学生可以和名校学生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

随着5G的加快到来,网络传输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云平台的形式,即时共享给更多学生,让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70年后的今天,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今天和70年前相比,科技赋能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里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不仅是信息技术,智能硬件,各科学交叉学科、脑基科学等赋能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有用的人才。

今时今日,我们站在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大胆畅想,未来教育指日可期。70年 | 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教育振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