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英: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

 昵称815848 2019-10-03

      仪式感,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看成诗和远方。仪式感在本质上是对生活的深情,以及对人的深爱。

—— 题 记

在人生中的许多时刻,我们都需要借助仪式来表达内心的庄重和虔敬,并赋予未来以期盼、祝福和新的意义。那份庄重和虔敬,使得我们在那个时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带着清晰的印记留存在心底,正如洛蕾利斯·辛格霍夫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心灵的意义、力量与支撑》一书中说的,“仪式能令我们在自由和秩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更有意识地去感觉、珍惜生活中的特殊时刻”。

一、两件极具仪式感的事

儿时,最盼望的事有两件。
一件是过生日。早早便倒数着这天的到来,简直是刚过完这个生日就盼望着过下一个。每当这天终于姗姗到来时,我都会特意换上自己最中意的那件衣服,每个扣子都扣得一丝不苟,然后认认真真地洗个头,这才欢天喜地地呼朋引伴而去。
这天,最隆重的环节是:外婆奢侈地烧一锅面(搁往日是断然不舍的),然后煮两个鸡蛋,煮得通通透透的,浸入冷水,剥得光溜,慎重地放在面上,最后小心翼翼地铺上红萝卜丝做的浇头。橙红的浇头衬着雪白的蛋面,显得温暖而馨香。
此时,外婆会坐在一旁看我狼吞虎咽地吃,脸上满是笑容,带着欣慰、满足和疼爱。而我总是舍不得吃那两个鸡蛋,经外婆再三催促“快趁热吃了,两个都吃掉,考试考一百”后,才小心翼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我想让幸福持续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另一件是过年。和所有的小伙伴一样,我早早就准备了新衣,叠得方方正正,放得小心翼翼;提早一周剪了头发,期待新的一年从“头”开始;跟随大人里里外外、彻彻底底地大扫除,希望能扫出新年新气象……一切都是为了年三十这天的隆重登场。到了年三十这天,待贴了对联,吃了年夜饭,我们便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发压岁包的时刻。
我尤其期待外公的压岁包,不是因为其中的数额,而是因为他每年都会特意去20里外的镇上,将5元纸币换成25张连号的两毛纸币,再用红纸条扎上。淡绿的纸币配上大红的纸条,清新又典雅,像一本精装的书配上一条精美的腰封。
每次,我都是双手郑重地接过压岁包,然后聆听外公的叮咛和教诲, 肃穆而虔诚。过后,我会格外珍视这个压岁包,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万不会动用它的。我至今记得从压岁包里抽出第一张纸币时的那种纠结与不舍。
这两个温情的细节,极具仪式感,并带着恒久的色彩留存至今,没有丝毫褪色,如同一枚鲜亮的戳带着时空的印记定格在我的心里。

二、仪式感,在于心的虔敬

什么是仪式感?
《小王子》中有一个片段给出了极好的解释。

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去看它。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生活庸常、细碎,需要手动加一点儿情怀,这种情怀需要一点儿外部加持,这种加持就是仪式。
仪式,词典里解释为“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仪式本身没有意义,但却是内心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如同药引,其意义在于“引”。
史铁生说,仪式,大约有着图腾的意味,是要虔敬的。怀一颗虔敬的心,有意识地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便是仪式感。
仪式感带来的内在暗示可以使人专注于那一事和那一刻,在时间的坐标系中给自己一个确定的当下,并全情投入。这种投入能让人感到一种自控和庄敬的力量,从而自觉崇高、庄严、神圣。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千百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注重仪式感的国家里。元宵的火树银花,清明的祭祖扫墓,中秋的赏月吃饼,端午的食粽赛舟,重阳的登高望远, 春节的拜年贺岁,如果没有仪式感,这些节日便与平日无异。
同时,这些带有仪式感的节俗因其中的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又超越了仪式感本身。元宵火树的驱秽求吉,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重阳登高的敬老感恩,新春贺岁的阖家团圆,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感念,散发着温暖的人性光芒。
仪式感之于个人,是一种浪漫;之于集体、国家,是一种文化。
仪式感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的内心,从而使我们庄重地去对待生活,去对抗世俗的粗糙,去过有美感的人生。

三、用仪式感擦亮生活

如果生活无趣如一潭死水,很可能是因为你缺少了仪式感,心不在焉,错失了一个个本应美好的瞬间。
仪式感,是基于对生活的热忱和期待。庄重地对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时刻,会使那一刻变得隆重、与众不同。虽然明知第二天工作依然烦琐,生活依然细碎,但有了一颗真诚、虔敬的心,那些具体的当下会被诠释得格外生动、有趣,从而让人每天活在惊喜里。
仪式感,是无论你多么忙碌,都会留出时间装点自己:让自己的脚步从容一点儿,让生命的节律清晰一点儿,让生活的色彩绚丽一点儿——
每次出门前,一定要稍施粉黛,认真检查自己的着装,永远保持清新、整洁。
每周订一束鲜花并精心侍弄,看着它开了又谢,闻着它清新的香味, 感觉小小世界中的动人风情。
随手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如果发朋友圈,一定要配上应景、应时也应主题的图片和语言。
细心保留各类票据,并在背后写上一点儿当时的小插曲或是情节。
看书前不一定要沐浴焚香,但一定要将手洗干净,然后静享生命中的片刻欢愉。
…………
这些小小的仪式,维系并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爱、责任和信赖。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不需要大费周章,只需要一点儿小心思,如同加了一点儿色彩,就能把日子过得简单而精致。这样的日子是日历上庄重而清晰的一天,经年后回望,依然会充满欣喜。
仪式感需要花费时间,但正是因为需要花费时间,才体现出它的庄重和内涵。有没有在乎一个人或一件事,就看你是否愿意为其花时间。很多时候,“亲自怎样”体现的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爱。送一个人,并愿意为他多一些驻足与目送的时间,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在意。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个诗意的世界不在远处,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一点儿仪式感做舞美。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再平淡无奇的时刻也能由一个个逗号变成一个个叹号。
仪式感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意义非凡,只是这种意义藏匿于悄然间。仪式感可以对抗世俗的粗糙和消极,诸如懒散、消沉、沮丧、颓废。
仪式感是即便生活布满灰色,心中依然保持澄然底色,永葆向美的勇气和信心。心有仪式感,即便穷苦困厄、时运多艰,也能保持积极乐观、不失生趣,用心对待自己,用情对待他人,用爱对待生活,尽其可能地保持审美的人生态度。
从本质上讲,仪式感是对生活的深情,也是对人、对己的深爱。

四、用仪式感擦亮课堂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自古以来, 我们一直强调知识的神圣和庄严,现在,我们呼唤课堂的仪式感,这不是泥古于师道尊严,也不是僵化于教条,而是根植于教师职业的责任感。
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课堂的使命是传承文化、滋养灵魂。其外显形式可以是生动活泼,也可以是静默深思,但都不离庄重、虔诚,以及对文化本身的尊重。课堂之上,教师只有怀有虔敬的仪式感,才能使教学不负其神圣和庄严,才能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臻美。
《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上了 堂精彩的课,老师们都听得入了迷。课后,当被问及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时,这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为一节课准备一辈子, 这便是虔敬的仪式感。
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陈寅恪,每每去授课,都用双层布缝制的包袱皮包裹书本,而且特意用颜色做了区分,佛经、禅宗的书一定用黄包袱皮,其他的则用蓝包袱皮。
他课前总是郑重其事地换上长衫,然后早早来到教室,在黑板上写好重点。
他会在课堂上点名叫学生朗读,学生哪怕读错一个字,都必须重读, 再小的脱漏也逃不过他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长在他的心里一样。
最令人感佩的是他的“四不讲”原则,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即便后来双目失明,他依然坚持授课,“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
即便满腹经纶,他依然每周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其非凡卓绝的背后,是献身于教育的那种神圣的孤独和寂静的苦行。
对于授课,陈先生始终怀着宗教般的虔诚和仪式感,这是一个教师最美的姿态。
对于课堂,我也是心怀虔敬。每次课前,我都会提早五分钟走进教室,打开课件、投影仪,拉上电脑桌边的窗帘,看值日生将黑板擦拭干净,然后静静坐着。预备铃响起后,我走上讲台,挺拔地站立,带着微笑,但神情庄重。待所有学生端坐好,并带着期待的眼神聚焦于我时, 我才宣布上课,声音铿锵有力,然后师生相互鞠躬问好,彼此以饱满的状态和热情,开启一节课的旅程。
于我,那三尺讲台是一方世界,理应神圣、庄严。

五、用仪式感擦亮心灵

心灵的成长并非一个抽象的过程,它在具体的环境中真实地发生。仪式感可以营造形象化的场景,以呼应这种成长的节拍,并用生动可感的过程丰富和滋养人的心灵,让人隆重地面对人生的重要时刻。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仪式感能唤醒孩子对美的向往。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用心经营着诸如开学、生日、离队、毕业等活动,期待孩子们保有一颗向美之心,相信这样成长的孩子,未来更有可能把生活过成诗。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都会在开学报到那天,让孩子们一个个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并讲述他们名字背后的故事。
每学年结束时,我都会隆重地给孩子们拍一些视频。孩子们在2017年六一节拍的一张照片,以其青春靓丽的校园风而成了《班主任之友》杂志的封面,不用说,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每个节气,我都会与孩子们一起去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并用相机定格,用文字记录。
每逢有孩子生日,我都会组织全班为他制造惊喜,听他发表成长感言,见证他给父母打亲情热线的温情时刻。
每到新年,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在大红的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并郑重其事地挂到班级“心愿树”上,给新年一个美丽的期许。
每每有孩子申报岗位或是节目,我都会隆重地发给他一张证书,并郑重地盖上班级的印章,留下一个鲜亮的印记。
哪怕是准考证,我也会郑重其事地一张一张地发,亲手交到孩子本人手上。孩子们说“如同接过一张奖状”,还说“那一刻的心情无比激动而庄重”。我与他们一一击掌,祝福每一个孩子好运。
中考那天,我亲手送给每个孩子一支超大的五彩棒棒糖,祝愿他们好运、好心情。
…………
人生并不会因为一场仪式而突然发生改变,因为人的成长绝非一日一时之功,而将贯穿生命的始终。但是,仪式能够让我们在直观而强烈的形式中,感受到这种成长的力量,并信心满满地开启新的征程。如同按下一个按钮,在开启一个新的时刻的同时,也告别了一段过往。
隆重的仪式,能够在每个参与者的内心产生精神的力量并久久回旋。英国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说过,“仪式的意义在于通过隐喻或转喻来陈述心灵体验”。参与了仪式的每一个环节及其细节,会让那一刻变得格外有意义,因为那一刻有“我”的在场。教育也一样,若没有仪式,学生的校园回忆哪来的落点?
当然,仪式并非是走形式。如果整个过程中不能产生内心的庄严, 而只是走过场,这样的“仪式”便是矫情或是作秀,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常常看到,不少学生在宣誓、签字、拍照后内心依然无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场面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没有直击他们的心灵。
仪式感,可以让一些原本无彩的日子变得光彩熠熠。教育中,我们就该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使之在岁月深处始终闪着微光,带给我们一生温暖的回忆。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教育,向美而生》,郑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