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000公里天府绿道开建 美丽成都打造中国典范

 千冰室 2019-10-03

[成都市建委估算,锦城绿道建成后,预计带动周边土地增值上千亿,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每年吸引上亿旅游人次,带动旅游、创新创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

9月2日,成都天府绿道首期工程在玉石示范段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规划总长17000公里的成都天府绿道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按照成都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将构建覆盖成都全域的“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三级绿道体系,即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城区级绿道以及10000公里以上的社区级绿道,到2040年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

成都市规划建设绿道体系,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是成都筑巢引凤的重大支撑工程、城市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重大的民生工程,助推成都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形态优化、产业发展、破解城市拥堵等方面具有“举纲张目”的重大牵引意义。

最长市域绿道

世界城市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是美国波士顿的“翡翠项链”,从波士顿公地到富兰克林公园绵延约16公里,串联起9个公园,还连接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纪念地。沿着绿道就能到达波士顿各个著名景点。这条绿道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翡翠项链建设的背景是当时美国大多数城市急剧膨胀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城市交通混乱等。翡翠项链的成效激起了美国其他城市的效仿,最终形成了延绵4500多公里的东海岸绿道。

绿道建设的潮流持续了一百多年。在新加坡,绿道连接了国内主要的公园、体育休闲场所、隔离绿带、滨海地区,主要提供足够的户外休闲和交往空间,使新加坡成为“城市花园”。德国鲁尔区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通过7个绿道计划将百年来原本脏乱不堪、破败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

国内很多省市也纷纷规划建设绿道。比如广东、福建等地也启动规模庞大的绿道建设,成为“网红”绿道。不过,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景观院副院长张静表示,成都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将是最长的市域、城域绿道。

成都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汪小琦表示,与其他城市在部分局域串联公园建设绿道不同,成都的天府绿道体系将覆盖全域22个区县。不管从全域来说,还是空间布局来说,天府绿道还统筹了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的体系。

按照建设大生态、构筑新格局的思路,成都梳理14334平方公里市域的11534平方公里生态基底和280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情况,规划构建城市三级慢行系统。全域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0000公里以上。

区域级绿道具体是:锦江绿道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总长度约200公里,串联10个区(市)县;熊猫绿道沿三环路总长100公里,以慢行交通为主,兼具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等功能;锦城绿道依托环城生态带,主线总长度200公里(次线300公里),串联11个中心城区;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总长度约300公里,串联10个区(市)县;龙门山森林绿道沿龙门山东侧,长度约350公里,串联6个区(市)县;龙泉山森林绿道沿龙泉山西侧,长度约200公里,串联了5个区(市)县;滨河绿道包含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斜江河—出阝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河段,总长度约570公里,串联15个区(市)县。

而城区级绿道是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区域级绿道衔接,与城市慢行系统相结合,体现“绿满蓉城”的宜居品质。社区级绿道是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联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

按照分级分类推动实施的步骤,计划到2020年建成“两环一轴”绿道(锦江绿道、锦城绿道、熊猫绿道),共约750公里,到2025年初步建成1920公里市域主干绿道体系,到2040年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

增强获得感

9月2日的锦城绿道开工让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建筑景观院院长高静颇为感慨,“这是成都人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未来在城市中心就有一个可以触摸到的田园、森林、湖泊等,会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性的城市巨型绿色空间。”

高静表示,天府绿道建设堪比伦敦海德公园和曼哈顿中央公园。它会让城市里的所有人感受到巨大的魅力。

汪小琦也表示,天府绿道建设是为老百姓谋福祉的重要工程,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民生关怀,可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绿道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品质,包括城市生态修复、水治理等都在绿道体系建设中得以融合和体现。绿道建设把生态要素完整地串联起来,让老百姓深入其中,感受这位城市的温度。”

比如,锦城绿道建成后,将人均增加10平方米绿地,形成133平方公里生态公园、20平方公里生态水系、24平方公里城市森林、8条一级通风廊道,保护35.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

实际上,天府绿道明确以“践行绿色发展全新实践,构建城市三级慢行系统,厚植城市自然人文环境,提升市民宜居生活品质”为规划目标,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

高静强调,天府绿道不是人工化的项目,为什么叫天府绿道?因为它是一个传承天府文化的地方,而天府文化中一部分就是农耕文化、田园文化,天府绿道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还原它本身应该有的状态,其中一大部分保留的就是生态栖息地,我们不会去改变它,它有大量的农田,我们就让它成为优质的农田,我们不是要建设人工环境,而是要建立与自然对话、延续天府文化的自然基地。

以9月2日开工的玉石湿地示范段为例,这一片区位于成都绕城高速成渝立交西南,面积约770亩,是锦城绿道首期项目中的空白地段,东风渠在此蜿蜒而过,生态本底较粗犷,进入性较差。

因此,这一项目计划在该段范围内建设一级绿道1.5公里、二级绿道3公里,同步开展区域自然生态修复提升和功能完善工作,在绿道标准、景观农田、经济果林、湖塘湿地、活动空间、配套服务等方面为天府绿道建设提供示范。

主要措施是: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的理念,尊重现状场地和本底,利用现状地形特点和微地形塑造,形成坡、坝、堤、溪等场景,根据区域传统和土质情况,用观赏园艺学手法,将桃、李、杏、枇杷等果林进行季相和色彩搭配,创造丰富的果园种植效果,保护现有农田林盘,发动艺术家与市民参与,建设林盘花田、大地景观艺术等,让市民在不同场景中骑游绿道,感受丰富体验,享受乡村宁静和自然生趣。同时,临周边城市生活区域,增设户外运动健身场地、康乐活动场地及阳光草坪等活动空间,将锦城绿道引入周边城市建设区,加强区域可达性,形成玉石湿地生态长廊与周边城市的功能对接。

这些理念其实体现在规划建设全过程。锦城绿道定位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展现天府文化的蜀川画卷、体现世界水准的天府绿道,具备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等八大功能。锦城绿道范围是环城生态区内133平方公里的生态用地,总的规划内容包括500公里绿道、4级服务配套体系、20平方公里多样水体以及10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景观区。

其首期项目将实施从锦城湖至青龙湖的10平方公里绿道体系建设,按照人车分离、互不干扰、总体贯通、自成体系的原则,设计建设34公里一级绿道、54公里二级绿道,以及跨益州、天府、锦江、成自泸、成龙、驿都、成渝等绿道景观桥梁,串联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中和湿地、白鹭湾景区、花田湿地、玉石湿地及青龙湖景区等多个区域,形成一条以赏花、抚水为主题,集观赏、休闲、竞技于一体的自行车绿道,并在沿途增设林盘院落驿站、打造湿地科普园、玉石湿地园、香雪樱花园等特色园、补充亭台驿站和若干市民活动空间,构建市民便捷游憩观赏的天府生态长廊,有效激活区域经济。

重塑经济地理“天府绿道系统的作用远远不只是修了一条步行或者骑行的道路,它将带动产业的重构和新经济的发展,带动特色镇、园区、城市和乡村发展,向着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汪小琦表示。

实际上,绿道建设既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城市发展牵牛鼻子的工程。

汪小琦表示,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系统。这个系统里面,绿道是很核心的环节;党代会也提出成都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引导城市重大调整,绿道恰恰可以做到其中一个很好的牵引工程。

“以前环城生态区是城市的边界,现在中心城区扩展到11+2,绕城高速内外都是中心城区,锦城绿道建设打破了这种阻隔,未来中心城区的要素可以更好地流动,打破了圈层结构,一二圈层得到更好地融合,三环七带也同样起到这样的作用。”汪小琦表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都可以通过天府绿道进行串联,有利于未来成都向多中心发展。

根据规划,锦城绿道将按照“可进入,可参与”原则,在相应用地范围内建设16个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30个特色园区形态的二级驿站、170个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和亭楼小品形态的四级驿站。

“绿道的建设不仅仅是提升环境品质,内部会打造特色小镇,也会植入一些新的产业功能。在绿道周边,地价也会得到提升,会布局一些新的产业功能进去。”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天府绿道体系规划项目负责人李果表示。

成都兴城投资集团董事长任志能表示,锦城绿道周边还有3万多亩的建设用地指标,这部分土地的价值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每亩估计会增值数百万元,只增加一百万元就可以把整个投资覆盖,经济价值远远超过它的投资。

锦城绿道建设将刚性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提升林盘院落功能,发展观光农业、规模农业,形成35.2平方公里粮油农作物景观、65平方公里都市观光农业景区、20平方公里多样水面、24平方公里森林及9平方公里公园景区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生态修复,打造城市海绵体,保护城市水生态,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同时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治理结构,促进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文创、科创、文旅、金融等特色高端现代服务产业,提升产业能级。

汪小琦表示,以前城市是城市的环境,郊区是郊区的环境,通过绿道把乡村地区很好的生态要素引入到城市里,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同时城市里的要素引向了周边地区,带动了成都市全域的发展。

不仅如此,汪小琦表示,天府绿道覆盖整个成都市全域,形成了以绿道为载体的通道,带动了周边区县的发展,提高了它的品质,这样带动了人口的流动,对中心城区人口进行疏解。目前特色镇规模偏小,缺乏产业支撑,品质不高,通过绿道建设,可带动特色旅游,文化创意,引入其他新经济模式。

成都市建委估算,锦城绿道建成后,预计带动周边土地增值上千亿,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每年吸引上亿旅游人次,带动旅游、创新创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新的功能植入会跟着环境品质提升,从根本上重塑城市格局,也重塑经济地理结构。”李果表示。

提升城市竞争力

在波士顿翡翠项链建成后,美国很多城市也开始兴建。全长约4500公里东海岸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绿道总造价约3亿美元,全部建成后可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新加坡从1980年代末开始绿道运动,建设连接山体、森林、公园、体育休闲场所、隔离绿带、滨海地区等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无缝连接的绿道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区的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户外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新加坡迅速成长的绿道系统,或为快速都市化进程的亚洲城市提供了一个绝佳样本,也使得它享有“世界花园城市”美誉。

“为什么成都要建设绿道,要作为一号工程来做,”张静表示,“一方面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软实力和城市品牌影响力。”

张静说,提到新加坡就会想到一个关键词“花园城市”,新加坡的绿道建设为其花园城市的定位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幸福指数和城市竞争力。“从波士顿和新加坡两个案例来看,成都市绿道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契机抓得稳准狠。”

今年以来,国内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吸引人才落户,开启了“抢人大战”的帷幕。“送钱、送房子、送户口”,是众所周知的“城市抢人战”三大法宝。张静说,“很多大学生毕业首选到北上广,那里有很好的工作、产业和平台,那么成都有什么,会有什么呢?”

7月2日,成都提出“蓉漂计划”: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毕业5年内在蓉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设为“蓉漂人才日”;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技工)院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对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蓉城人才绿卡”;设立青年人才驿站,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免费入住7天。

除此之外,城市生态环境、幸福指数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李果表示,高素质人才非常关注城市品质,绿道建设从根本上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对于成都参与全国、全世界的竞争都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张静表示,欧洲最美的河是鲁瓦河,串联城市郊野到城市中心,再到产业区,绵延非常长的区域,形成了欧洲独特的人文风景和历史文化遗址的品牌,天府绿道就是成都的品牌,也是四川的品牌,更是世界的品牌。

8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在京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称,在“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成都的吸引力持续增长,仅次于北京、上海,列全国第三位。而海归目前所在的城市中,成都以4.6%的统计人数占比,列北、上、深、广之后,是新一线城市中海归数量最多的城市。

全球知名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的世界城市评级报告显示,成都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内陆的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而在《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也以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生活方式多样性与未来可塑性指标均满分的成绩高居中国15座“新一线”城市榜首。

日前,凭借天府文化的魅力,刚刚在港澳掀起一股成都旋风,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盛景再次在成都重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才加速向成都这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汇聚。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