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会客厅 |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从医五十载逐梦前行

 晨晓光 2019-10-03

作为眼科医学工作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以身示范、不懈前行。当抛开一切光环,身为医者的谢立信有着最简单的幸福——患者痊愈便是他行医五十载的动力。

采访/©于莹、范学博

摄像/©王泽中

撰文/©于莹

编辑/©王赵童


谢立信接受凤凰网青岛专访视频

缘于“偶然” 忠于热爱

1960年,谢立信考进山东医学院。毕业后的的他被分配到了潍坊医学院妇产科。成为了妇产科唯一的男医生。因为妇产科的许多疾病常与眼科有关,为了方便工作,科里决定派谢立信去眼科学习相关知识。学习期间,谢立信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赋和刻苦的学习精神。眼科主任通过院里及与妇产科协商,把谢立信正式调入了眼科。

从此,谢立信踏上从医眼科之路,或许是缘于偶然、或许是缘于热爱,始终支持着他坚定的走过五十载。

1975年,谢立信与原建设兵团的一个炊事班长和一名从事微生物研究的技术人员,共同组建了潍坊医学院附属眼科。创建初期,他们的基础设备只有一只手电筒、一台眼底镜和一张视力表。

“角膜移植手术是个精细活,角膜只有0.5毫米,而且不能穿透,全靠尼龙线缝在上面。我天天用卫生纸、薄胶皮纸作练习道具,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因为手术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患者一辈子的生活。作为一名医生,应该时时刻刻想到自己起码的职业道德,在老一辈眼科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挺过来了。”谢立信动情的说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接受凤凰网青岛采访

心怀祖国,谱写中国眼科新篇章

1978年,谢立信成功地为三位农民患者做了角膜移植手术,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而谢立信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1987年初,他拿着平日省吃俭用攒下的400美元,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新奥尔良的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开始了他在角膜病领域深层次的基础医学研究新篇章。
谢立信被分配到病毒学实验室工作,“刚去的时候,实验室里的许多东西我从来没见过,每个人的工作都很忙,我不便问人家,只能等他们下班后自己拿说明书看。每天一早我就去,中午不吃饭只喝点水,周末的两天全泡在实验室里。”
通过美国两年的系统学习,谢立信对眼科基础研究有了质变的提升,对国内外眼科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88年底,谢立信婉拒了导师的再三挽留决定回国。“我出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报效祖国,这是我不可动摇的神圣使命。我是一个临床医生,给眼病患者带来光明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我看到美国是在显微镜下做白内障手术,给我的感觉是外国用的是‘洋枪洋炮’,中国却是‘光着膀子拿大刀长矛’,这个刺激在我内心扎得很深很疼。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中国的眼科一定会发展,一定会走向辉煌。”谢立信的这番话,落地铿锵,音韵不绝于耳,勾勒出一个真正科学家的境界和鸿鹄之志,让人感动敬佩。

谢立信为患者实施手术
在美国的两年学习,谢立信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眼科科研落后的“死穴”,临床医生多,不重视搞研究,实验室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他萌发了把医院和实验室组建在一起的新举措,用医院赚的钱来补贴实验室。在他积极争取和筹备下,在山东省政府大力支持下,1991年在青岛成立了山东眼科研究所。1993年眼科所的临床部,经上级批准成立为青岛眼科医院,与眼科所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04年,谢立信已是年届60岁的人了,但他却再次踏上创业的征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他在济南创建了山东省眼科医院。创业伊始,他每周三到四次往返于青岛、济南两地,他早上5点钟出门,9点在济南看门诊,下午结束在济南的手术,晚上再返回400公里外的青岛,因为第二天青岛还有十余台手术等着他。每天往返800多公里,单就舟车劳顿,也是常人难以胜任的,而他却整整坚持了6年,其中的坚持和付出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谢立信在美国的女儿打电话问他,快七十的人了干嘛还要这么拼命,谢立回答,我这一辈子都在忙,现在停不下来了,我的职业就是做下去,这是我的命。

谢立信展示复明患者设计制作的剪纸作品:以寿桃、葫芦形状勾勒出谢立信名字,以及“明”字寓意光明
70年岁月洗礼,伴随共和国的成长脚步,青岛眼科医院把握时代机遇,不忘初心,发奋图强,从建院初期的3名工作人员,固定资产25万元,发展成为如今拥有2家三甲专科医院、6家连锁视光中心、职工超600人、资产逾10亿元的我国主要眼科中心之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恰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扬帆起航,为青岛眼科医院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表演舞台。依托大学的优势,医院将力争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标志性成果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率先迈出建设一流学科的步伐,坚持科研创新引领,做好眼科学院筹建工作,打造国内一流的眼科平台,共同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只为患者,用仁心守护“方寸之地”


“从我创建眼科所的那一天起,我立誓要把眼科医院建设成一所老百姓的医院,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谢立信在医院立下一条规矩:对患者不论贵贱亲疏,一视同仁,决不允许因交不起费用而耽误治病的现象发生。过去他经常给干部职工们讲,前来看病的老百姓有的是卖了口粮来治病的,我们一定要想到他们的难处,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谢立信接诊的病人最大程度的缩短住院时间,用药时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可用国产药的不用进口药,能用低价药不用高价药。
对医生而言只是看一次门诊做一例手术,对患者却关系到一只眼睛、一辈子的生活。谢立信说,“我的患者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许多人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有的只剩下一只眼睛,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所以,不管你对手术的把握有多大,都必须小心谨慎,从心理上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有人说我‘觉悟高’,我觉得这是一个医生起码的职业道德,工作就应该这样做。”
谢立信既是眼科专家,又身兼数职,但他坚持天天下临床。在他看来,无论是作为一名眼科医生,还是作为医院的管理者,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给眼疾病人带来光明。谢立信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院长,首先应该是专家,眼科医院的院长必然首先是个优秀的眼科医生。


谢立信以“为了人类光明”为己任,大部分时间扑在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上,至今仍每年完成1500余例复杂疑难的眼科手术。因此,在管理上他格外注重质量和效率,通过建立一支精干的管理团队,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了医院的规范化高效运行,使包括谢院士在内的临床工作者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管理中脱身而出,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实践,青岛眼科医院在谢立信院士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而其中的核心理念就是:为每位职工创造出能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宽松环境;建立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保持创造力;落实考核,使个人收入、晋升与业绩挂钩;创造出全院广泛认同的单位文化,形成极强的向心力、凝聚力。
谢立信是首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是潍坊,青岛,山东,全国的劳动模范。如今,已经77岁的他,对待事业依然不知疲倦,在全国重要的眼科学术会议中,也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对中国眼科学发展的殷切期望以及提出的各种前瞻性、创新性观点,依然振聋发聩,指引着新一代中国眼科人不断向前。在谢立信教授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付出之后所获得的名誉、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在于永不停歇的奋斗意志,能让他在人生中,不断突破瓶颈,超越自我。
医者仁心,当抛开一切光环,身为医者的谢立信,从来不掩饰自己那份简单的幸福,即患者痊愈后那张露出微笑的面容,是他行医五十年来,每每最值得铭记的珍贵瞬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