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核姥爷因外孙女爱玩沙,买40吨沙给她玩,是溺爱还是正确的爱?

 记忆师雷鸣 2019-10-03

姥爷听说外孙女爱玩沙,开卡车买40吨沙给她玩。这是溺爱吗?你如何看?

从标题上看,买40吨沙子给外孙女玩,这简直是太铺张浪费了,就是溺爱的典型啊。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姥爷具体情况来看,就完全不是溺爱了,就是一种正确的爱,只有略微的一点点不足。

在这件事情的发生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姥爷家后院也非常大,堆个40吨沙子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在当地沙子很多,40吨沙子的费用只有几百元钱,几百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不算多。从这种情况来看,姥爷买40吨还是符合他们的家庭条件,在地理空间上也符合实地情况,所以并不是溺爱,而是一种正确的爱的表达方式。

什么是正确的爱的表达呢?

对孩子的爱,第一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的爱就是要结合当地情况,地区的社会环境来给予孩子恰当的爱。如果把事件发生地换个地方,比如到北上广深或其他城市地区,在小区里堆个几吨沙子,估计都要问什么时候拉走,什么时候使用完,要被物业给催促,甚至就不允许堆在公共区域里。

对孩子的爱,第二要因人而异。

普通家庭给予孩子的玩具、生活需求,应该是这个家庭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因为孩子的某个需求,要花费过多的费用,而这个费用又不在自己家庭的承受范围内,那不建议给孩子购买。就像40吨沙子,听起来很多,但费用只花了几百元,对于家庭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而且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影响。

当然,在一些富裕家庭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对孩子的某个需求也不会太在意,那可能就轻松的就满足了。虽然费用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较高的,但对于富裕家庭来说也不算多,在这个富裕家庭中,也不算是溺爱。高价格的玩具如果放到贫困家庭里,家人还硬着头皮买给孩子,那就是溺爱过度了。

基于以上两点,对孩子的爱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宜的分析。

姥爷买40吨沙子给外孙女玩的争议点

虽然姥爷买40吨沙子给外孙女玩,是对孩子的爱的一种表达,而且在姥爷所在地区也不算是个大事,甚至就是一个小事情,但所引起的争议点还是有的。

这个争议点就是沙子的数量问题,是否太多了。虽然沙子多了周围的小朋友都可以一起玩,但是在教育手段上来说确实存在了资源的投入过多的问题。我们都喜欢教育投入要恰当,用较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效果。

少而精,少就是物尽其用,不浪费。虽然沙子40吨费用几百元,但在使用程度上来说还是有些浪费,孩子的使用量来说并不是太多。

沙子的数量引起了人们对姥爷的爱产生了争议,有人认为溺爱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此。但对于姥爷这个家庭来说,虽然算不上是溺爱,但数量上确实有浪费,这就是略微不足的地方。

争议背后,实质是对“中”的一个需求

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精是说我们的文化精妙,深说的是我们文化影响深远、普遍。哪怕是在一个小小的事情上,人们都希望符合一个“中”,对适中、恰当这个度的一个追求。

如何才能做到适中、恰当,除了前面提到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外,还需要我们对内心的一种认识,需要我们治心。治心,就是调心,就是个人修养、德性的展现,也是我们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精髓所在。

一件事情,各方面条件都做好了,但如何用最少的量来达到最好的效果,又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静心去体会的。在事情上做到俭,以之来养我们的德,这种少而精实际就是“中”的表现。俭所呈现结果是体现在我们内心的端正上面,不多不少,不急不躁,不快不慢,刚刚好的“中”。

虽然大家对姥爷的做法有争议,但争议的背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希望我们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在事上把我们的内心练好,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与德性。

结束语

姥爷买40吨沙子给外孙女,看似溺爱却是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虽然引发人们的热议,但却也是反应了人们对“中”的心灵追求。

对于姥爷买40吨沙子给外孙女玩,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童教雷鸣,全脑思维训练,科学、简单、有效的写作方法训练,欢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