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株洲小儿推拿:22种手法合集,轻松解决各种常见病!

 汉方神农中医馆 2019-10-03

推拿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简便有效、易于实施

又安全无副作用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宝宝的体质本来较大人要弱

平时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发烧

或者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小儿推拿手法简单易行、疗效好

对于宝宝日常生活中小病小痛

有时候不一定要去医院

家长如能自己掌握小儿推拿的方法

就可以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真正成为孩子的「家庭保健医生」

株洲儿科谢静副教授如是说。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搓法、拿法、捏法、擦法、捻法、摇法、拍法。

No.1 补脾经

◉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补脾养肺培土生金。

No.2 顺运八卦

◉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

No.3 掐五指节

◉宝宝受到惊吓之后,可用此手法。

No.4 揉涌泉

◉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补益肾气。

No.5 捣小天心

◉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

No.6 平肝清肺

◉用于呼吸道外感。

No.7 顺时针揉中脘

◉健脾和胃,消食和中。用于便秘,积食,内热。

◉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No.8 拿风池

◉用于感冒发汗、头痛、发热。

◉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三角凹陷中。

◉患儿坐位,治疗者站在患儿后方,一手扶住患儿前额,另一手以拇指、食指螺纹面相对用力拿揉患儿风池穴。


No.9 退六腑

◉用于高热、凉血、解毒。

No.10 捏挤大椎

◉清热解表,用于感冒、发热。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于第1胸椎棘突之间。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捏。

No.11 分手阴阳

◉用于调节阴阳平衡,寒热夹杂,半表半里,高热不退。

◉患儿仰卧位,治疗者坐于患儿侧方,以两手拇指按于患儿掌根之间,中指托住患儿手背,无名指在下,小指在上,夹持固定其四指,用两手拇指指端由患儿手腕部总筋向两侧分推。

◉注意分推时压力不要过大,以患儿能忍受为度。

No.12 清大肠

◉常用于便秘、积食。约有30%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

◉患儿抱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在患儿的侧方,一手扶住患儿的手掌,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在患儿食指外侧缘,自虎口向食指指尖直推。

No.13 下推七节骨 

◉用于便秘、积食。

No.14 推四横纹

◉用于厌食、积食。小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称为「四横纹」。

◉操作时一手握住患儿的手掌,使其四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另一手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

No.15 揉肺俞

◉用于肺炎、咳嗽。

◉小儿俯卧位,治疗者站在患儿的侧方,以一手食指、中指指端分别置于患儿两侧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上环旋揉动。

No.16 拿肩井

◉发汗解表,常用于感冒、惊风。

◉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对称用力提拿。


No.17 分推腹阴阳

◉用于腹泻、积食、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自剑突下到肚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


No.18 揉板门

◉板门为脾胃之门,可以通三焦,清虚热实热,治上吐下泻、脘腹痛。

◉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

◉用拇指揉大鱼际平面中点。


No.19 揉足三里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用于治疗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疾病。

◉足三里为脾胃保健穴。位于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No.20 揉小天心

◉清热,明目,利尿。可治疗夜啼、惊风、抽搐、小便短赤等病症。

◉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

No.21 清天河水

◉清热解表,主治一切热证。如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外感发热、头痛、咽痛等外感热证。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 腕横纹至肘横纹成直线。

◉用食指、中指指腹,从腕部推向肘部,称为「清天河水」。

No.22 推三关

◉益气活血治虚寒。主治一切虚寒证。如腹痛、腹泻、四肢厥冷、面色无华、疳积等阳气不足证,治疗感冒、畏寒肢冷、疹出不透等外感表证。

◉位置在前臂外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用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称为「推三关」。

由于宝宝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