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七国的始祖的名字是什么?

 渐华 2019-10-03

战国时期的七国其实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由于两周实行分封制,所以周王朝境内有大量的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七国始祖又是谁呢?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西周时期的秦人的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史称“嬴秦”。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后,仍然以秦为国号。

赢姓部族由来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颛顼。颛顼的后代大费和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后,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嬴姓的由来。因为大费善于调教鸟兽,人们又叫他柏翳(伯益)。

大费生有两子,分别叫大廉、若木。

若木有个裔孙叫费昌,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夏桀时期。费昌受不了夏桀之暴,便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汤,专门给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

大廉玄孙中衍,为商帝太戊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 嬴姓部族因此成为商朝的贵族。

中衍有个玄孙叫中潏,住在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卫西部边陲。中潏生子蜚廉,蜚廉有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助纣为孽依附商纣王,周武王伐商,蜚廉和恶来被杀。

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死,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国政交由周公旦。此时以纣王之子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联合武王三弟发动了三监之乱,嬴氏部族也有人参与。周公总共征服熊姓嬴姓之族有十七国。

秦国成为诸侯国

恶来有个弟弟季胜,季胜有个儿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

孟增有个孙子叫造父,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这就是赵国由来,所以秦国与赵国本是同一先祖,一脉相承。

周孝王时期,造父有个侄子大骆住在犬丘。大骆的次子非子被周王朝安置在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后人称他为“秦非子”,秦国历代国君认秦非子为秦国立国者,为始祖。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但当时秦国只是作为西周的附庸国,并不是诸侯国。

秦非子画像

周幽王时期,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率兵营救西周,立幽王故太子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以保卫社稷。

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人开始建国。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平王与秦襄公立下誓约。秦襄公时才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伯爵国),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

楚国

楚国是周朝时期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

楚人就是荆蛮,最初起源地在河南新郑,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

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玄帝颛顼的后人。

商朝末年,楚人首领鬻熊参与周文王姬昌的起兵灭商,《史记》记载:“鬻熊子事文王,蚤卒”。

前1042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

所以楚国的始祖是鬻熊。

齐国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是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位于今天山东。

姜姓吕氏齐国始祖是姜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应助周武王建立周朝,应功被封诸侯国。所以齐国姜姓始祖是姜尚。

田齐始祖叫陈完,为了避祸投靠齐恒公,因古代“陈”“田”音相近,所以也叫田完,公元前391年,田完后世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

燕国

燕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周武王十三年,燕国始祖召公姬奭跟随周武王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他的弟弟召公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所以燕国的始祖为姬奭。

赵国

赵国建国君主一脉和秦国君主赢姓本是同一祖先。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 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章,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

秦赵王族是同一祖先伯益(大费)的后人,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

夏朝末年,伯益的五世孙费昌弃夏投商,为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为商朝贵族,世代辅佐商朝。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纣王效力,恶来后被周武王所杀,失去了赢姓宗主之位。

在周王室的安排下,恶来的弟弟季胜担任蜚廉赢姓族人的宗主。季胜有个儿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孟增有个孙子叫造父,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他的后人以赵为氏,是赵国的始祖。周孝王时期,造父有个侄子大骆住在犬丘。大骆的次子非子因造父举荐被周王朝安置在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为秦国始祖,所以秦赵王族本是一家。

魏国

在两周时期有两个魏国。

第一个魏国是西周初期周成王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失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所以第一个魏国的始祖是失载。

第二个魏国是在东周后建立的,始祖是毕万,毕万的始祖是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因为封国在毕地所以姓毕。毕国在西周末期亡国,毕万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受到重用,晋升为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命毕万灭姬姓魏国,并把魏国属地封给毕万,毕万以魏为氏,才有了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所以战国时期的魏国始祖是毕万。

其实两个魏国的王族和周王族是同宗,都是姬姓。

韩国

韩国建诸侯国也有两个时期。

第一个韩国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的诸侯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庶子,周成王的弟弟,性名不详,西周灭亡后,晋国吞并了韩国,西周时期的韩国灭亡。

此后,晋国君主将原韩国的领土赐予了曲沃桓叔的儿子姬万,他便以封地韩作了自己的新氏,号为“韩万”,晋国韩氏的历史便是从韩万开始的。所以战国时期的韩国始祖是姬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