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讨论古人能娶几个老婆,自然先得提一提婚姻,婚姻是怎么来的?近代学者刘师培说:
东汉学者班固说:
三皇五帝 两人的观点合起来就是:三皇以前,世上还没有婚姻,所以,那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嫁娶,人们只是由着性子非常自然的结合,直到三皇当中的伏羲氏掌权之后,才制定夫妇之制,婚姻、家庭乃至于夫妻,就这么来了。 从这个层面讲,所谓婚姻,从诞生之日起,就跟“制”或者“礼”有关,既然跟“制”或者“礼”有关,因为“非礼勿言”的缘故,就不能马虎,必须得讲究一定的规矩,还得是一整套的规矩,而这些规矩,其中就包括古人能娶几个老婆问题,可问题是,古人为什么要多娶老婆呢? 一:古人为什么要多娶老婆 为什人?个人爱好?这种理由能说出口吗?聪明的古人有别的,很有道理的说法。 普遍印象中,古代,对于婚姻是很放得很开的,只要有权有势,三妻四妾,甚至更多的老婆,都是很正常的事儿,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婚姻 笼统一点讲,自有婚姻以后,古人是施行多妻制,但这里的“妻”只能解释成“老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妻”。 所谓“妻者,齐也”,从这个概念上讲,在古代家庭当中,“妻”与“夫”地位上是平等的,既然平等,那就不能太多。 一个家庭当中只能有一个,但只娶一个老婆,对古人来说是很冒风险的事,因为“婚”礼上就有规定,娶老婆的首要任务是:广继嗣。尽可能多的延续血脉。 古时候医疗水平落后,想要尽可能多的延续血脉,一个老婆肯定完不成,所以,家里必须还得群策群力,虽然后人认为,所谓“广继嗣”说是借口,然而管它呢,有点道理不是。 问题是,这些个群策群力,可以“广继嗣”的女人是什么身份呢?
黄帝 综上,总结下来就是,古代所谓的“一夫多妻制”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称之为“一夫一妻多妾制”,是从五帝时期发端,因为之前是没有婚姻的,大家熟知的黄帝,就有四妃十嫔,总计十四个老婆,当然,所谓四妃十嫔说,是后人抬高了这些女人的身份,事实上,除嫘祖是正妻之外,其余十三个老婆,包括有名的嫫母在内,都只能算作妾。 大约这种做法很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所以一夫一妻多妾制就这么流传下来,朝代怎么更迭都没有改变, 到周朝的时候发展到巅峰,巅峰到什么程度呢? 因为古代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所以礼法上,对古人能娶几个老婆有严格的规定,不同阶层的人,娶老婆的数字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到底怎么很大法? 二:古人能娶几个老婆 汉朝《盐铁论》在总结秦汉以前的婚姻状况时说:
什么意思? 士人 这里说的是特权阶层,可即便这些特权阶层,也只能是:士人可以一妻一妾;卿大夫一妻二妾,诸侯多一点,一妻八妾,可以一竿子娶九个女人。诸侯已经如此,那么皇帝呢? 《周礼》当中曰:
总计下来,一百二十个女人,虽然有一百二十个女人,而且各有职司,但唯独“后”,才“同体天王”,跟皇帝地位等同,其余,按一夫一妻多妾制的说法,只能算作妾,充其量,可以称之为贵妾。 皇帝想要“三妻四妾”,“四妾”可以,你还能有更多的妾,都可以达到一百多个,但“三妻”,就想都不要想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百姓 说了这么多,那没有特权的老百姓,也就是所谓的庶人呢,跟现在一样一夫一妻,根本没有纳妾的资格,事情就能有这么尴尬。 总结下来,庶人只能娶一个老婆,士人两个,卿大夫三个,诸侯九个,皇帝一百二十个,这是死规定,没有特殊情况不能例外,假如例外了呢? 三:违反规定怎么办 这种规定,周朝成型,秦朝略有发展,汉朝再度推至巅峰,但所谓汉朝推至巅峰,也只是使皇帝娶老婆的数字到了巅峰。 秦始皇 原本是:一后,二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总计五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六国的女人纳入后宫,纳入后宫之后,觉得这些数字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原来的五等变为八等,设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个品位,老婆的数量成倍增长,到了汉朝,在秦始皇的基础上又发展一步,特别是汉武帝、汉元帝之后,又在秦始皇八等的基础上,增增减减删删改改,变成二十等,分别是皇后、昭仪、婕妤、仱娥、傛华、充依、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后世继承下来,虽然略有变化,但大体上换汤不换药而已,从此,皇帝的后宫,有三千佳丽就不再是传说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皇帝还是只能有一个妻子,三妻这等美事,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诸侯王 皇帝变了,下面的人呢,遗憾的是,没有,甚至还有所删减,到了最为严格的明朝,居然规定,只有亲王可以一次纳妾十人,其余世子、郡王只能娶四个,而且还有要求,二十岁的时候没有孩子,就可以娶两个小老婆,到三十岁,假如正妻,小妻都没有生育,才可以凑足四妾之数,这就到极限了。 对亲王、郡王都如此要求 ,其他人自不用多说,一方面皇帝增加老婆的数量,一方面其他人削减老婆的数量,为什么呢?大约跟男女比例失衡,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关。 特权阶层如此,庶人,也就是小老百姓呢? 忽必烈 还是一夫一妻,一直到元朝,出了个心系百姓的良吏,时任司农少卿的谭澄,给忽必烈上书说:
什么意思?还是为“广继嗣”考虑,要求皇帝允许老百姓纳妾,忽必烈考虑了一会儿,答应了,但前提条件是:四十岁的时候还没生下孩子,才可以纳妾。 老百姓四十岁才可以纳妾,四十岁以前还想三妻四妾,别闹,这种好事皇帝都不敢想,但倘若有人不听话,非要违规娶老婆呢,朝廷也不是没办法:笞四十。 多娶一个,打四十板子,如果屁股够厚,不怕板子,那就尽情的发挥吧。古代娶老婆大概就是这样,因此,想穿越过去享受人生的同学们,一定要谨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