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艳文谭|雨夜见鬼记

 风吟楼 2019-10-03
3346432717@qq.com
 ↑关注

雨夜见鬼记

 作者:彭妙艳  

我是自奉相信科学的,偏偏曾于雨夜见到鬼。
彼时在自己的家乡当民师。每月有3元现金和20多个工分的报酬。而活鸭是八九角钱一斤。
学校有七八个男教师,好食者大约占一半。暑假的一个夜晚,聚餐于学校的教室。这教室在一座祠堂的后面。通过祠堂后墙所开的圆门。可以看到前门的动静。


当时雨下得很大,就是滂沱那个样子,还有不断的雷电。几个人蹲在教室正中的乒乓桌上食着鸭粥。忽的一点闪电,透过深深的夜帘,依然清楚地看到有一老者,身材颇为高大,剪着平头,上身穿薯莨染的合襟衫,下身是黑色合式短裤,悠闲地从祠堂门外走进来,转向东库房方向。那库房正是我的办公室兼宿舍。
几个人齐声喊“谁啊?”,没有反应。也许是声音被雨声淹没,于是如前重喊一句。其中一人,还操起身边的三节手电筒向大门封锁去。
那时还没有电灯——1970年代初期。除了企脚灯照耀着的乒乓桌区域看得见人面外,其余的夜空是一片漆黑。手电筒的强光没有移开,是怕进来的人转回去了大家还不知道。


几个人都受过中学的文化教育,没有一个会是迷信的。在发现没有反响之后,决定过去看看。放下饭碗,穿上雨衣。那个时代雨伞不是随便买得起的,下雨了穿上件一两块钱买来的塑料雨衣已很翘楚。
穿过后天井,又穿过前天井,借着手电光看到,东库房的门前,包括门前把东廊围起来的教室,空空如也。便相拥向库房走去。门是开着的,照了办公桌、硬板铺(床),什么都没有,又照了办公桌下、铺下,也一样空荡荡没有人影。


分明没有看到进来的人出去。他会躲在哪里?没有人开口表示怀疑,也没有人建议扩大搜索范围。只是仿佛听到彼此的胸腔里已在擂鼓。也是瞬间的事吧,年长者凭着手执电筒的优势,拔腿而跑。等到其他的人反应过来,他已跨过门槛,正向雨幕中冲去。另外两位,自发的心领意会,争先恐后追赶而去,其中一人,跨过门槛时,被绊了一跤,轰然倒下之后,居然又一跃而起,第一时间恢复逃亡的迅捷。
灯当然顾不得吹,门也来不及关。乐坏了平日不知躲在何处的一群老鼠,在一群胆小鬼逃亡之后,优哉游哉地享受一顿他们留下的美餐,还特意挑衅似的在乒乓桌上留下几粒属于他们的粪便。


幸好过后我就到某师范上学去了,不用再住宿公家分配给我的那件发生过故事的东库房。
而后我带着这个活见鬼的经历,离开了那个鬼地方。
之所以在上面使用了“鬼”的字眼,是因为事后的采访获悉:解放前有一位住在祠堂附近的病人,其身材穿着与前述无异——于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自缢于东库房前的石梁上。大概也就从那时起,由人转化为灵异了。


当夜活见鬼的人,已有一人过世。而之所以现在把这活见鬼的经过此时记录下来。因有另外一人还活着,可以提供见证的支撑。不让这篇短文,成为《聊斋》的附录。
听说现在有着几位顶尖的科学家已在做着关于鬼的研究了。也许今后我们真个可以有着当夜所遇的,真的科学的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