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莎贝拉》在暧昧边缘的寻找 透视亲子关系的冰山

 蔡叔刚 2019-10-03
dean 发布于: 


美国版DVD封套

《伊莎贝拉》是一部柔和而又悲伤的影片,两位男女主角憧憬着明天,却被自己的昨日紧紧束缚着,有一种无助的美。这样的影片值得褒奖。

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十分清新优美,一些人说这部电影视觉上和王家卫相似。其实一点也不像。香港导演彭浩翔难得的把一个不算愉快的故事讲得不带抱怨,不做情伤。金培达出色的音乐,自然流畅,在节奏舒缓的叙事里烘云托月,滋润心田,不疏远却带有异国情调。我们要的就是这点亲切温柔,似是而非的调调。


华语版DVD封套

在蠢蠢欲动的前卫音乐中,33岁的马振成(杜汶泽饰)对16岁的张碧欣(梁洛施饰)说了一句十分老土的话:你的眼睛像我第一个女朋友―――这是《伊莎贝拉》电影的开场。

没看电影前,有人评价《伊莎贝拉》有着“恋父”的影子,看过之后发觉完全不是。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大师弗吉尼亚·萨提尔曾说,家庭生活好比冰山,大部分人只看到了1/10。就像航海人的命运操纵在埋伏水底的冰山一样,家庭的命运,也操纵在每日家庭事件下所蕴藏的感觉、需要和沟通形态中。普通人看这个片子可能会觉得节奏慢,但《伊莎贝拉》却在娓娓教导父母透视家庭水面下的那一部分“冰山”。


华语版DVD封套

【游走于音乐的情绪世界中】

导演彭浩翔执导的《伊莎贝拉》夺得了第56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配乐银熊奖。风格统一的小提琴、钢琴、吉它、手风琴,还有结尾的女声,带着澳门相关的葡萄牙味,都能勾人情绪。当主人翁沉浸在无语状态时,我们无法掌控他们承载的情绪时,《伊莎贝拉》流畅的音乐能带领我们深刻体悟人物的内心情绪。音乐成了这部心理影片中不可缺少的语言。



【忏悔与承诺的两行血泪】

《伊莎贝拉》讲述的澳门警察马振成在被身边所有人抛弃、处于人生最彷徨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曾经被自己遗弃的人―――初恋情人张丽华的“女儿”,他很后悔当初自己做的事,想做出补偿。人常常会做错事,但做错了就没有办法重来,没有办法弥补,可是突然有一天,好像时光倒流般,你有机会为自己的错误做出弥补了,你又能牺牲多少东西来补偿?

在影片中,马振成始终在躲闪甚至遗弃着生活,因为他害怕去面对,所以必须去伪装遮掩。而张碧欣却始终被失去父爱的阴影所笼罩,她试图寻找,害怕失去,极力逃避着孤单,渴望温暖和依靠。

马振成的“伊莎贝拉”是初恋的纯真,是永失的爱与沉重的负疚;张碧欣的“伊莎贝拉”是心灵的依靠,是期待回归的港湾。影片最后,马振成趴在骑摩托车的女儿后背上,终于流下了两行忏悔的“血泪”。


韩国版电影海报

《伊莎贝拉》不能归结为“恋父”。所谓“恋父情结”,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我答应我自己,伊莎贝拉不再被人扔掉”】

伊莎贝拉(Isabbella)在西班牙语中意味“对上帝的承诺”,美丽的名字,美丽的寓意。女主演的英文名叫Isabbella,母亲张丽华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收养的一只狗也叫“伊莎贝拉”,这不仅仅是巧合。


香港版电影海报

狗代表忠诚;母亲对女儿及马振成的爱也是承诺、虔诚与坚持的;女主角伊莎贝拉一句“我答应我自己,伊莎贝拉不再被人扔掉”,表达了自己对寻找父爱的坚持。导演紧扣“对上帝的承诺”这一主题,表达了人们在任何情况都应保持虔诚和坚持性。

马振成曲折地成长为一个要负起责任的父亲,他对过去做出承诺。电影里最后刮胡子的一幕是马变化的明证,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对人与事的看法已经不同,他对自己发出承诺―――不再丢弃伊莎贝拉。


华语版电影海报

【透视水面下的“冰山”,掌握亲子交流中的技巧】

片中的“伊莎贝拉”17岁,正处于青春期。在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在这个期间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原声碟封套

伊莎贝拉在母亲病逝后,从来没想过找父亲的念头,直到她丢了小狗,生活无法继续下去,她找到了马振成;伊莎贝拉羡慕马振成女友的优势,自己无力或不愿意改变现状,于是就表示不满、愤恨……

正是女儿的表现,使得马振成意识到藏在“冰山”下对父爱的渴望。

马首先打破了与女儿的“冰冷关系”,接下来,马与女儿一起学习如何正确的“人际交往”。他认真倾听女儿的看法;用眼睛注视对方的表情,仔细把握女儿的一切“无声语言”,如叹气、停顿、沉默、体态等,并及时、适宜地给予应答性的反馈表情;他保持善意的幽默气氛,面带微笑;他身体力行地教会女儿正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要逃避,无须欺骗,只需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忠诚、坚持地直面人生。

《伊》是一部温情电影,深刻表现父女之间的情感沟通。

【杜汶泽完成转型 梁洛施锋芒初露】  

《伊莎贝拉》是杜汶泽第一次担任男主角的电影,也是他第一部任监制的电影。彭浩翔对杜汶泽的表演赞不绝口,他表示,这次观众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杜汶泽,以前他演的每一部片子都很‘杜汶泽’,几乎都是一出场就让观众想笑。可是这次不是喜剧,是个很严肃的文艺片,讲的是伦理亲情,他粘上胡子演梁洛施的爸爸,两人年龄差距并不大,这对他是个极大的挑战。不过,拍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他要告诉所有人,他是一个好的演员。在彭浩翔的监督之下,杜汶泽这一次的表演完全呈现另一种风格。最后一场戏,杜汶泽和梁洛施扮演的父女一起吃饭。彭浩翔在监视器后面看着杜汶泽的表演,“很想哭。”

模特出身的梁洛施来自澳门,在片中扮演杜汶泽的女儿。芳龄17的梁洛施是英皇力捧的新人王,英皇有意把她培养成对抗张柏芝的新一代“少男杀手”。彭浩翔对梁洛施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觉得梁洛施作为一个刚刚踏入电影圈的年轻演员,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演技的稚嫩,她把片中那个从小失去父爱的叛逆小女孩演活了。好像不是在演戏,而她就是那个女孩子,她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我真的非常感慨,她达到了我全部的要求,甚至还超出了我的预期,她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演员。”虽然在柏林电影节上失落影后,梁洛施却拥有了意外的收获,获西班牙导演Gernan垂青,接拍西班牙一部夺宝动作电影,是继影后张曼玉及舒淇之后,另一个香港女星打入欧洲电影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