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次进入社区应该做些什么? | 社工课

 心理諮商張老師 2019-10-03


很多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初到机构实习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直接去开展个案和小组工作,而是接触的社区社会工作,主要体现在居民服务、社区倡导和社区营造等方面,就不免觉着这样的社会工作不专业,空有一身理论技能用不上。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殊不知,在1962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就正式承认社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所有的社区居民都是社区社会工作的案主。这样,社区社会工作就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一起,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以及社会工作教育中的三大基本工作方法。

就本人在社工机构供职的经验而言,社区社会工作是最接地气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并向更深层次发展探索的源泉所在,是挖掘开展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良好阵地。那么今天我们就浅谈一下在社区社会工作中总结提炼并经常运用的一种工作方法:“先融入后嵌入”。

根据字面意思,“先融入后嵌入”在社区社会工作中指的是先融入群众,不管是社工人的融入、场馆(文化)的融入还是社工理念文化的融入;后嵌入指的是嵌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理念,最终达到社区倡导和社区治理的目的。显而易见,这中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先后顺序。那为什么这么说那?

例如在一个老旧小区新成立一个依托社区的服务中心,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社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先和不了解社会工作的群众“打成一片”,社工理论及手法只做基础运用,让居民充分融入社区活动中来,融入到场馆文化中来,让社工充分融入到居民中去,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通过前期的相互融入,继而发掘居民骨干,形成志愿者队伍;通过群众需求,导向服务内容;通过文化营造,实现社区倡导;通过群团自治,达到助人自助。在服务过程中会逐渐发现小组环境,招募挖掘相应小组组员,继而通过社工师带领开展小组活动,个案工作亦然。

另一种就是上来大谈社会工作方法、口号、理念。没有耐心循序渐进,只想一蹴而就。这样往往效果不佳,最终成了社会(社区)管理,而不是社会工作,群众往往不能接受,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先融入后嵌入”主要从哪些方面具体体现那?

先融入:

(图片来源 |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

1、社工融入居民

社区社工的流动性就决定了社工往往不是原住民,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是外来人口。所以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与社区居民互识、互知、互信,通过活动开展及社区调研了解社区群众构成,熟悉社区网络,熟识社区领袖、社区骨干,尽力让社工变成原住民。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打好“人脉”基础。

2帮助居民融入场馆(文化)

社区服务中心,尤其是老旧社区的新建服务中心,居民往往对中心认知了解不够。“收不收费”、“确定都是免费的?不是骗人的?”、“乒乓球台怎么收费”“上课也不要钱,老师都傻吗?”这是居民经常提出的问题。这就需要社工在前期积极打造场馆文化(非社会工作文化),通过文化宣导加强居民对社区服务中心的了解,明晰中心的定位,明确场馆功能,从而可以快速融入到社区社会工作的阵地中来。

3、社工融入当地文化

在以往工作过的社区服务中心中,不仅有以助残、为老为主的,也有青少年、妇女儿童为主的,还有民族融合、便民利民为主的。主要服务群体反映了当地的人群构成和相应的文化构成。社工在工作开展前期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区域文化、探访群众需求,活动策划及场馆文化营造方面要结合当地文化,提升居民对活动中心的内在文化认同,从而提升群众在中心活动的参与度。

4、居民了解融入社工文化

融入期的社工文化我认为是宜简不宜繁的,是居民可以很快适应接受的。比如场馆文化中社工职业介绍、志愿精神的宣导。场馆硬件上,文明标语(用完请归位、小心桌角锐利、请节约用水用电)的使用,以及定期组织召开的居民说明会都会循序渐进的将社工文化代入。让居民更快的了解和接纳社工和社会工作,这是在嵌入阶段工作向专业纵深发展的重要一环。

嵌入:

(图片来源 |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