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健 | 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19-10-03

李健—人人车创始人、CEO

产品经理出身的李健,凭借自身对汽车行业的极度热爱,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控,始终坚持消除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建立行业信任的初心,用四年时间,带领人人车团队,占据国内C2C二手车电商交易平台的半壁江山,业务覆盖全国百余座城市,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本文依据李健在混沌大学的演讲《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总结而成。

为什么要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创业的本质是一场倒计时的游戏。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人人车在发展早期阶段,我们帅气又年轻,在这样一个倒计时的游戏里,我们现在处在第20层。我们的楼顶开始着火了,跟对手都开始往下冲。因为我们年轻,体力好,所以当冲到第15层的时候,对手还在第17层,我们很高兴,我们领先了。但这时对手做出了一个决策,他从第17层打破一扇窗户跳下去了。我们想是不是对手放弃了,对手完蛋了,被吓得魂飞魄散了,所以他跳下去自杀了,已经变得不理性了。

于是我们很开心的继续往下跑,当跑到14层的时候,发现这个哥们从17层一跳落到了第10层,没有摔下去,各位怎么办?我们此时非常慌!被对手这么纵身一跳超越了。因为创业就是一场倒计时的游戏,当他先走到下面,当那个火势冲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死掉了。

想象一下我们每一轮融资,A轮开始冲规模、招团队,往前冲B轮,没有冲过去就死了,冲过去到了第二关还要继续冲,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过了那个时间还没有冲过去,这个项目也没有人看了,死在了C轮之前、D轮之前、E轮之前。在新的一波倒计时里没有战胜自己,没有战胜对手。所以,创业的本质就是一场倒计时的游戏。

那么,这场游戏的内容是大规模熵增熵减的决策。

作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平时的任务就是做决策。你会发现企业的行为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决策构成了整个企业的日常行为,我们的目标怎么定、战术怎么做;我们是往东走,还是往西走;我们的战略是往车源走,还是往买家走。每一天都充斥着大量的决策要做。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决策。有些决策很复杂,我们能明显的感知,需要动脑子,用笔演算,甚至开会讨论才能做出一个决策;还有一些决策似乎是内置的,当有蛇突然出现,我瞬间就跑了,肯定不管你们了,因为我的决策已经做出来了,而且这个决策是瞬间做出来的。

创业就是一个倒计时的游戏,在这个倒计时的游戏里,有人在不断地给你出难题,问你到底怎么做决策。选对了往前走一级、选错了就死掉了。

那么,是什么在影响决策? —— “如果你更加优秀,就更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我而言,我在找人、再去找钱、再去定战略的时候,是要做大量决策的。我们的战略、我们的终局到底怎么定?我们的愿景又是什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为谁而奋斗?这些都是超级难题,都是重大决策。我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这些重大决策里你做的决策质量不如你的对手强。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办法提升每一个决策的质量,我们就有可能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因为决策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花巨大的精力为此而努力。 我们能不能找到适用于所有难题的那个根本的解决方案,我们能不能总是做出比别人更高质量的决策。

怎样才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你只有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才有可能比别人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只有你能比别人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你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认知自我

优秀指数 = 决策质量 = 初心 * 认知 * 能力

一个人是否优秀可以直接体现在决策质量上。越优秀,决策质量越高。决策质量等于初心×认知×能力。

初心很重要。

我们自己花了非常长的时间去讨论人人车,目标用户到底是谁,到底为谁奋斗,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清楚的问题。一旦你的初心定了,你应该往哪走,应该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就能看出来了。小米的初心是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电影的主角总是可以反败为胜,他们是有强烈初心的人。那个坏蛋的初心就不正,到最关键的时刻往往会掉链子,你以为他很强,其实是一个草包。我们有强大的初心去碾压我们的对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每个人,家庭的背景,父母教育我们的习惯,我们自己的教育经历,上的学校,喜欢的老师,喜欢的课程,我们成长的经历受到了什么挫折,我们的朋友圈,我们自己的性格,内向或者是外向,我们职业的路径,我们所处的行业,我们现在所担任的岗位,这些统统不一样。这些无数个不一样,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所有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们到底有多么的独一无二,我们是否清楚?如果你不清楚这点,如果你不理解这个独一无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会出现我们开篇所讲的一些例子。

只有在那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上,我们才能容易达成一致,略微复杂的问题就不行了。

比如公司明年的战略怎么定,各位容易达成一致吗?不容易。为什么?人的差异如此之大,使得我们必须尊重这个差异要认知到我们每个人如此的独一无二。如果这么独一无二,我现在是谁呢?我现在处在什么阶段呢?我的能力怎么样呢?容易搞清楚吗? 最团结的团队,在超级难题面前,异见立现。

你过去以为你理解的那个人,你根本就不了解,你以为你了解他,其实只是因为你们没有共同经历更大的挑战。

自我认知很重要,也很难。

我们要不断的去体会这种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才有可能真正的认知自我,才有可能在不被打碎的时候,提前认识自己。

善友教授也举过程维这个例子,程维比喻,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或者是丼里面。每个人看到的天空是有限的,看到这个世界是局部的。我们看不到那些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必须打开一扇窗,打开一个天眼,才能够去看见我们从未看到过的画面。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看不见什么,直到有一天,我们认识到自己,原来我这么傻。我才知道我看不见什么,知道你看不见什么,你知道把那个锤子在哪凿个洞,打开一扇窗,往外看一看。

认知到真实的自我,看到自己的边界。

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就没有办法针对性地提升,就会盲目的去上培训,而越上越烦躁,问题就出在这。自我认知为前提的自我学习和提升才是最有效的~

梁宁老师曾经提过:人的成长只有被打碎了才有可能重建,获得成长。为什么打碎后才能重建?因为,只有打碎了,你才真切的认知到自己的弱点,看到自己的边界。

认知和能力就是思维模型。

什么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包。解决不同规模的问题,要用不同级别的工具包。

大家想象一下,我们买一辆车,随车送了一个工具包,有一把螺丝刀、一把扳手,可以修理自行车一切的故障。你能用这个工具包修汽车吗?不能,因为你需要升级你的工具库。如果你要解决一个十亿美金的难题,你需要的是一个自行车工具包,如果你要解决百亿美金的难题,你需要汽车工具包,需要有一个更加丰富、更加有用的工具包,这个工具包里面的工具就是思维模型。

混沌大学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首先让我们认识到脑子里面确实存在大量的思维模型,正是这些思维模型在帮助我们做决策,正是因为这些思维模型的质量决定了优秀与否。

混沌大学还告诉我们,你脑子里面的思维模型,已经年旧失修,你要做的是把脑子的拉锁拉开把那些工具包倒出来,你会发现一桌子全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垃圾。在混沌的课堂,我们就搬个椅子调整自己的心态,放一杯水坐着,伸伸懒腰,然后把我们从脑子里面倒出来的每一个思维模型逐一拿出来,反复看一看,还有没有用,是不是最先进的思维模型,是不是最高质量的思维模型,这个思维模型的用途、场景是什么?跟我之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然后分门别类把那些用不到的扔掉,把能用的再进一步升级装回去,还要在采购一些新的。

思维模型使我们的眼睛一下就看透了这个世界,使我们对创业的理解和认知一下子变的透亮。思维模型帮助我们突破认知,提升能力。

什么是思维模型?我们到底在学什么?我罗列了几个例子。

思维模型1: F=MA;E=MC2

F=MA,这是一个公式,也是一个思维模型。当我们以物理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思维模型特别有用。但是我想略微延展一点,大家站在牛顿的角度来想,牛顿年纪轻轻就提出各种定律,他是一个什么人?这个大千世界,各种规律这么复杂,但是他提炼了一个共性,所有的物体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都受万有引力影响,它们遵循F=MA这个规律。

就如同我们在剖析创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我们每个人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定位,所处不同的阶段,但是我们的共性就是每天在做大量的决策。决策从根本上决定了每个创业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个道理是相似的。如果没有对牛顿这个公式的深刻领悟,也就是没有理解创业的本质是决策这个说法。

思维模型2: SNS内容生产成本会直接影响用户生产内容的热情

思维模型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观点。我认为SNS的内容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生产内容的热情。但是它有边界,思维模型都有边界。

比如从博客到微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用户生产内容的意愿很高,原来需要1000字,但现在需要140字。抖音的出现,使得小视频的发展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似乎每个人都可以用几秒钟的时间制作一个让百万人观看点赞的小视频。通过提供配音,通过提供拍摄模块,使内容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大家想象一下,优酷在刚成立的时候,也是要做小视频的,没有做成是因为生产成本太高了,拍摄的成本、导演的技巧、编剧的挑战,都使得那个时候的小视频的质量太低。但是抖音,五秒钟的视频让你笑一个小时。

思维模型3: (我们相信)互惠互利才能赢

我认为互惠互利才能赢。这是电影教父的思维模型之一,他相信和任何人做生意都可以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让他配合你,来接受你的条件。我们相信总是可以找到互惠互利的办法。首先我们相信互惠互利才能赢,互惠互利才能赢本身就是一个思维模型,而我们相信总是可以找到互惠互利的办法,是另外一个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4: 好人比坏人多

我相信好人比坏人多,如果你有这样的认知,在考虑一些问题的时候,它就会发挥作用。

比如无人货架到底能不能成?万一被抢了、偷了怎么办。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相信好人比坏人多的人,你就更容易相信无人货架的生意是一个好生意。反之,如果你的思维模型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是邪恶的,那么你一定不可能去做无人货架。

不同的思维模型,会使你在关键决策时发生作用。当你现在去做了一个决策,你都没有意识到你用了什么思维模型,是什么东西驱使你做了跟别人不一样的决策,那个不同的思维模型到底是什么你都不知道就做出来了,多可怕。

这就是为什么你不容易感知你跟别人的差异,因为那些思维模型已经深深的印在你的脑子里。你从来没有去想过他们的存在,你只是一直在用。它是错的,你也一直在用,所以你总是错的,你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思维模型5: 用户净价值=(新体验-旧体验)-切换成本

这是一个产品经理的天条,拿着这个公式,就可以判断一切产品是否受欢迎,是不是能成功。

思维模型6: 营收规模=车源×售出率×收入能力

人人车的运营也有一个思维模型,这个思维模型就是:营收规模=车源×售出率×收入能力。这个思维模型在去年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去年时我们的思维模型是车源×售出率。但是今年的思维模型就变成车源×售出率×收入能力。为什么?去年关注规模,今年关注规模之上的收入,所以我们的思维模型变了。思维模型在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正是这个模型以及其它类似的模型才成就了更加优秀的人人车。

总结

思维模型的质量决定了优秀与否。所谓学习学什么?学习更加先进的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可以是一个观点,但是思维模型都有边界。不同的思维模型解决不同的事情。

当你做决策的时候,其实你就是用到了那些深深植入到你脑子中的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深度思考是提炼思维模型的主要方式。没有深度思考的读书是没有意义的~。

学以致用——刻意练习,通过练习让思维模型长成思考的一部分。通过将思维模型不断的套入各种适用的场景,来思考和验证。从而,在跌倒之前,发现自己头脑中的思维模型的不足。

我们急需要更加优秀的自己,我们等不起十年、八年,所以我们才坐在这儿。那么进步的速度,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的速度,受什么支配和影响?

进步速度 = 单位时间升级的思维模型数量 * 思维模型质量;

帮我们更快升级更高质量思维模型的思维模型是什么?

我们强调更快升级,升级更高质量的思维模型,能帮我们做到这些的思维模型又是什么呢?那些思维模型之母是什么?有助于建立思维模型的思维模型,以最快速度迭代,以便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我们不想缓慢的上升,我们希望快速的螺旋上升。

(1)问题皆有答案

相信一切问题/难题总有人可以解决。没做到,是因为自己不够强,不是别的。

有一次我去见一个投资人,在见投资人的路上,我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这次去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做到投资人听懂我们的模式,表示感兴趣继续跟进,还是说彻底为我们的模式、结果所震撼,表示这个项目不应该让李健出门,现在就把门关上,不签不让出门。

我在想我的期待是在哪一层?好像最后一层有点挑战,有点心有余力不足。各位,为什么心有余力不足?是自己能力不强还是别的原因?这个世界有没有人,如果他处在我的位置,他来运营人人车,他今天面临这样一个情况,去见这个投资人,他能不能一次就搞定这轮投资,是否存在?存在。你坚信吗?我们坚信一定存在这样一个人,如果他处在我的位置,他就可以搞定这轮投资,但是我去可能搞不定。

那些你完不成的任务,居然都有人可以完成,这个世界很残酷,我们居然这么差劲。这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不管你有多强,总有人比你更强。大家都想去提高吗?你得先明确差在哪?你都不知道差在哪,提高什么呢?这是最难的部分,但是我已经把答案抛给大家了,大家意识到没有?

把你过去一个月,那些你觉得做的挺失败,以及那些你觉得挺好的事情列出来。列三件最重要的事,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能完成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可以比你做的那个决策更好,取得更好的结果,是否存在这样的人?

如果有,他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达成。我们刚才提到,要在自己跌倒之前,检视自身的问题,提前改进,而不是跌倒了再发现。如何提前改进,就是要有这个思维模型去检视自己的行为,那个随时找到差距的“随时”,意思是什么?不是说你跌倒了才能找到差距。现在大家给自己一分钟,马上列出十条,我跟那个人比差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到底是什么?你不用等到跌倒,现在就能写出来。“随时”这两个字非常关键,如果没有“随时”这两字,这个毫无价值。

我们总是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只有在这个思维模型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做到随时发现的自己的不足。而且在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利用这个思维模型,我们自然就设立了更高的目标。

如果问题明确了,目标明确了,不就到了我们的舒适区了吗?我们的舒适区不就是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吗?

这个是我们要分享的第一个思维模型,凡问题皆有答案,你能设想的所有的挑战,都有人可能去完成。尽情的想,为什么那个人可以完成,你完不成。

(2)大尺度

看清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方案。尺度不同,视角不同。

我们有很多难题,通过刚才的思维模型找到了不足,然后呢?我们将如何剖析这个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如何发现那些最本质的问题,而不是浮于表面的问题。

大尺度帮我们做到这一切,什么叫大尺度?

首先是大时间尺度,从万年开始到现在,那些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要去找到一些不变的东西,找到那些规律,放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里去检视。如果你只是看最近,只是看中国,没用。我们在大的时间尺度里去检视,这是为什么在善友教授的课堂里面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

自有生物以来,有一个规律尚未被打破就是进化论。总结了一个规律永远打不破,类似这样的规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花很长的时间去研究进化论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它这么牛。

尤其是混沌的学生,更需要花时间找到答案。你只有把时间拉的足够长,才能发现脑子里面那个思维模型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才能真正找到从根处解决的答案。

大尺度还意味着什么呢?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你是在做C2C模式,还是在做二手车,还是在做汽车,还是在做交通,这个尺度是不一样的。尺度不一样,你的视角就不一样,有些视角很窄,有些视角很宽,我们要找到足够宽的视野,把这个尺度拉到足够大,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找到答案

最后还有一句话,大尺度赋予我们有机会去干什么呢?如果我们眼前那个难题实在不能解决,我们就要让问题的存在变得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原来自己没想清楚,要挑战一下马云,做阿里巴巴的对手。觉得马云很弱,我应该可以打败他,结果做了五年之后,发现这不可能,这个对于我而言太难了。你绞尽脑汁去想这个答案什么也想不出来,那怎么办呢?就让这个答案变的没有意义。怎么办?你可以做小米手机呀,现在不就成就了雷军吗?当你做小米手机的时候,你那个强大的对手阿里巴巴还有意义吗?没有意义了。

为什么你非要去跟他死磕呢?就不能灵活变通一些吗?大尺度帮助我们具备了这种灵活性,大尺度帮助我们在足够宽广的范围内找到那个闪光的答案。如果你还没找到那个答案,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看得更宽广。答案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再宽一些,再广一些,你就能找到那个答案。

(3)偶然皆必然

之所以犯错,是因为必然会犯错,而不是因为你运气差。

偶然皆必然是什么意思?我们要相信你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你必然会犯错,那个错误你之所以会犯,是因为你必定会犯那个错误。意思是什么?不是因为你运气差,你犯了那个错误,是因为你一定会犯那个错误,区别在哪?区别在于,当你认为运气差的时候,你就丧失了找到问题关键的机会。只有你相信,你犯的每个错误,是因为你必然会犯那个错误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找到最根本的答案。

我举一个例子,在2016年的某个时间,我们也犯了一个错误。在去年的时候我见到程维,在我们融资关键的阶段,他想跟我聊一聊,检验一下我的成色怎么样?他问我一个问题:“你们2016年跌了一个跟头,你觉得你跌跟头的原因是什么?”我说:“我们这个团队还是年轻,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我们那个时候业务决策上有失误的地方”,我觉得我很坦诚,而且也没有遮遮掩掩,也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也补了一句,我说:“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家的出境换汇的政策在2016年突然收紧,使得我们有一些钱没有到帐。钱没到帐,这帐上的钱少了,很多想做的事就做不起来了”,我大概是这么说的。结果他给我的反馈就是:“你这个反思太弱了”,然后就送客了。我的心都凉了,给了我两天时间,让我重新反思。

为什么我的反思很弱,我只是就事论事讨论那个点,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必定会犯2016年那个错误。我们仍然是把它视为孤立事件,各位有感觉吗?那是一个孤立事件,我们讨论孤立事件只需要讨论那个事件本身,因为它跟外界没有关联。但是实际上,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型,偶然皆必然,你看似在2016年偶然跌了一跤,其实你要意识到,是因为你必定会跌这一跤。

这个反思的问题就不再是我们当时那个决策,应该再回到2016年的时候,应该怎么选,那个时候我们还有哪些答案可以选,这已经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了。已经变成我们为什么在2016年必定会犯这个错误。

带着这个问题去想答案,我刚才那个回复还有意义吗?连问题都没搞清楚就开始反思,就找到一个答案下次开始规避,如果我们找到的答案只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地方,我们下一次必定会再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偶然皆必然。

你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必然会犯那个错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你需要追溯到更早。你在2016年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你在更早的时候埋下了祸根,你必须找到你埋下祸根的时刻,必须找到那个祸根是什么?是某个错误的思维模型,是某一个不对的习惯,使得你在2014年埋下了祸根,所以在2016年的时候尝到了恶果。

大家有感觉吗?偶然皆必然,我们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一个终极解决方案,我们不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我们希望一步走到尽头,我们要找到终极解决方案,我们要从一个偶然的问题入手,解决一组问题。

我们认为做战略很重要,我们要去定战略,偶然会犯一些错误,使得我们今年的打法有偏差,战略没想清楚。于是我们复盘,当时提出了什么条件,得出什么结论,进而推导出我们定了这样的战略?各位,在这个思维模型的指导下,这个还对吗?

太浅了,你的复盘,只是到了年初重新来一次,你真正要复盘的是什么了?你必定会犯这个错误,明年你还会再犯这个错误,后年还会,你会一直犯这个错误,为什么我们一直会犯这个错误?为什么我们战略规划的能力比别人要弱一些?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是最重要的,找到这个答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具体的场景以及挑战,都会产出最高质量的战略。以我自己为例,为什么我们在战略的制定上存在短板,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后来我自己反思,原来是跟我过去的成长和经历有关。我过去主要的职业生涯是在百度,我从未思考过公司的战略,也从未担心过公司的战略。我压根就是一个一直做事的人。我们都知道战略很重要,但是到底有多重要?不同的战略对你的战术,对人员的招募,团队的组建,对你的增长,对你下轮融资,那个更深刻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不知道,不清楚,我们只是模糊的觉得战略很重要,所以我们要认真。如果这些你都不清楚,你又如何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如何能做出最有竞争力的战略呢?我们要从根部去重新理解整个战略到底是什么?

偶然皆必然,你之所以跌倒,你因为你必定会跌倒。在这样的思维模型的指导下,我们更容易看清问题的本质。

总结:

就事论事讨论一个错误点,但没有认知到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讨论一个孤立事件,意义不大,而是要反思错误背后的必然性!我们要解决的是犯错误背后的为什么我必然会犯这个错误!必须找到埋下祸根的时刻,必须找到那个错误的思维模型是什么?

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在遇到同样错误时可以规避和解决问题,而是要解决如何避免发生类似错误,以及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

要从单个表象问题入手,解决一组问题 —— 找到终极解决方案。

(4)必胜!

最后一个,就是必胜。这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以最强的自信为始,要以最高的目标为终。

必胜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对我们的改变是什么?在没有装入这个思维模型之前,我们就是彼得·帕克,学习成绩不错,也很聪明,但是装入了这个之后呢?我们就是蜘蛛侠,我们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看待问题的真善美的方式仍然是相似的,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陡然增加,这是必胜。

前段时间有一个电影叫《至暗时刻》。丘吉尔是在二战的场景下,被推上台。大家都认为他不行,想让他当替死鬼,所以推他上台。当时德国已经势如破竹,已经歼灭了无数国家,法国也即将投降,对英国而言,现在要去考虑怎么办?是割让一些国土,送一些其它的小国家,送给德国免自己一死,还是战争到底。

割让一部分土地送给德国,牺牲一些国家送给德国,以祈求德国不会对英国下狠手,这个政策叫绥靖政策。这个政策最大的问题是万一割让了土地,德国照样进攻你该怎么办?你会发现这个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把未来的胜利、生命交给一个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交给了一个偶然发生的因素。

当丘吉尔上台,他做出的决策是我们一定要战斗到底,哪怕只剩一个村落、只剩一条街道我们也要战斗到底,决不投降。在他说这番话的时候,英国战斗力也不怎么样,他说了这番话之后,他的枪支、大炮有增加吗?没有,唯一变化的是全国上下有一个必胜的信念。你的能力没有任何变化,但因为你有了一个必胜的信念,你就做出了相符的决策,你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刚才举的那个例子其实是讲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是我要给程维一个答案,就是我的反思是什么?

两天后,我们又聊了一次,我就跟他讲,其实我们在2016年会犯那个错误是因为我们必定会犯那个错误,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过去看待创业、看待竞争、看待我们的战略、战术、看待我们团队的组建,心态是一个求胜的心态,但不是一个必胜的心态,我说我们接下来要从求胜的心态升级为必胜的心态。

求胜和必胜是什么差异?

你说你做的企业之所以定那个战略就是因为你钱没有别人多,所以你就瞄准钱定了一个战略,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钱比别人少,你就不能拿的钱比别人多一些吗?你为什么要接受这个结果,因为你不是必胜的心态,因为你可以接受失败,丘吉尔不能接受失败,所以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战斗下去。

当你从求胜的心态升级为必胜心态时,虽然你的能力没有变化,但一切都变了。你自然就从帕克进化为蜘蛛侠,变得无所不能,再也不怕任何事,一切的问题你都有信心把它搞定。

只有以必胜的心态,才能真正激发你脑子里的那些思维模型,把它变得更加活跃,才能在你碰到那些真正挑战难题的时候,你才能比别人多花1分钟、多花1小时去思考,因为你更不容易放弃,每多花1小时、每多花1分钟你就有可能拿到那个正确的答案。

所以,必胜是一种认知、是一种信念,也是一个思维模型,是思维模型之母。

从求胜的心态 到 必胜的心态。

求胜心态:绞尽脑汁完成任务。

必胜心态:不能接受失败,突破环境限制来解决问题。

必胜是一种认知,一种信念,也是一个思维模型,是思维模型之母。

总结—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首先我们要自我认知、要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认知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要认真谨慎地对待这件事。

自我认知,进而要找到差距,因为我们总是认为一定有人可以找到那个答案,完成那个任务,由此我们才能找到差距,你以为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还有人比你做得更好。

只有你站在这个视角,才能真正找到差距,你才能设定更高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去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循环。

我们之所以变得更优秀,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处在这样一个正确的循环中,但我们要强调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而不是不断成为优秀的自己。

有两个“最”,最快的速度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所以,我们才需要认识到只要是问题都有答案,我们用大尺度的视角去思考一切问题,我们要意识到所有的偶然皆必然。你之所以会犯那个错误是因为你必然会犯那个错误,我们要像丘吉尔一样,要有必胜的信念,战斗到最后一刻。

我们要有一个伟大的、善意的、坚定的、明确的初心,是初心把我们所有的思维模型真正整合在一起。我们这些思维模型为谁而装在脑子里,是为了我们这个初心,那个初心不复存在的时候,什么思维模型都装不进去了。

小编 / 过河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