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有一颗在世俗而超脱世俗的心

 老鄧子 2019-10-04

要有在世俗而超脱于世俗的心

文/马德

图/冰儿(丛威老师学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关键是:心远。

陶渊明告诉我们,心远了,地自然会偏,用不着你千里万里。

老陶的意思是,要有一颗在世俗而超脱世俗的心。青灯古刹,倒是能远避尘世,但喧嚣还会生自内心,也唯一念不起,才可念念不起。这时候,即便身在闹市朝堂,也能淡然清寂。

也因此,特别喜欢杜甫的“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句。这种超脱,必然浸润着人生的智慧。

他晚年寓居杜甫草堂,颠沛流离,按世俗的标准,足够落魄了吧。你看他闲坐水槛边,一会儿见“细雨鱼儿出”,一会儿见“微风燕子斜”,唯荡涤了心中苦痛和忧愁的人,才会盛下如此景致,才能生发“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之深刻体悟。活到如此境地,老杜要得很简单:就让城中十万户兀自喧闹去吧,我有此地两三家的清寂足矣。

什么是超脱呢?超脱必然是灵魂的去世俗化,必然是精神世界慢于那个时代,必然是功名欲望落后于他人,必然是人生的真正趣味。

最后,清淡到刚猛:去他大爷的,我什么都不要了!

我们似乎天性有着防御的性格,深宅,高墙,大院。在个人的天地里,既要宽绰,又要封闭,宽绰炫耀丰裕,封闭展示安全。这还没完,在自我安定的基础上,最好还能俯瞰四邻,便是完美。

这样既护住自己,又可看见别人。

然而,就是在这个向外的维度上,便呈现出另一种性格。这种性格里,包含着人性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崇高与猥琐,温暖和寒凉。也就是说,所谓看见,一种是见不得别人有痛,一种是要看到别人在痛。前者以心疼照见人世厚道,后者以阴暗照见人性无聊。

在别人的痛苦里获得快感。这样的无聊,等同于无耻。人越沉于世俗,越流于恶俗,越恶俗,越恶心。这时候,内心有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谓有序,是指人性会止于当止,少扭曲,少荒诞。或者说,在有序的人心那里,人是收敛和克制的,有敬畏,有底线。

好在,在崇高的方向上,可触摸到人性的温暖和光辉。是的,能心怀四邻,满蕴疼惜,在一颗人心的宽广处,见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高尚,而是整个人类的辽阔。

前一刻,会担心着人类的前途。这一刻,又惊心于它的博大和深邃。

伟大人性的能量就在于此:有时,它不会带来文明和希望,却可以超度邪恶和绝望。

我的2019新书,当当网签名版热卖中


我的新书《一心无累,便是良辰》,2019年8月出版。当当、淘宝、京东均有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