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填词,每一字都要遵守词牌格律么?

 方远图书馆 2019-10-04

问题:古人填词,每一字都要遵守词牌格律么?


前言

也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词当然是讲究韵律的。早先有乐谱,后来有词谱,都有一定之规。

说不是,是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少唐宋词,不完全符合词谱的格律。

原因略微有一点点复杂。先从词谱与乐谱了解一下。

一、词谱与乐谱

最早的词和最早的诗都是歌辞,因此要依曲填词,参照的是乐谱而不是词谱。

最早的词至少在隋唐就有了,既然是歌词,当然都是用来唱的。

唐宋词的乐谱种类很多,在宋元 时还有不少,南宋时内府刊行的乐谱总集《乐府混成集》是集大成之作。

后来诗与词都渐渐脱离了音乐,诗成了不能唱的徒诗。

因为古籍散失,传承断裂, 词也与音乐渐行渐远, 从依照乐谱填词变成了依据词谱填词。

最早的词谱来自于明朝的文人张綖(1487-1543), 明嘉靖15年(公元1536年),张綖完成了 《诗馀图谱》三卷,创调谱149阕,其中小令64阕;中调49阕;长调36阕。

二、有些唐宋词不符合词谱格律

《诗馀图谱》是根据唐宋词的平仄韵律规则归纳而来,因此并不全面,即使是后来清朝官方修订的《钦定词谱》有2000多体,依然没有能够覆盖所有的唐宋词。

因此我们会看到不少词并不符合词谱的格律。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按照所有的词谱来看,都有就个别出律之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

三、苏轼、欧阳修等人不协音律?

词谱出现以前,大多数人还是要依照乐谱填词的,但是在苛刻的词家眼里,即使是宋朝大家,也屡有瑕疵.

李清照就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不协音律“: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至于怎么不协音律,今天的人们就很难辨别了。

四、自度曲

古人也并非都是依照前人固定的乐谱填词,有不少人能够自创乐谱然后填词,例如柳永、姜夔、周邦彦等人。

姜夔去拜访范成大, 以林逋诗中的暗香、疏影为题,创作了两个词牌,自己作曲填词献给范成大。

范成大非常喜爱,高兴之余还送给姜夔一个歌女小红。

姜夔记录到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1]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结束语

前面讲到的,都是反方的例子。但是我们要注意,无论按照乐谱还是词谱,词人填词是有一定之规的。

细看唐宋词,虽然几乎每一首平仄都有变化,但是关键的节奏点平仄和韵脚都有严格的要求。

后人总结出的词谱,具体到每个位置的字,有平、仄、可平可仄之处,这有点像作诗的俗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同一个词牌也有时字数略有不同。

后人根据前人作品的变化归纳出各类词体,例如满江红就有14体,基本包括了大多数的词作。

所以后人填词还是以词谱为标准,不依照规则填词的话,好比格律诗的出律,搞出来的作品最多算是古体诗,就不能称之为词了。

@老街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