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水库:东深供水最后一站 汇集深港两地深情

 街心舞苑 2019-10-04
深圳水库全貌。关灿辉 供图

上世纪 60 年代初 , 唐楼 ( 中国华南地区及香港一带建造于 20 世纪初期至 1960 年代的建筑。在香港,人们口头上习惯把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叫唐楼。 ) 之中的唤水声,是一代香港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有情东江水越山而来,从干涸已久的水龙头里涌出时,香港居民赵伯觉得 ' 好‘ free ’呀 '。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脉东江水已对香港供了 ' 半个多的三峡水库 '。这活水长流的背后,也是深港两地邻谊永结的见证。

回忆 :4 日来一次水,不舍得冲凉

' 又冇水啦!'

……

这曾是香港居民赵伯最熟悉的声音。1944 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 73 岁了。可关于 50 多年前那场 ' 水荒 ' 的记忆,他感叹,' 印象深刻,一辈子也忘不了。'

'4 日来一次水,一次 4 粒钟(一次 4 小时)。' 即使来水了,也得 ' 似打仗一样抢着来。' 赵伯回忆,当时家住在湾仔,在密密麻麻的唐楼之中,供水系统是由楼下向楼上输送的。遇上抢水时,楼上的水压就会严重不足。' 嗰阵时住系 3 楼(那时候住在 3 楼),水压不够,嘀水似线咁细 ( 水像线一样细 ) 。' 这个时候,全家人赶紧提上水桶,到街上的地下公共水龙头排队取水。手提的、肩挑的,拥挤着排成长队慢慢地 ' 蠕动 ',期盼地看着水龙头的水一点点滴进水桶里,这是当年香港大街上普遍的场景。

' 嗰阵(那时候)我还小,但每次都系(是)左右两手各提一桶,一步一步提上 3 楼。青筋都爆起身(爆起来)啦。' 对于 4 天来一回的命脉水,赵伯和家人很是宝贝。储水用来饮用和做饭,这是一家子用水的重点。而在炎炎夏日里,连洗澡都成为了件奢侈的事儿。赵伯说,会准备一盆水来供全家 ' 冲凉 ',家里 7 口人分别用一个杯子在盆里盛水,再用抹布沾水来抹身子 , 剩的水再存起来洗衣服和冲厕所。

那一年,是 1963 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

三面环海的香港,本地淡水资源奇缺。加之降雨量减少,300 多万港人的生活陷入困境。1963 年 6 月 1 日,香港的水塘储水量下降至 795200 立方米,香港政府进一步推出制水措施 : 每 4 天供水 4 小时。

1963 年的香港,全年降雨量仅有 901 毫米。这项制水措施持续了近一年。直到 1964 年 5 月 27 日,台风维奥娜吹袭香港,带来一场滂沱大雨,这项措施终于取消。而唐楼之中的唤水声,也成了一代香港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有情之水越山来

19 个行业减产或停产、工业损失过亿 …… 水荒,使香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民生困苦。' 香港中华总商会请求祖国支援!'' 港九工会联合会来电请求帮助!'……

为了长远解决香港同胞用水困难,1963 年下半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由中央人民政府拨款 3800 万元兴建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水供应香港。' 引东江水济香港同胞 ',成为当时南粤大地上的时代强音,也将深圳和香港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凿山劈岭,架管搭桥 , 一滴滴有情东江水跳跃、旋转、俯冲,越山而来。1965 年 3 月 1 日,东深供水工程通过深圳水库,正式对港供水。当滔滔水流从干涸已久的水龙头里涌出时,赵伯只觉得 ' 好‘ free ’呀 '! ' 成个人 ( 整个人 ) 就是觉得好舒服,好自由,再都唔惊冇水(不怕没水)用啦。' 回忆起来,73 岁的他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从香港水务署了解到,50 多年来,经过 3 次扩建、1 次改造,这一工程的对港年供水能力从最初的 0.682 亿立方米,提高至现在的约 11 亿立方米。而至 2016 年底,累计约有 237 亿立方米的东江水抵达了香港,水量相当于半个多的三峡水库。

心心相系,多地携手护清源,香港居民喝上了 ' 放心水 '。根据香港水务署的恒常监测结果显示,供港东江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 的第 II 类水标准,有关标准是用作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的最高国家标准。

邻谊永结,活水长流

从江西省寻乌县境内开始流淌,东江清流在广东省河源市境内汇聚成新丰江水库,再沿着天然河道,流经惠州、东莞。从东莞桥头镇开始,清流从天然河道流入封闭的专用管道,缓缓流淌到位于 ' 深圳绿肺 ' 梧桐山间的深圳水库 ——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

潺潺东江水来了。清澈、不急也不太缓,进入了渡槽。这里是香港木湖抽水站,也是东江水入港的第一站。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对面清晰可见的罗湖商务中心大厦,深圳鸿昌广场等熟悉建筑。' 冇错,就系咁近,对面就系深圳啦。水就系嗰边来的(水就是从那边来的)。' 香港水务署的工程人员说。此情此景,我们的心都有几分触动。

下一站,是上水滤水厂。一场大雨刚下完,这儿还泛着湿润的青草混泥味儿。常年和一片青草、几只黄牛相伴的,是一片壮观的输水管道,或笔直、或蜿蜒,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却时刻在输送着生命水。由于管道流向的地方不同,供水量不同,所以每条管道都是 ' 量身定做 ' 的。' 滤水厂会进行系列严格的过滤和测试,接着水流就通过这些管道流入附近的人家了。'

滴滴东江水,已慢慢渗透入了香港居民的生活。事实上,对东江水的记忆和情怀,绝不仅仅属于老一辈香港人。

' 你知道你们用的水哪里来的吗 ?' 在香港的街头,记者随机找了 8 位市民,有上至 80 几岁的老人,下至 11 岁的孩子,无人不知 ' 东江水 '。15 岁的女学生小谢告诉记者,从小就听大人讲过东江水的故事,教导要饮水思源,' 电视台和教科书里面也有讲过,应该冇人唔知 ( 没人不知道 ) 。' 在小谢的眼里,香港和深圳的关系有点儿奇妙,' 越来越紧密。近年还有好多去深圳学习的交流团呀,身边好多同学都中意。'

阳光明媚,我们眼前这片静谧的水面像是一个大自然的画板,里面充满了各种颜色:绿色为基底,蓝天白云和绿树红花倒映在上面。这,就是深圳水库,也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不远处的深圳东湖公园的绿道环绕着这个水库,将这座市区中心的水库与喧嚣的城市区隔开来。

经历几十年的岁月变迁,东深供水工程不再仅仅是一条输送清水的物理渠道,而是逐渐变成深圳和香港,甚至乃内陆与香港之间合作、互通互融的情感通道了。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 同饮一江水 ' 已然变成了 ' 同是一家人 '。

深圳水库被称为 ' 大水缸 '

在很多年长的香港市民中,他们记忆深处都有一份抹不去的记忆,1963 年,香港严重天旱,4 天才来一次水,每次供水 4 小时,300 多万人生活陷于困境。因为香港缺乏湖泊、河流及地下水等天然水源,降雨量亦不足以维持饮用水供应。

1965 年 3 月 1 日,东深供水工程通过深圳水库,正式对港供水。

为满足香港、深圳等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用水需求,在 1974 年至 2003 年间,粤方先后耗资近百亿对工程进行了三次扩建和一次全面改造。目前,东深供水工程已是一座以供应香港饮用水为主要目标的跨流域大型饮水工程。

有了稳定供应的东江水后,1982 年 6 月 1 日,香港特区政府解除了长达 60 年的限制用水法例,实现 24 小时供水。目前香港 80% 的用水都来自于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也被深港两地民众亲昵地称为 ' 大水缸 '。

为了保证水库水源清洁,深圳水库被严密的钢丝网围住,深圳市罗湖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为了将深圳水库完全处于封闭式管理的状态,'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保护好深港两地的这一盆清水 '。

当年为了建设这盆清水,建筑工人可是历经艰辛。据当地工作人员回忆,当年深圳水库建设的时候,建设工地基本没有机械,搅拌混凝土都是靠人工。建筑工人挑肩扛建设水库,临近完工时,却发现钢材不够用,建设指挥部不得不上报中央,最后特批了 800 吨钢材才完成水库的建设。

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熊杨说:' 如果不知当年的饮水难,深港两地民众也一定没办法感同身受——无论是香港,还是深圳,我们同饮东江水,我们也有责任共同保护这条母亲河。'

未来深圳可能会从西江取水

2009 年以来,在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的推动下,深圳水库周边实施了多项保护举措,耗资 7000 万元的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是其中一项。

梧桐山河是国家二级水源,是流入深圳水库的其中一条河。这条河水清澈见底,水草正在河底随着河流轻轻的摆动,在梧桐山河的沿岸,是一个绿草弥漫的绿道公园,不少游客正嬉笑着经过。我们走过的时候,听到一位年轻的妈妈自豪地对孩子说:' 这是深圳市内最清澈的一条河。'

为了整治梧桐山河,政府花费了不少心思,村民也贡献了不少。听本地居民说道,很早以前,老一辈都是将梧桐山河当成日常用水的地方,他们时常会去梧桐山河里洗衣服或者洗菜,但为了保护水质,避免污染,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他们深知,这是一条从深圳流向香港的河水。

现在,当地村民非常喜欢这块绿道公园,绿道公园成为了他们平时休闲、娱乐、养生的好去处。不仅如此,这里还吸引了许多香港人来爬山。这里俨然变成了深港两地的 ' 后花园 '。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认为,与干线总长 1432 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总长 68 公里的东深工程在长度上并不显眼,但它连接了内陆和香港两种制度、跨越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实践并证明了 ' 调水和节水并举、治污和发展共赢 ' 的现代水资源利用之路。

治河办副主任段余杰告诉我们,深圳 70% 的水都是从东江来的,剩下的 30%水来源是来自深圳各大水库,深圳市现在建设的一些大水库,主要是为应对旱季时城市缺水的情况。另外,未来深圳可能会从西江取水,减轻一些东江水的压力。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黄幸达说:' 绿源已经开始在对西江源开展保护工作了。'

深圳晚报特派香港记者 徐再杰 李其聪 深圳晚报记者 王瑾瑜 见习记者 唐文隽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