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科学》停播了,我的青春结束了……

 hl1bwcdm 2019-10-04

就在十一假期前的两天,微博上传出了《走近科学》即将播出最后一期的消息,当时还有不少人认为可能是小道消息而不以为意,直到它真的到来了。
2019年9月30日,《走近科学》播出了最后一期“治理水花生”,它没能等来共和国70岁的生日,就跟我们说再见了。

《走近科学》的完结,可以说是科普界的大事,有的人惋惜有的人叫好。惋惜的是一档陪伴我们走过青春的节目终将离去,叫好的是再没有灵异九霄的故事流窜九州。


作为科普人,我们也时常会用《走近科学》当中的梗来调侃,甚至会开玩笑地说它“侮辱智商”,但是我们内心对这档节目一直是心存尊敬的,因为我们明白它一路走来的艰辛。

你们可能不知道,《走近科学》比CCTV 10还要资深,1998年的儿童节它正式开播,是央视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主持人张腾岳1997年进入央视,之后就一直陪着这档节目走到了今天。

最初的《走近科学》是非常严肃且老派的,会讲很多深奥高深的科学知识,对公众而言有一定的门槛,节目效果也略微枯燥。到了2003年,《走近科学》因为收视率不佳而面临停播,危机之下节目组被迫改版,把节目改为更加生活化且带有一定悬疑色彩的故事内容,每一期节目就是一个从神秘到科学的完整故事,也就变成了我们记忆里的样子。


其实如果我们冷静地去看待这档节目,它其实是非常成功的。“走近科学”意味着我们还与科学保持着一段距离,绝大多数国人还没有真正地接受科学精神,那么从那些谣言四起的事件入手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科学不应该被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圈地自守,它理应向更多的人开放。就像运营一款竞技游戏,既要让高端玩家去挑战极限也要能让休闲玩家无障碍娱乐,那么科学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不也是从津津有味地看《走近科学》开始,慢慢懂得了很多科学常识吗?当你会嘲笑“走近科学”式的故事时,其实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那么《走近科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么多年了,《走近科学》其实已经改版多次,从2011年春节以后就很少会有哪些神秘故事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比较正经的科学内容。但在我们的记忆里,《走近科学》永远是张腾岳站在大电视旁讲故事的样子。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每一档节目都有它自己的使命,《走近科学》的停播真的不是坏事,这意味着在新的阶段需要新的形式去做科学传播,电视节目已经不是年轻人获取信息主流的途径,所以SME作为扎根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也应当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反正不管《走近科学》停不停播你们都已经不怎么看电视了,多看看我们的科普故事,你的青春还在线。

所以我们精选了一部分“走近科学”式的故事,让大家好好享受或者回味终将逝去的青春。










关于《走近科学》,有哪些故事让你刻骨铭心?
一起在留言区里分享你的回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