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普顿锚地之战:人类历史上的首次铁甲舰对决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10-04

18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不仅在世界陆军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海军发展也有很强促进作用。尤其是发生在汉普顿锚地的海战,象征着工业化的铁甲舰时代到来。双方在新技术层面的斗智斗勇,也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

巨蟒计划

萨姆特要塞的冲突 宣告了南北战争开始

1861年4月19日,萨姆特要塞的枪声响起,彻底宣告了南北战争的开始。此后,林肯总统便宣布对所有脱离美国联邦政府的港口进行封锁。海军也着手制定出相应的巨蟒计划,准备对依赖外贸经济的南方邦联进行扼杀。同年4月27日,随着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州通过脱离联邦法令,整个计划所需要封锁海域面积也彻底成型。

此时,位于美国朴茨茅斯的格斯波特造船厂,就成为双方共同争取的对象。当地舰队长官麦考利忠诚联邦,但是他的上级长官们大多赞同加入南方,并强令他待在原地看守舰队。联邦方面也对他发布命令,要求将舰队带往北方港口。左右为难查尔斯没有选择直接服从,而是在4月20日下令凿沉舰船,并纵火焚毁港口设备。尽管北方海军因此失去了重要助力,但新生的南方邦联无疑损失更大。一共有9艘战舰在大火中遭殃,那几乎是整个邦联海军的作战力量。

联邦海军为封锁南方而制定的 巨蟒计划

5月18日,邦联海军的承包商开始打捞船只。他们失望的发现,只有梅里马克号蒸汽船的引擎和龙骨还保存完好。但对于当时的邦联海军来说,这些遗产已是非常宝贵的战略资源。整个弗吉尼亚很快就面对北方舰队封锁,根本没有太多时间让他们重新组建海军力量。于是南方邦联的海军部长马洛尼决定,将原来的梅里马克号改造为铁甲舰。他深刻意识到,如果要和工业相对发达的北方联邦抗衡,自己就必须用铁甲舰这种新式武器来扳回劣势。在此前,他曾派人考察过南方邦联的相关工厂,但后者却需要近1年时间来制造新的引擎。因此,就只能用捞起来的旧设备,勉强建造1艘铁甲舰来应急。

改造工程于1861年6月11日开始,7月就敲定了设计方案。到1862的年2月17日,全新的弗吉尼亚号才终于下水完工。

彻底改头换面的弗吉尼亚号铁甲舰

铁甲双雄

弗吉尼亚号在体积和火力上都胜于莫尼特号

弗吉尼亚号无疑是邦联海军的希望。其外部被重新设计成堡垒形状,装甲厚度为两层5.08mm的铁板,还加垫了61mm的松木等其他材料。火力配置为10门火炮,其中有6门230mm的达尔格伦滑膛炮,2门160mm和2门170mm口径的线膛炮。

由于是以北方海军的木质战舰为假想敌,弗吉尼亚号非常重视自身的防爆能力。当南方海军得知北方也开始建造铁甲舰后,又给船艏加装了特殊撞角,以便加强船只的正面突破能力。但因为梅里马克号的引擎功率有限,所以无法完全支撑加重后的船体动力需求。这让弗吉尼亚号在机动能力上缺陷明显,而且因吃水过深而无法在浅水区轻易行动。

北军的莫尼特号 原本是为远销欧洲战场而设计

同时,北方的联邦海军也在加精建造自己版本的铁甲舰。在布鲁克林出厂的莫尼特号,就有十分新颖且适用突击的设计。该船本为拿破仑三世用于克里米亚战争而设计,有很大一部分船体就位于吃水线以下,拥有低矮而不易被瞄准的高度。由于只需1人就能操作船上引擎,所以机动性更为优秀。主要武器是2门280mm的达尔格伦滑膛炮。由于圆柱形炮塔实际相对脆弱,只能通过将发射火药的数量减半,降低发生内部爆炸的风险。

尽管有很多人将弗吉尼亚号误认为首艘铁甲舰,但北方的莫尼特号设计更早,出厂时间提前几天。同时,得益于北方的发达工业,让莫尼特号的综合性能更适合长期部署作战。

莫尼特号比对手更适合长期部署作战

第一滴血

弗吉尼亚号是南方打破海上封锁的希望

1862年3月8日早晨,在几艘其他舰只护卫下,弗吉尼亚号驶入汉普顿锚地。舰长富兰克林-布坎南,是参加过美墨战争的海军将领。另一位主要长官是盖茨比-琼斯,毕业于费城海军院,也是老练沉着的将领。

即将遭遇邦联铁甲舰的北方海军,是由国会号和坎伯兰号带头的5艘木质战舰。双方刚刚发现彼此,弗吉尼亚号就主动向联邦海军发起冲锋。停靠在纽波特纽斯角的国会号和坎伯兰号,成为了南方海军的首要目标。虽然两舰迅速开炮接战,但是弗吉尼亚号上的铁甲对其抵抗效果甚好。全船在前进过程中都不屑于开火还击,直到极易命中的近距离才终于开炮。而北方海军的密集炮火,也仅仅让弗吉尼亚号的部分火炮遭受轻微损害。   

弗吉尼亚海岸的汉普顿锚地 是双方海军的主要战场

利用冲刺形成的巨大加速度,弗吉尼亚号撞角很快在坎伯兰号上凿穿出一个打洞。舰上121名士兵丧生,近150人负伤。他们直到战舰沉没之前,都在奋力向弗吉尼亚号发射炮弹。但坎伯兰号的英勇,也差点造成了弗吉尼亚号自己的沉没。因为撞角凿穿船体过深,使得部分船体被龙骨卡主,甚至有船锚砸到了弗吉尼亚号的前甲板。幸而弗吉尼亚号迅速倒车,最终才得以成功脱险。

接着,舰长布坎南下令将目标对准附近的国会号。后者在目睹坎伯兰号的结局后,迅速开往浅水区域进行周旋。这个举动十分明智,因为弗吉尼亚号的吃水过深,很难在浅水区域行动自如。好在还有南方舰只加入战斗,一同将寡不敌众的国会号打到重伤投降。

惨遭弗吉尼亚号撞沉的坎伯兰号

由于附近的联邦炮台也从北海岸对弗吉尼亚号发起炮击,布坎南就故意让士兵把炮弹加热,然后再射向已经投降的国会号战舰。后者的木壳船身,也由于这种打击而迅速燃烧。全船从上午一直燃烧到了午夜,直到弹仓爆炸而葬身水底,还造成110人在宣传投降后被溺死。南方海军却视这样的行为是对北方联邦的一种直接震慑。

消息传到华盛顿,整个海军部都为此炸锅。不少北方将领都因此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封锁南方或直接登陆对方首都里士满。而倒是华盛顿自己将会在南方人的反击中华为火海。但北方海军自己的莫尼特号已上路,并决心为友军的失败进行复仇。

遭到弗吉尼亚号反复蹂躏的国会号

非决定性复仇

莫尼特号在战役的第二天抵达现场

1862年3月9日,弗吉尼亚号与另外2两艘南方蒸汽拖船准备将搁浅的北方战舰明尼苏达号拖走。但1艘奇怪的船只却突然出现在对方身边。指挥官琼斯看到那明显露出水面的圆柱形炮塔,立刻意识到了自己遇见了外号“木筏奶酪盒”的莫尼特号铁甲舰。

鉴于交战在所难免,弗吉尼亚号便先发制人的向新来者开炮。北方水兵也立刻开火还击,拉开了汉普顿锚地的第二天战斗。

两艘铁甲舰都无法通过炮击伤害对方

此后,两艘铁甲战舰的决斗持续了数个小时。期间,双方不乏有尝试抵近齐射的冒险行为,但任何炮弹都没有能击穿对方的装甲。尤其是南方海军的弗吉尼亚号,完全没有预料自己会遭遇对手的铁甲舰。所以携带的炮弹全部是用于攻击木壳船,即便自己的火炮数量占据优势,也对莫尼特号没有办法。后者则是为了保险起见,只能使用50%标准当量的火药,严重限制了己方火炮的攻击效果。

为了打破僵局,双方都尝试其他手段来攻击彼此。弗吉尼亚号就意图用冲撞战术,给对手以致命一击。但是莫尼特号总能以更强劲的速度甩开对手,然后进入浅水区与南方人周旋。然而,由于来自弗吉尼亚号的炮弹弹片射进了船长室,引发舱室内的一次爆炸。舰长沃登的眼部受伤,无法继续担任指挥。作为副官的格林就主动接过指挥权,带着莫尼特号重新加入了战斗。

莫尼特号经常进入浅水区 躲避弗吉尼亚号的撞击

然而,南方海军却认为对手已经打算逃窜。加上海面开始退潮,拖回明尼苏达号的想法变得不切实际。于是,弗吉尼亚号主动撤出战斗,并单方面宣布自己是战役的获胜者。返回战斗位置的莫尼特号,看到对手返航也无意再追,并转而赶去帮助明尼苏达号。整场汉普顿锚地战斗便正式落下帷幕。

战后,双方还在为胜败归属而各执一词。南方邦联觉得自己击沉2艘敌船,自身没有任何严损失,理应成为当之无愧的战胜方。但北方联邦的胜利标准也非常实在,是南方人首先调头逃跑,舰队也根本没有突破海军封锁。因此,汉普顿锚地应该是属于北方人的一次惨胜。

铁甲舰将在之后的战争中得到大量推广

不过,对于关注美国内战的列强来说,谁胜谁负的争论没有任何意义。铁甲舰当然不是美军首创的产物,英法两国已经在稍早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有过尝试。汉普顿锚地的战斗过程,则促使所有人都加深了对新技术产物的印象。一直要到后续的战局发展,才终于让各海军强国认识到,铁甲舰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阻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