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化身新娘子,将闺中私密事写成一首千古趣诗,竟因此金榜题名

 默默地看鸟 2019-10-04

唐诗宋词中有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名为闺怨,即写少女、少妇于闺阁之中因思念而产生的忧愁与怨恨。虽然这种题材极尽柔媚缱绻,但仍吸引不少男诗人纷纷尝试,为了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他们模仿着女性的口吻将心事娓娓道出,从而将女子特有的细腻与气质完美展现,更加动人心弦。手机游戏

不少诗人都有相关作品。汉代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就有“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以新婚娘子的口吻誓言与丈夫白头偕老;诗仙李白也有“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之句,李白化身思妇,对远方的征人魂牵梦萦;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有“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句,表达了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爱。

然而,论起大唐最为著名的一首男人写的闺怨诗,那当属朱庆馀无疑。朱庆馀是唐文宗宝历二年的进士,生平皆已不可考证,却唯有一个故事被盛赞千年流传至今,他也因此而名声大噪,那就是他写的这首闺怨诗。

《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是朱庆馀写给当时的大诗人张籍的,也就是“张水部”,朱庆馀以新娘子的身份写下了一件闺阁夫妻私密事。唐代婚俗约定成规,新婚夫妻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才拜见公婆,诗中的“舅姑”就是公婆。朱庆馀写的就是在去拜公婆之前所发生的故事。

首句“停红烛”,是古代风俗,即让红烛燃着直到明日清晨,以求多福;第二句是写目的,也是为后两句展开故事背景。朱庆馀这位“新娘”悄悄地询问丈夫:我的眉毛画得时不时髦?言外之意,就是妆容是否能够让公婆满意,讨到公婆的喜欢呢。

新娘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朱庆馀对她的羞涩刻画得细致入微。“低声”二字甚为巧妙,因为古代女子精心打扮的妆容,唯有给最亲近的人看才最好,不能轻易泄给外人欣赏,她以自己的美貌询问夫君,自然是羞涩不已;况且,取悦公婆这种事毕竟最好是秘而不宣,所以新娘低声而问,合情合理,分外真实。

那么,朱庆馀为何要费尽心思给一个大男人张籍写下这样一首令人脸红的诗呢?其实,这是一首自荐诗,张籍是当时的科举考官,而朱庆馀是考生。在唐代,有一个十分风行且十分奏效的做法,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书生,都会在考前将自己的诗作投寄给某位有声望的人士做引荐之用,如此便可提高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了中榜率。

在这首诗里,朱庆馀化身为新娘,他将张籍视为丈夫,而将进士考官描述为公婆。新娘询问丈夫是否能令公婆满意,其实是朱庆馀在隐晦地询问张籍,自己所投寄的诗作是否已经得到了考官的青睐。最后一句“画眉深浅入时无”显精绝,“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它将新妇不安的思绪与自己紧张的心情做对比,其用意不言自明,堪称绝妙。

不过,朱庆馀的担忧是多余的,因为张籍早就注意到了他的诗,不仅大加赞赏,还分享给了众考官一起欣赏。所以当张籍看到这首婉转而又不失俏皮的趣诗后,不禁莞尔一笑,亦以柔雅的笔调回了一首趣诗。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丝毫不吝啬地夸赞朱庆馀,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就不必担心了,像你这样的诗才,他日登第不成问题。张籍还将此事公知四野,使张朱庆馀一夜成名。果然,在张籍的引荐之下,当进士榜单出来后,朱庆馀赫赫在列。此事遂传为千古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