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庆特辑 | 50张旧影回眸新厦门的童年

 馱夫 2019-10-0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至今已整整七十载。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由于两岸对峙,地处前线的厦门发展受到了约束,更为艰辛。战备状态下的厦门,老市区基建难以推进,工商业发展缓慢。不过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践行,政府在后江埭及杏林开辟了两个工业区,靠着归国华侨与市民建设祖国的满腔热血,改变了厦门工业落后的面貌。同时,厦门也开展了一些重点建设,兴建了一批标志性的建筑及公共设施,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所在地段的代名词。

▲1959年,厦门中山路上的“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李开聪 摄影 李世雄 提供)

本期手绘地图挑选了50张厦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珍贵影像,分为厦鼓两岸市景街容重点建设3个篇章呈现给大家,重现那个新中国成立初期,地处海防前线的厦门。

▲从日光岩眺望厦鼓两岸,筼筜港依旧是个浩瀚的港湾,两岸的建筑与民国时期无异,只是由于海岸线受到封锁,海面上冷清了许多。

▲中山路路口的旧厦鼓轮渡码头

▲往来与厦鼓两岸的“电船”

▲从海上看厦门鹭江道沿岸风光

▲从海滨公园看鼓浪屿,海面行驶着不少旧式木帆船。

▲鹭江道寮仔后一带,如今这些老建筑已经片瓦不留。

▲鼓浪屿黄家渡一带海滨

▲从鼓浪屿码头看对岸寮仔后及和平码头一带

▲从鼓浪屿日光岩眺望厦门港大生里一带

▲中华路(今中山路东段)向东,道路尽头可见新落成的工人文化宫。

▲中山路东段向霞溪路口,中华戏院(1954年更名“中华电影院”)骑楼外墙上挂有“抗美援朝”的口号标语。

▲中山路思明南路十字路口向东,可见解放后人民的着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山路思明南路十字路口向西,左侧的绿岛餐厅为改革开放前厦门最大、最有名的综合性饮食店。

▲中山路西段向海口,画面中行驶着最早一批的木质公交车。

▲大同路与横竹路的十字路口,解放以后由于资本的撤离而萧条了不少。

▲大同路南泰成百货,这家民国时期厦门最有名的百货解放初继续营业。

▲思明北路浮屿角,三角地带的“消闲别墅”在1954年底变成了厦门市图书馆,左侧塔楼建筑是开明戏院。

▲思明北路,两侧骑楼悬挂了不少横跨式的标语。

▲思明电影院及思明东路,1952年,思明戏院改名“思明电影院”。

▲思明十字路口向南,当年主要路口中央都可见到圆形底座的岗亭,实际上是个地堡,四向有枪眼,战时可用于监控及封锁道路。

▲思明南路向思明电影院,从店招可见“公私合营”时代已经开始。

▲大中路,左侧大楼在民国时期是中国航空公司厦门办事处,后被解放军空军接管,成为空军的招待所。

▲海后路大千旅社与海关大楼,大千旅社(左一)于1957年改称“外贸大厦”。

▲海滨公园草坪上玩耍的儿童

▲海后路磁巷到人和路,中间白色小楼为邮局。

▲海后路开元路口至磁巷

▲海后路升平路口,原台湾银行大楼(左一)成为了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分行总部,右侧空地可见当年鹭江宾馆尚未兴建。

▲鹭江道自来水公司大楼,塔楼上“巩固海防”四字十分醒目。

▲鹭江道第五码头

▲厦门港沙坡尾避风坞


▲新中国成立后,外清山与石泉山下的“怡园”及“四季花园”遗址(今上古街)被辟建为市第一医院新址,1953年8月建成,第一医院由厦禾路新世界迁入。(今已重建)

▲1953年1月,市总工会在宏汉路(现镇海路)建7幢砖木结构二层楼的工人新村,优先安排给劳动模范和居住条件最差的数百户工人、渔民居住,是厦门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居民小区。(今已拆)

▲高集海堤于1953年6月17日动工,1955年10月竣工,全长2212米,堤面宽19米,全部用花岗石砌成,成为国内第一个连接海岛的填海工程。高集海堤是厦门岛的第一条对外通道,也将厦门岛与大陆连为一体。(今已拆)

▲厦门大学芙蓉楼群建于1951-1954年,因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祖籍南安芙蓉村而得名,是嘉庚风格建筑走向成熟的标志。芙蓉一、二、三、四与1923年建成的博学楼组成芙蓉楼群,其中芙蓉二最为壮观。

▲厦门大学建南楼群位于上弦场旁,建于1952-1955年。在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中,以建南楼群最为宏伟壮观,它是陈嘉庚先生倾注心血最多的杰作。建南楼群亦由“一主四从”的五幢楼组成,主楼为建南大礼堂,东侧为南光楼、成智楼,西侧为南安楼、成义楼。

▲1951年2月,省立厦门中学与厦门市立中学合并,称“厦门第一中学”,选定厦门市区东部白鹤岭南坡(今深田路)建新校舍,三栋主要教学楼分别于1953、1954及1957年建成。

▲为纪念在解放厦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厦门革命烈士纪念碑与烈士陵园1953年12月在万石山麓动工,1954年10月落成,占地24600多平方米。纪念碑高24米,碑上镌有陈毅手书“先烈雄风永镇海疆”。

▲为纪念集美解放,1950年陈嘉庚先生在故乡浔江之滨原鳌头宫旧址兴建集美解放纪念碑,于1954年完成。碑身高28.6米,通体以花岗岩建成,碑文为毛泽东主席手笔。碑座周围及照壁,刻有飞潜动植、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等多种浮雕,蔚为“博物大观”。

▲市人民游泳池位于万石山麓,1953年动工,1954年建成,占地6000平方米,早期是专业队游泳比赛、集训和群众开展游泳运动的重要场所。

▲1956年拆迁鹭江道棚户区近两公顷,建海滨公园和公交停车场。园内铺植草皮,种植花木并建小亭和条石靠背椅,周围移植凤凰木和木麻黄行道树,临海边筑石围栏。海滨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娱乐、观赏鼓浪屿美景的最佳去处。(今已重建)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改变厦门工业薄弱的局面,政府在厦禾路后江埭、文灶沿线辟工业区。解放前这里就有酒厂、橡胶厂、火柴厂等私营厂家。1953年至1957年,通过公私合营,将原先零碎、分散的工业企业整合并扩大生产规模,先后在这里兴建酿酒厂、罐头厂、化工厂、酒厂、橡胶厂、电池厂等国营工厂,成为厦门最早的工业集中区。(今已搬迁)

▲市人民体育场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基本建成,位于幸福路,占地2.3万平方米,内设足球场、400米跑道等田径运动场地,建有三面看台,可容纳观众1万多人,早期是厦门市举办体育比赛、训练和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

▲1957年鹰厦铁路通车,火车驶进厦门岛。终点站厦门站设于梧村,1955年动工,1956年10月建成,最早的站房系木质平房,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仅有一个站台。(今已重建)

▲1958年4月,位于厦禾路的厦门汽车站建成投入使用,主楼三层,裙楼二层。它是厦门第一个长途汽车站,因毗邻美仁宫,又称“美仁宫车站”。(今已拆)

▲为了解决华侨归国居住问题及吸纳外汇,厦门首个华侨新村于1957年在中山公园西门外至人民体育场东南侧动工兴建,至1963年,共建成别墅30余栋。

▲白鹤路华侨新村建于1958-1961年间,位于白鹤岭西侧,规模不大,仅有8栋别墅,但是每栋别墅风格各异。别墅依山而建,一栋栋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市政府决定在岛外杏林建设工业区。1958年后,陆续建造了玻璃、火电、纺织、制糖、化纤、化肥和建筑材料等17个国营工厂。

▲两岸对峙时期,处于前线的厦门市区鲜有高楼。1959年落成的南薰楼,位于集美学村龙舟池畔,楼高54米,主楼十五层,两侧翼楼各七层。南薰楼1959年一落成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厦门甚至是福建省内的第一高楼与地标,直至1987年才被位于滨北的振兴大厦所超越。

▲华侨博物院座落于厦港蜂巢山麓(旧称“番仔墓”)。由陈嘉庚先生带头捐款倡办, 1956年始建,1958年底竣工,195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大楼魏峨壮丽、洁白庄重,正面6层,是目前国内唯一系统介绍华侨历史的文博单位。(今扩建)

▲市工人文化宫大楼于1958年建成,位于古厦门城中心,清福建水师提督署、民国漳厦海军司令部的遗址上。主体建筑风格带有浓重的苏联色彩,楼顶上“厦门市工人文化宫”八个大字十分醒目。前为四层楼房,后为影剧场,前方的广场可容纳上万人。(今已拆)

▲华侨大厦于1958年兴建,1960年建成,是厦门早期招待华侨的主要场所。改革开放前,新华路口的华侨大厦与海口的鹭江宾馆,一东一西,在骑楼群中鹤立鸡群,是中山路两端的两大地标。(今加高并扩建)

▲鹭江大厦(今鹭江宾馆,旧称“厦门国际旅行社”)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国庆节正式开业。鹭江大厦是一栋中式风格的七层建筑,红砖绿瓦,门厅矗立四根花岗岩方形云头大立柱,突出中华传统建筑风格特征。建成时,它曾是厦门岛内的第一高楼,现今依旧是鹭江道上最具代表的地标建筑。(今扩建)

回眸60-70年前的厦门,当年的建设在今日看来或许已经司空见惯,但当时的厦门,就像一个孩童,每进一小步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一甲子之后,厦门的变化已是翻天覆地,新兴的建设难以计数,也让我们不禁感慨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开放是多么的重要……

图片收藏:杨羽翔

参考资料:《厦门市地名录》(1980)

图/文:厦门手绘地图(特别说明除外)

本文着重于陈述1949-1960期间厦门的情况
之后发生的变迁细节,不再赘述

若有疏漏,欢迎留言指正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