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阿布的书柜 2019-10-04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文 | 果妈 (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纪录片《出路》,是导演郑琼自费所拍。

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阶层的年轻人,从2009到2015年,6年的成长经历和重要的人生选择。

他们在社会上的挣扎,苦寻出路,正是不同阶层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足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阶级的饥饿感是不一样的。"

他们的出路又到底在哪里呢?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一、 大山深处的马百娟

马百娟家住甘肃会宁农村大山深处黑漆漆的窑洞里,家里很穷,2008年全家全年的开销不超过50元,她的父亲已经60岁,母亲有智力缺陷,哥哥读到14岁就出去打工了。

2009年,导演跟拍时,马百娟刚好12岁,正在上小学二年级,就读学校里总共5个学生,她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每天上学前,要起很早赶路,而早餐就是热水泡冷馍馍。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放学之后,她还要干很多农活,挑水拾柴,生火做饭,喂猪喂羊,还要和家人一起去到很陡的坡收糜谷。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在整个纪录片里那是一个很震撼的镜头,看到人就像跟蚂蚁一样讨生活,当时眼泪就下来了",纪录片导演郑琼说道。

虽然生活很苦,但有学上,她就开心,上下学时,走路欢快,手臂摆动幅度很大,笑容很甜,那是一种满足感。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好好学习,就是她认为能走出大山的希望,最想去的是北京。

她在作文里写道:"我要去北京上大学,我上了大学后,要去打工挣钱,我要一个月挣一千元钱……"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这个时候,她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斗志,学习非常的用功,就是渴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

15岁时,她就被迫辍学了,家里也从窑洞搬了出来。

生活条件再变好,但为什么不继续读了?

导演采访了马百娟的父亲,他说:

"我的想法是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书多少念一点,够用就行了;只要生了娃,也拖累大。即使有工作,干也干不成;反正她大了之后,就是要靠她老公。"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曾经的憧憬一瞬间就被摧毁,面对记者提问今后的打算,她很迷茫,低头沉默不语,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她尝试在镇上找一份工作,但都因为没有经验什么都不会被拒。

16岁时,她跟自己的表哥结婚了,与几个怀着孕的同龄人聊着家长里短。

"在那样封闭的环境中,嫁人……这个可能是她自己能够找到的一个出口了。"

2015年导演打电话询问她的状况时,马百娟没有再做任何的回应。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二、 小城镇复读生徐佳

湖北咸宁的徐佳是导演跟拍的第二个主人公。

2009年,19岁的徐佳,正在进行着紧张的第三次高考复读。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他是典型的农民工一代,父母都是农村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底层工人,徐爸爸觉得他们没读书没文化,打工时受到了很多屈辱,所以,立志就算是自己爬在地上也要供孩子上大学。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徐妈妈也认为:已经这个样子了,反正不差这一年,那就再赌一年。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但是高考失败二次的徐佳压力很大,不仅仅是身体压力,心理压力更重。

"复读挺折磨人的,让人有羞耻感,有压力、有恐惧,有段时间整个人都冒汗,手发抖,根本做不下题目"。最严重时,他想到过轻生。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紧张又压力大的复读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所以,在镜头中,徐佳很少笑。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父亲的去世,更让他感到生活的沉重,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考上大学,这是他的出路,也是给父母最好的交代。

命运终于眷顾了努力的他,第三次复读,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

对于底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书就是改变命运最快的方式了,而高考可能是唯一一个体现公平竞争的方式了。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临近毕业时,因为不是重点学校,所以找工作找得很辛苦,但似乎又只有工作是唯一的出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比如考研、出国。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工作后,徐佳就结了婚,一路艰苦打拼,勤勤恳恳,就是为了能在城市站稳脚跟,攒点钱,给孩子买学区房。

当导演跟他提及第3个主人公袁晗寒的生活状态时,徐佳表示: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很多都是不公平的,但是你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我现在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是我会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我现在达不到那种生活状态,但是我的下一代会达到。"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三、 大城市辍学生袁晗寒

有句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有些人要努力一辈子才能到罗马,而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

17岁的北京女孩袁晗寒,对于12岁的马百娟,19岁的徐佳而言,就身处罗马。

父母都是北京人,她从小上的是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高中也是最好的美院附中。

可是,高中没读完,她就选择了辍学。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辍学后,为了打发时间,闲暇时间在家画画写写,后来去开了酒吧,也去性用品店卖过东西。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她说:"我没有想过,我以后的生活想要做在哪一个阶层的人,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被饿死。"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后来,袁晗寒还是去了德国留学。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留学期间偶尔也接一些零活,也来国内找一些实习,看国内和艺术相关领域的发展。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她最大的苦恼就是怎么打发大把的时间,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饿不死就行。

纪录片的最后,她开了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

于她而言,做什么都无所谓,因为试错成本很低,也没有所谓的每一个阶段必须做什么事情,她是在根据自己的喜好走,"不会饿死就行了"。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四、 每个人都要去找自己的出路

三个人,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每个人都要去找自己的出路。

导演郑琼说:

"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另外一群人的这种生活,拍这个纪录片不是为了表达社会的隔阂,更希望能达到社会的融合,让我们对自己不熟悉的某一段生活,有些了解,有些理解。"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唯一的出路我觉得是你去打破那些成功学,还有这个社会带给你的枷锁。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时候,社会外衣脱掉的时候,我觉得它是融合的。"

为什么导演郑琼敢这么说,因为她说这3个人的经历,她都经历过。

她从小在湖北的农村长大,特别能够体会像马百娟那样,在艰苦中喜乐的样子。后来,她也经历过3次高考,最终却没有考上大学,比徐佳更惨一点,就好像被甩出整个社会体系。再后来去了北京打拼,一门心思要活下去,这样的日子过了10年。

"到现在,我有了很多自由。"郑琼说,"我的自由,不是因为我有钱了,或者打破了阶层。我没钱,也没有打破阶层,我只是打破了成功学强加在我身上的框架而已。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出路。"

这也正是她自费拍摄的初衷,想让更多人对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多些了解,多些理解。

就像作家袁枚的小诗所言:

"苔花虽小,但也可以跟牡丹一样开花,开得很香。"

6年跟拍3个孩子,巨大反差,暴露了中国家庭最大的心酸

五、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

我们可能大多数人都像徐佳那样,还达不到袁晗寒的起点,但这正是我们该努力的理由,因为,我们是在为下一代铺路。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博士导师是这样回答的:

"我是农村孩子,我发现人生就像爬山,当我从泥泞的田里走出来,来到山脚下开始爬山时,抬头一看,山顶已经有不少人了。

但我还是会继续爬,我努力爬的意义是,将来我的孩子或许能从半山腰起步,不要像我这样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路要征服,不停努力只是为了看起来毫不不费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