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剧的时候,很多在东京漂泊的年轻人回到家都会高喊一句:“她大姨妈!”(我回来啦!)。
但迎接他的不是:“哦卡伊勒!”(你回来啦!),而是空空如也的玄关。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过上这样子的生活。 出去走走吧 来自我要WhatYouNeed 00:00 04:10 这是我工作的第十个月。 我是潮汕人,在深圳长大、广州念大学。总之人生前 24 年中,一切美好、晦暗、惊心动魄的时刻都发生在广东,和杭州毫无关联。 但去年,我选择了来这工作。 很多年轻人都这样——在老家出生长大,在某个省会城市念大学,再到一线城市工作,成为北漂、沪漂、深漂、杭漂......的一员。 某公众号还用了「在武汉上大学,到深圳打工」这样的句子,生动描绘了当代年轻人口的迁徙路径。  比起那些原本就在这座城市出生长大或是念大学的人,我们这些“迁徙人口”,在这里说得上话的人,除了同事,就是每月催缴房租的房东。读书的时候,一个工作好几年的朋友跟我说,她周末在出租屋里,可以一步不出门,甚至一句话都不需要说。有一次周末两天过去,她回到办公室,当准备跟同事说话的时候,一下子竟然发不出声来。她在广西长大,在长沙念大学,然后来到广州工作。作为“迁徙人口”,即使她在广州呆了三五年,社交圈子也依旧很小,我已经是她同事以外不多的朋友之一。没想到几年以后,这样无声的周末在我独居的十个月里发生了很多次。周五下班回到出租屋到周一上班前,我的社交局限在——拿外卖、拿快递,以及微信里面皮肉都不笑的文字「哈哈哈哈」。 以前的我,无法想象这样的生活,在宿舍里光是要让宿友安静,我就得吼上好几声;而在家里的时候,妈妈耳提面命的唠叨就像耳边的蚊子。那时候我为了追求「一个人静静」,会躲到图书馆或星巴克。大学同学们约喝酒去得频繁,我也不常去。“迁徙”后的周末,再也没有唠叨,也没有人约我去喝酒。时间就像厕所的卷纸一样——不用抽到那一张,也知道是空白的。为了摆脱这种空白,我努力刷完了我有 1000 个好友的微信列表,终于找到了两个跟杭州沾得上边的朋友。一个是我的高中同学,他在浙大读书,住在离我 30 km 远的城市另一端;另一个是我大学同学,一个在上海工作的杭州人,一年在杭州的日子不超过 30 天。牛郎织女不过隔了一条河,我和他们隔了一条钱塘江加一个西湖。旧的社交圈子小了,新的社交很难打开。前面提到的女生,还跟我说过,她工作之后,除了同事,新认识的人几乎都是因为相亲,而且基本见一面合不来再不联系,仿佛这些人仅仅是为了增加她的微信好友数量而出现。但我,连探探陌陌划半天都匹配不到一个人。好不容易匹配成功,我也成功地把天聊死了。对于个个自称社恐的年轻人而言,初次认识的尬聊让人想到就尴尬。我十个月里都没认识一个非同事关系的新朋友。大多数时候,我都在过着没有社交的周末。我周末里最频繁的交流对象,可能就是经常突然抽风播音乐的天猫精灵。我吼着说:「天猫精灵,关掉音乐。」尽管很是嫌弃,我偶尔会花上 15 分钟的时间跟它玩玩成语接龙,预防我的语言功能在周末废用性丧失。但是「被动落单」久了之后,我发现,只要熬过刚开始顾影自怜的阶段,生活跟原来也不大差,甚至会更好。建国在脱口秀大会上说:一个人吃饭看电影,那不叫孤独,叫一个人过得挺好。我看过很多类似的场景描写:一个人在职场上受了委屈,想要躲在厕所隔间抹眼泪的时候,爸妈刚好发来微信:「最近过得怎么样?」一个成熟的职场人这时候得忍着眼泪给爸妈回一句:「挺好的。」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类似的场景或许都遇到过,但不可能每月每周每日都会发生。我觉得现在挺好。一个人出门吃饭逛街看电影,在家读书打游戏,生活质量也没有下降,反倒是手里有点闲钱玩游戏也开始氪金了。甚至还意外地点亮了做饭的技能树。我也不觉得这样的生活值得炫耀,但要说惨,又绝不至于。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落单的人总是显得很惨。我们因此不敢一个人到那些都是结伴的场所——餐厅、电影院......上中学的时候,alone 和 lonely 的区别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可是生活中,人一落单了就想抓救命稻草一样找个人作伴。但是真的能救命的,是学会游泳,而不是抓住另一个人。我以前采访过一个母胎单身 40 年的姐姐。她不仅没有恋人,朋友有了自己家庭后联系也稀疏了很多。她跟我说,那么多书、电影和游戏都还看不完、玩不完,有啥好孤独的。的确,我们大多数人,也不是投胎能手,可以在一线城市出生、成长,可以避免成为“迁徙人口”。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社交达人,没法在毫无交集的情况下和陌生人快速成为朋友。假期里,有的人一天三顿饭要跟三波人约,而我可能在家躺着、读书、吃外卖。如果有社交的人是现充,也不代表当个肥宅就是 loser 。在愉快的国庆假期,我们编辑部决定分享一篇来自于作者 Jame 的内心独白。而作为本文的编辑,我很好奇在过去的 4 天假期里,你是如何度过的。原本,我很想在家里舒服地躺上几天。自从上班以后,这种看似有些颓废的行为再也没让我觉得羞愧过。虽然,各种突如其来的杂事总使这个“宏伟愿望”无法实现。悄悄问一下,这个假期,你一共躺上了几天呢?如果你喜欢看 Jame 的文章 也可以关注他的个人公众号 「陈年老被窝」微信号 bed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