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来眉淡波斯黛,孔雀匆留釉色蓝

 非亲似亲fhf 2019-10-05

“病来眉淡波斯黛,老去屏闲孔雀金”,明朝诗人丘吉这首诗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女子描眉梳妆的美丽画卷。在这首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姿态优美、色泽艳丽的鸟——孔雀。今天,我们可以在动物园里随时见到这种美丽的鸟类,但在古代,它可是只有贵族们才能见得到的。

宋 红梅孔雀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沈铨《孔雀玉兰牡丹图》

相传孔雀最早是从西亚传到中原的,但直到汉代,王公大臣们才对这种鸟类有了普遍的认知。相比之下,唐朝人则幸运得多,他们不但能看到来自西亚的孔雀,还能看到来自大唐本土的孔雀。

明 吕纪《杏花孔雀图》

唐朝时,同孔雀一起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一种珍贵的釉料——孔雀蓝釉。这种釉料也被称为“法翠”和“法蓝”等,而偏绿的则被称为孔雀绿釉。它和孔雀一样来自于西亚,并被商人们带到中原。起初它不过是一种并不起眼的外来釉料,但随着宋元时期瓷器的发展,他被匠人们逐渐应用到瓷器的烧制中。这种与孔雀同名的釉料,从此和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 孔雀蓝釉暗刻龙纹缸

清乾隆 孔雀蓝釉瓶

鼎亨陶瓷盖碗茶杯茶具景德镇瓷器泡茶茶碗家用脂红纯手工三才盖碗功夫 脂红-如是盖碗

¥454

购买

孔雀来到中国的时间算不上长,但世人都认可孔雀的美丽。唐朝的诗人李郢曾在诗歌中这样歌颂孔雀的美丽:“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孔雀虽然一向以天性孤傲、高冷著称,但雄孔雀一旦开屏,优雅的蓝色尾羽就会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古代的画家曾不止一次地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些稀有鸟类的身姿留在宣纸上。

而与瓷器相结合的孔雀蓝釉,虽然未能得到书画家的钟情,却也获得了明清皇室的垂青。虽然在明清之前的金元时期,人们就开始烧制孔雀蓝釉瓷器,但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发展成熟。那位在历史上就以贪玩著称的宣德皇帝,成了它的贵人。正是由于他对单色釉瓷器的钟情,孔雀蓝、孔雀绿官窑瓷器才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权贵们的宠儿。

明宣德 孔雀蓝釉弦纹三足炉

明正德 孔雀绿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清朝,在喜爱瓷器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手中,孔雀绿、孔雀绿釉瓷器的烧制达到顶峰。人们又根据孔雀蓝釉瓷器的品种,又将它们分为单色釉、青花和混和彩瓷。

清雍正 孔雀蓝釉如意足棱口水仙盆

清康熙 孔雀绿釉花觚 故宫博物院藏

孔雀蓝、孔雀绿釉瓷器的美丽,不仅令明清皇帝倾倒,就连收藏大家马未都也曾用白居易《忆江南》的诗歌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夸赞它的美丽,拍卖市场上也对这种瓷器非常认可。2004年,一只明宣德年间的孔雀蓝瓷盘就以1238万元的港币落槌。这种从丝绸之路上远道而来的瓷器,拥有着如孔雀一样的倾世之美,也将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