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两只狗 两只土狗赖狗哈巴狗 两只从偏僻的乡下来到城市的有梦想的狗 ● 我之前推荐《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的时候侧重在了 “ 表演 ” 上,他们的宣传也总是会写到:该剧融合了意大利即兴喜剧、法国喜剧、中国传统喜剧的表演风格。孟京辉的戏吃演员,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没意见,“ 两只狗 ” 是两个演员的即兴创作,最初的剧本是刘晓晔和陈明昊攒出来的,每一次的表演都会加入即兴的部分,在我看来是一出 “ 流动的喜剧 ”,也是因为这样,这出戏让我觉得常看常新。孟京辉的创作内核其实非常古典,通常是一个顺序时间线的简单故事,加入丰富的先锋艺术元素,以多元的呈现手法和多到我每次都觉得舞台监督可能会崩溃的小道具来充实,最终我们看到的总是带着点儿文人哲思的眼花缭乱的故事。 我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问他,你为什么喜欢 “ 两只狗 ”,他说—— 这个戏里面的笑点那么密集,但都不是凭空来的,每个笑点都是在排练或是走情节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你在剧场里可以看到每个笑点的溯源,而且这个戏特别有文化包容性。 在我自己的观剧体验里,好的喜剧会具备几个气质—— · 要能看得下去,最好非常流畅且愉悦地看完整场演出; · 要有一定的讽刺性和悲剧内核; · 如果有冒犯,要么冒犯所有人,要么被所有人冒犯,绝对不能去公开地冒犯某一个标签; · 要好笑。 以上四点,《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都做到了。 在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作品里,“ 两只狗 ” 在我看来过于直白了,比起后来母题类似的《寻欢作乐》,“ 两只狗 ” 太好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笑声下面对社会的无力的控诉意见。我刚才问我的剧场精神导师—— 所以 “ 两只狗 ” 的原著是什么? 他说,硬要扯的话,《等待戈多》吧,两只狗对应两个流浪汉。 我觉得他还有一半话没说完:都是一种接近绝望的荒诞。 还有啊,“ 两只狗 ” 怎么就不是话剧了?什么道理呀?你可能觉得,这个话剧不好看,但也不至于说它不是话剧吧?我有个说相声的朋友曾经戏谑地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话剧是一门儿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 我们的梦想是 “吃着羊羔、丸子、爆肚仁儿” 唱着自己生活的歌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朗诵日以继夜的诗 “啊!蓝天大地白云小草” 我们注定会不平凡,因为: “是狗都离不开骨头” “离开骨头的就一定不是狗” 他是: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里又贱又萌的旺财…… 《希特勒的肚子》里一夜“有喜”的独裁者…… 《混小子狂欢节》里7个丰乳肥臀的“妈妈”…… 他是刘晓晔 刘晓晔老师是无数剧迷的偶像,作为一名演员,小眼睛、厚嘴唇,刘晓晔从“颜值”上看就比较剑走偏锋。从2007年担纲孟京辉代表作《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开始,刘晓晔就稳坐孟氏先锋戏剧第一男主角的交椅,妥妥成为团队中的“演技担当”。 如今在话剧舞台上的刘晓晔已经有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小人物,快节奏,灵活即兴的表演。 一个戏,演上十几年,总归是会腻的,但两只狗得以十一年如一的火爆,得益于它这十一年中的每一场,都是不同的戏。 无论是更换演员,更换版本,更换语言,更换地点,但他们都始终处于“两只狗”的精神内核里: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主义”。 对美好物质生活本身的渴望,对自由、尊严、理想、爱等精神世界的全部追求,就足以成为走下去的全部理由。 这是一部严肃的悲剧。但它有关于生活本身,有关于理想主义本身。有关于和“两只狗”有关一切人、事的本身。 在《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中,狗哥哥冲自己的脑门举起了枪。但在一番激烈的自我挣扎以后,他没有选择死,而是继续和弟弟“狗”且偷生。因为“妈妈”在信里告诉他们,要勇敢,像海中的帆;要坚强,等待那艘“黄色的潜水艇”出现。 就如同所有看清了生活中苦难的艺术家都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生活很难,没错。但最重要的是,看清这现实的生活,然后爱它。 ▷亲爱的旺财宝宝 再多的亲吻和拥抱都是无济于事的 你面临的痛苦和风雨,只是刚刚开始 去面对这个世界给你们带来的一切 快乐、痛苦,去享受,最终战胜它 因为生命还是一个奇迹 两只狗为了他们的理想奔走了十一个年头,有欢笑、有醒悟、有时而惊喜的临场发挥,有演员扎实的说笑逗唱。是时光赐予的所有一切,让《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从一部草根戏,走到今天,站在无数观众面前。得以凭借这颗理想主义之心,换取所有观众的真心,生活继续,理想不灭,两只狗还要将这份理想传播得更远。 在生活面前,我们都是这两只狗。 630次笑声,140次掌声, 整个剧场笑得人仰马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