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相关配伍1、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2、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 3、痰嗽:杏仁(去皮、尖)莱菔子各半两。为末,粥丸服。(《丹溪心法》) 用法用量煎服,5~12g。 禁忌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相关论述1、《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2、《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配伍使用]:饮食停滞,脘腹胀痛:配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等。 痰壅喘咳:配紫苏子、白芥子。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配苦杏仁、甘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