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境之王(一):好山好水好冻人

 楚天浩慧聪书院 2019-10-05


全文共计2708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深度且有趣的历史故事
北境之王系列——NO.1


好山好水好冻人
作者:林默林公子
编辑:大橙子/彩虹妹


对于俄罗斯,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和看法。
从雅克萨和外兴安岭的交锋,到十月革命的引领,再到红色铁拳的威逼和铁幕的最终落下,这个民族早已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这个系列中,小编将带您系统了解俄国历史,体会俄罗斯巨人冰冷的身躯中那火热的灵魂。
“嘿哟嗬,嘿哟嗬,齐心合力把纤拉,拉完一把又一把。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踏着世界的不平路。我们沿着伏尔加河,对着太阳唱起歌。伏尔加、伏尔加、母亲河……河水滔滔深又阔。嘿哟嗬,嘿哟嗬,齐心合力把纤拉……”——《伏尔加河船夫曲》
谈论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她的历史,而谈论任何国家的历史都离不开对她基本地理环境的把握。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俄罗斯的社会政治,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
在俄罗斯的历史巅峰,她拥有超过220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即使历经波折,直至今天她依然以1709.82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这片广袤的国土同质化程度相当之高,大平原自中欧一直延伸到东欧,即使人们用乌拉尔山脉强行定义了欧亚之间的界线,却也不能将山脉两侧的地形进行实质性的区分。高度同质化的土地使得当地居民也培养出了高度相似的生活方式,缺少变化使得俄罗斯人的精神意识更加趋向于保守。
在平原的南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黑土为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提供了优良的农田和牧区,养育了哥萨克们和《静静的顿河》。在北端,难以开发的冻土与凛冽的寒风则宣示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似幽灵般萦绕着每一任沙皇的权杖之上。
在草原与冻土之间夹杂的落叶阔叶林、桦树林和针叶林,为俄罗斯人的祖先提供了蜂蜜、兽皮和战乱时期的庇护所,那些古老的修道院就坐落在林海之间。今天,森林作为俄罗斯的木材资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财富。
俄罗斯所处的欧俄平原往西,是号称“欧洲十字路口”的波德平原,西欧中欧的强国可以沿着这条走廊一马平川地侵入俄国,同时也将欧洲文明最优雅的元素带到这片土地上。因为这条走廊的存在,俄罗斯被无数次拖入老欧洲的“国际”纷争,也无数次在西边亲戚的影响下推动改革。
平原往南,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南俄草原与中亚草原相连,游牧的亚洲人赶着牲畜来到顿河河畔,并不感觉自己来到了欧洲,而是如同在中亚草原上。通过乌拉尔山和里海之间被称为“诸民族大门”的走廊区域,亚洲游牧民族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涌向欧俄平原。
先是浩浩荡荡西迁的匈奴人,后是铁蹄开道、攻城略地的蒙古人,凶悍的游牧民族每一次都对欧俄平原进行毁灭式的打击,并在铁与血中逐渐与俄罗斯文明融合。所谓“每一个俄罗斯人的锅底,都有鞑靼人的影子”,游牧民族的入侵,为俄罗斯这个传统欧洲国家留下了深刻的亚洲基因,也使得她有别于日耳曼人和拉丁人在西边建立的那些国家。
苏联元帅谢苗·铁木辛哥,面孔体现出其很明显的鞑靼血统
欧俄平原上纵贯南北的河流,不仅以丰富的渔业资源养育着俄罗斯人,还在夏季和冬季为他们提供了稠密、方便的交通网。夏天河流布满河运船舶,从小渔船到战船和商船,船上装载着数十名士兵和商人的货物。而冬天载着各种货物的马拉雪橇队沿着冻得很结实的平坦河道前行。
沿着河流,俄罗斯的移民队向远方进发,一路上建立起一座座城市、乡镇、小村庄,还有渔夫、猎人的小茅屋。除了沟通国内,俄罗斯的河流还是“国际水道”,从斯堪的纳维亚到拜占庭,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湖泊,将瓦良格人与希腊人连接起来,形成了东欧最初的国家贸易路线。
伏尔加河的早晨
遗憾的是,河流虽然让俄罗斯具备了最初的物流和居民点,却不能把这个国家变得四通八达。虽然地图上与俄罗斯接壤的不止东欧诸国,但她与小亚细亚之间的陆路被高耸入云的高加索山脉隔绝,与亚洲腹地的通道则被阿尔泰山、萨彦岭、外兴安岭、伊朗高原和冰冷的西伯利亚所阻断。
峻拔的高加索山脉
事实上,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苦于没有像样的出海口,进而被锁定在西部的强国和中、东西伯利亚的高原山脉之间。芬兰湾(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克里米亚,都是这个国家来之不易的财富。
优渥而又贫瘠、开放而又封闭,独特的地理造就了俄罗斯独特的品格,并预示着这个民族将在未来的开拓拼搏中以卓越的成就惊艳世人。
现代俄罗斯的主要港口
由于气候寒冷,俄罗斯虽然土地广阔,农业效率不高。相比中国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俄罗斯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们一年中耕作时间少的可怜,也只能收获一次。
收获不多,积累的财富也就不多,私有制也就不发达。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农民们被迫以公社的模式协作生产,从此诞生了俄罗斯最早的集体主义。
俄国农民
当私权利发展不充分时,国家的公权力就相应的更加强势。在俄罗斯广袤的领土上,每一位统治者都希望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用来监控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原对于军事侵略没有天然屏障,为了保卫部落与城邦,国家常常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到军事斗争中,私人领域往往在这个时候遭受权力进一步的挤压。专横的官僚和消极的民众成为俄罗斯社会长期以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平原上战争不断,政权更迭也如翻书一般。在征服者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同时,一支新的民族在悄然繁衍壮大,他们被称为罗斯人(Russians),如果按语言学上的定义,也被称为东斯拉夫人。这支人方才构成日后俄罗斯的主体民族。
东斯拉夫人属于斯拉夫人的一支,而斯拉夫人最早可能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甚至更早。斯拉夫人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波兰东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一带,这一地区也一度是日后东斯拉夫国家的中心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斯拉夫语族的变迁也反映了东欧平原上的民族分化。俄国语言学家沙赫马托夫认为,斯拉夫人的分化始于6世纪。由斯拉夫语族分化出三大语支:东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和南斯拉夫语。
东斯拉夫语主要包含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西斯拉夫语包含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索布语,南斯拉夫语包含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和斯洛文尼亚语
显而易见,每一种成型的语言背后几乎都是一个当今的民族国家。虽然这些民族的祖先曾经共享同一种语言,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发音和文字渐渐产生差异,为后来这片土地上的纷争埋下了种子。
东欧剧变某种意义上也宣告了斯拉夫世界整合的失败
东斯拉夫人自7世纪至9世纪陆续在欧俄大平原定居。到9世纪初时,南部的东斯拉夫人凭借优秀的农业技艺和频繁的商业活动建立了诸多城镇,以基辅为核心,形成了日后强大的基辅罗斯(KievanRus)。而他们北部的同胞,则建立了诺夫哥罗德。
End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