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投资三部曲2---估值篇(三种市盈率估值法的比较)

 恭喜发财gzx 2019-10-05

来自佰港城西瓜的雪球原创专栏

微信公众号:爱上西瓜说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一个适合所有类型股票的估值方法(这里的股票类型包括蓝筹白马股、周期股、成长股等)。如果有的话,那买卖股票不就像超市买东西那么简单了?也没有一个什么神奇公式来给股票估值,如果有的话,那发明这个公式的人早就扬名立万了,这个人绝对应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各种估值体系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及其局限性,本文也提不出什么新鲜的估值方法,一个原因是平时我把重点都放在研究基本面上,对于估值经常是“模糊的正确”。另一个原因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十全十美的估值体系。

我只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把我所看到过的估值体系总结一下,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其适用的场合。

本文只讨论市盈率估值法,至于其它如市净率、市销率之类的指标,我个人不太看重,或者因为其局限性太大,就不说了。下面谈一下自己对以下三种估值方法的个人观点。

第一种:PE平均值和中位数估值法

这个最简单粗暴,谁都会用,找个能看PE平均值和中位数的APP(现在新版的雪球也可以查看了),看当前PE是在平均值以上还是以下,中位数是在50%以上还是以下。如果都在以上,则说明估值偏高,都在以下,则说明估值偏低。

这个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没有考虑公司的未来业绩,只以过去的静态数据作为估值的依据,会造成较大的误导。比如,两家公司过去10年的平均PE都是20倍,当前的PE都是15倍,但一家公司未来三年业绩可能已经不增长了,那么15倍的估值就高了,另一家公司未来三年能保持25%增长,那么15倍就显得低估了。

所以,如果想参考过去PE平均值和中位数的投资者,一定要结合未来业绩增速。

第二种:十年累计净利润估值法

这个估值方法我是在雪球上看到的,似乎被讨论的热度还比较高,核心思想是根据预测的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计算出未来10年的净利润累加值。

比如,假设你预测一家企业净利润增长率为5%,起始年净利润为1,那么第一年的净利润为1.05,第二年为1.1025,依此类推,算出每年的净利润,最后累加得到13.21。

为什么是十年呢?该估值法的作者认为,中国实体企业的长期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10%左右,股东的投资成本大约十年可以回本。

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可以算出如下的净利润增长率和估值的对应关系:

5% 13.2

10% 17.5

15% 23.3

20% 31.2

25% 41.6

30% 55.4

显然,A股里面大部分公司的实际估值都比这个方法算出的值要低。比如,美的中报净利润增速为16.5%,按照这个估值法,它的合理PE应该是23倍以上,显然很少人愿意在23倍PE去买现在的美的。再说银行股,目前平均净利润增速大概在10%左右,但实际的平均估值肯定没有17.5倍这么高。

为什么这种方法估算出来的理论值和实际情况相差这么大呢?一方面是没有考虑净利润折现的问题,因为你累加的是十年的净利润,这个周期很长,必须要考虑折现的问题,如果是两、三年的周期,是否考虑折现影响不大,但十年累加起来,这个折现的影响就很大了,因为计算折现用的是指数运算,年限越长影响就越大,复合增长的威力大家都了解吧。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种估计方法没有考虑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生意模式、不同的盈利质量、不同的负债状况之间的差异,同样是10%的净利润增长率,人们可能勉强愿意给茅台17.5倍的估值,但绝不会愿意给银行股17.5倍。因为生意模式不同,负债状况也不同,茅台的生意模式显然要比银行好太多,负债率更是秒杀银行。

假设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自由现金流优良、负债率极低的好生意,资本性支出也非常少,这种估值方法算出来的值可能和实际值会比较接近。但实际上,大部分公司的生意模式都没这么好,所以就拉低了平均值,造成实际值比理论值低很多。

也就是说,该方法虽然考虑了企业的成长性,但即没有考虑折现的问题,也没有考虑企业本身的属性,比较僵化,因此估算的误差比较大,实用性不强。

第三种:三年收益翻倍估值法

这个方法是雪球大V唐朝提出来的,这是我知道的最具有实操性的一个估值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一句话:“如果三年后能以15到25倍市盈率卖出,且能赚100%,就可以买入”。

举个例子,假设某企业现在的市值为150亿,净利润为10亿,则PE为15。如果经过研究分析,预估三年后它的净利润能达到20亿,那三年后如果市场给15倍PE,市值可以达到300亿,刚好收益翻倍,说明目前这个价可以买。

另一种情况,虽然预估三年后它的净利润只有15亿,但目前由于市场的错杀,它当前的估值降到只有110亿市值了,那么三年后以15倍PE算的话,市值就是225亿,那225亿相对于110亿来说也是翻倍,这种情况也能买入,而且这种情况买入后的胜算更高,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更小。

老唐也对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了说明。

为什么是三年?因为他期望的年化收益率是26%,即三年一倍。

为什么是15倍到25倍市盈率卖出?因为15倍对应的收益率是6.67%,25倍对应的收益率4%,而国内无风险收益率大概在这两个值的范围内,所以以15倍或者25倍是可以卖出去的。他这个方法潜在的含义就是,如果股票的估值不变化的话,对企业的净利润增速要求就是26%。

这个方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对未来三年市场愿意给予标的股票的估值有一个合理的预估,且比较灵活,把估值的提升和净利润增长都包含在这句话里。但不足之处就是有小部分股票可能不适合这个方法,比如成长股,业绩增速达到40%甚至更高的公司,因为其市盈率很少达到25倍,更别说15倍了。

老唐在他的文章中也说了,他这个方法并不适用所有的公司,按我的理解,最适合规模较大、业绩增速稳定在15%到25%左右的公司,对于小盘高成长股并不适用,他也说过倾向于投资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

所以,如果你的投资标的公司业务规模比较大,市值也比较大(500亿以上),可以参照老唐的估值方法。而对于高成长型的公司,或者成长速度过低的公司,则还是适用PEG的估值方法。另外估值还需要考虑生意模式、盈利质量、负债率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估值的溢价和折价,这个就要靠投资者自己把握了。

但如果你实在解决不了估值的问题,那就只有一个最简单粗暴但比较管用的办法,那就是:永远只在低估的时候买,宁可错过,也不能错买。那问题又来了,什么是低估区域呢?这个也可以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在基本面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那就看历史估值吧,远远小于历史平均估值就算低估了。或者干脆用冯枊的方法,对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的公司,在长期下跌后才买入,比如已经回调了半年以上,回调幅度达到30%到50%,时间和空间上高股价的风险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作者:佰港城西瓜
链接:https://xueqiu.com/9659937976/133479333
来源:雪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