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岁孩子算不出3加4等于几,是数学渣吗?

 冲霄3e8ixadnpn 2019-10-06

为了管教熊孩子,我制定了一条家规:不听话的小朋友要挨打屁股(为了公平,爸爸做错事,也一样要被打)。

一般我会根据情节恶劣程度,分为打3个、5个或10个屁股这几个等级。没多久,熊孩子就学会了讨价还价:

“能不能打2下轻的1下重的?” (3个屁股)

“能不能打3下轻的2下重的?” (5个屁股)

原本我觉得小孩子学会讨价还价是一件好事,说明他会揣度你的心理,试探你的底线,学着用沟通协商的方式,最大化降低自己的损失。

但随着惩罚力度的加大——打屁股的数量达到10个的时候,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熊孩子好像不太识数。

“爸爸,你能不能打5下重的5下轻的?”

“不行。”

“那要不就6下重的5下轻的吧!”

“不行!”

“那就7下重的5下轻的总行了吧!”

“你自己算算7加5等于10吗?”

“嗯!”

听到娃自信满满的回答,鹿sama很发愁:“这孩子的数学怎么这么差,你的学霸基因怎么干不过我的学渣基因啊……”

虽然现在孩子还小,还不能看出来学霸基因和学渣基因到底谁胜谁负,但是,算不清7加5等于几,还真不一定代表孩子的数学能力差。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功能,包含了多种能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运算能力等等。我们不能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因为他算不清数就过早地下定论认为他“数学差”。

算术能力的基础是能够正确表征数量。所谓对数量的表征,简单来说就是“识数”——即看到物体,你能知道有多少个。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很基础的心理学争论:我们对数字的表征是不是单一的?目前的证据比较支持这样的结论——我们的数字表征可能存在两个系统:一个是“感数”,一个是“计数”。

5可能是人类表征数量的一个分界点

早在1949 年,心理学家Kaufman就开始对人类的数字表征系统进行相关研究了,并根据被试在报告由不同数量点组成的点阵列(dot arrays)中点的数量的结果,提出了“感数”和“计数”的概念。

所谓感数,指的就是一个人对小额数字的表征(对小数,人们往往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感知,4及4以内的数量能一眼看出来);

计数,则是指一个人对大额数字的表征(对大数,人们则需要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统计出来。比如图上有100个点,正常人就不可能一眼看出来,得数上一阵子。)

“感数”和“计数”之间的一个明显的分界点就是“5”

如图所示,当图表中点点的数量是4个以内时,反应时随数量的变化很小,每个项目增加50~80毫秒,且基本没有错误发生(通俗来讲就是,当数量在4以下时,正常人都能一眼就能看出来,且都能说对);

而在觉察5 或5个以上点的数量时,反应时和正确率都呈现出伴随数量增加的线形变化(通俗来说就是,当数量达到5以上时,数量越多,算出数字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正确率也越低)。

可以看出,人对计算数量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在“5”之前和“5”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这就充分说明了,“感数”与“计数”是本质不同的“识数”过程,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在管理着这个过程

也就是说,人类的“感数”系统是有数量上限的(比较公认的说法是4个),数量超过4个以上,就会切换到“计数”系统了。

心理学家们进一步对儿童和动物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发现不具备语言能力的婴儿和猴子也具有与成人的“感数”“计数”系统类似的两种数字表征系统——即对小数( 1 至3 或4 的自然数) 的精确表征系统(object tracking system,OTS)和对大数( 大于3 或4 的自然数) 的近似表征系统( approximate number system,ANS) 。

从他们的命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小数表征,主要基于对单个物体的平行的注意或追踪(tracking),表征的过程受数量大小的限制(如前所讲,人类的小数表征的上限大约是4个);小数表征是精确的,这一点与对大数的近似表征不同,数量多了,我就没法精确知道有多少个点了。

几个字?”——我一眼就可以知道精确答案:3个,

那么我再换个例子,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一行字,不许数,你能一眼准确看出是几个字吗?”——我只能说“大概几十个字”。

一些很有趣的婴儿实验:

研究者准备了两个装了饼干的桶,让10 个月和12个月的婴儿在两个桶之间自由选择。当饼干数为1 块和2块时,婴儿选2块,当饼干数为2块 和3块时,婴儿选3;但当饼干数为3 块和6块时,婴儿就不会选了。

研究者把乒乓球逐个放进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然后让婴儿去搜索盒子取出乒乓球。当乒乓球的数量为1个至3个时,14个月的婴儿都能把球球全部找出来;而当球的数量为4 时,婴儿找出2个就不找了,因为4的数量超出他们的识数范围,只好随便瞎找找了。

脱口而出“7 6=13”,是练习的结果

从研究来看,3、4岁是儿童“数概念”快速发展的时期,一般来说,2、3岁儿童,已经基本认识了1–3的数字;

而4、5岁的儿童,则能学会5以上的数字和5以内的加减法,同时能够理解这些数字变化的规律,即数字的方向性和单位性变化。但再往5以上的加减法,则是一种通过练习获得的“规则记忆”能力,甚至连运算能力都称不上。

现在我家娃在被问到“7 3=?”时,他会说“妈妈,你让我用计算器先算一下,不然我怎么知道呢?”他妈妈不让用计算器,说那样不算。但我说,孩子其实没说错,这确实是需要先知道了正确答案,再练习,再记住的过程。就好比我们成年人,可以脱口而出“7 16=23”,这其实是一个速算练习的结果,并不像“1 2=3”一样是个可以不加思索得出的答案。

另外,虽然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越靠后的数字越大,但大小概念还是和我们大人的认知不同,他们对于大小的理解还处于一种“对数表征”的阶段(如下图)。

对数表征 vs 线性表征——对数表征是一种近似表征,而线性则是一种精确表征(这种精确表征的方式,需要后天的学习)。

上面这段话看上去很深奥是不是?看不懂是不是?没关系,不要紧,翻译成人话就是:作为一个大人,我们知道1个亿和10个亿的差距,远比1和10的差距要大;但是一个幼童,他虽然知道亿的单位很大,但是他并不能准确认知1个亿和10个亿之间的差距,还认为那跟1到10之间的差距差不多。

说起对1个亿不能正确感知,我怎么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扯远了……说回来!

我们家孩子目前对数字的认知主要就是停留在个、十、百、千、万这样的对数表征阶段。比如我们玩捉迷藏,他为了让自己多藏一会儿,会要求:“爸爸,你数到10个亿再找我”。而我则会:“1,2,3…10…1个亿,2个亿……10个亿!”

毫无破绽!

同时,孩子们除了通过口头计数来学习数概念以外,他们还会通过许多其它的方式表征数量,如使用身体部分(掰手指),当数量大于5,一只手不够用的时候,我家娃会用脸来点数(因为两只手都用来表数了,缺乏一个点数的),这些表征方式都能促进儿童获得数概念。

鹿sama说:“说得好极了,这就是你不好好教儿子算术的借口??”

那么问题来了,数学能力怎么训练

(事先说明,下文没有广告)

研究发现,数数能力、数概念水平显著影响被试数量表征的模式和准确性,数数能力越高、数概念水平越高,被试数量表征越准确,越倾向形成线性数量表征(精确表征)。

此外,与认知加工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空间能力、工作记忆、反馈等,也可能影响到儿童的数字表征能力

其中,反馈作为一种直接的干预手段,对线性表征的形成十分重要——反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儿童内部数字线有着校准的作用。

这句话是不是听上去又非常不明觉厉?到底啥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

因此各位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提出的诸如“1万大还是1亿大”之类的问题,这是他们在自我发展数字概念!

好了!我要继续滚回去写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了!

张昕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副教授

解锁科学姿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