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

 Jiameilin 2019-10-06

 

 

  “雄关漫道真如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的出处: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释义:

     《忆秦娥·娄山关》创作于19352月,为毛泽东长征中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后所作。这首词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英雄气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写出战斗的时间、景候,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下阕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开头,语调虽然比较舒缓,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又透出作者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漫道:莫说,不要讲。“雄关漫道真如铁”就是不要说娄山关坚实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已成通途,现在要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不仅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了人民必胜的信心;而且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也溢于言表。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释义:

     19494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423日一举攻克了国民党盘踞了22年的统治中心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全国人民“薄海欢腾”声中挥毫赋成此诗。

     诗的前四句抒情,百万大军龙腾虎跃,石头城里雨骤风狂。捷报飞传至北京,领袖为之动容,激情迸发;中华大地欢呼雷动,河山激荡。后四句议论,把政治上的战略决策诗化,融哲理于诗中,振聋发聩,使人的眼界顿然开阔起来。诗中活用典故,意境深远。项羽反秦,威震海内,后来却兵败垓下,乌江自刎。这是大家熟知的史实,一经毛泽东点化,便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包含着毛泽东对历史的慨叹和思考。天是自然之物,然而长期见证历史变迁,自然的天也会对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某种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怎么表现呢,毛泽东笔调一转,阐明人类历史尽管迭遭兵火战乱,然而总的趋势是沧海变桑田。这二句是对全诗的升华,表明战争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和平、建设,把沧海变成桑田。

 

 

(唐代)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义:

     “行路难”为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唐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入京后,他非但没被唐玄宗重用,反而遭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三年后被“赐金放还”。这三首《行路难》便是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的一开头,“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同'馐’)”,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情感波涛急转直下。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吕尚、伊尹由微贱得到君王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求索,急遽交错变化。“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将有一天会像南朝宗悫(què)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