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2019-10-05 09:43 作者:周思明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唱出14亿华夏儿女对祖国的一往情深。这首歌以第一人称手法,诉说个体的“我”与祖国母亲血肉相连、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歌曲运用两个具象化比喻,一是“我和我的祖国”好比儿女与母亲,二是“我的祖国和我”好比大海与浪花,前者抒发的是母子之间的拳拳之情,后者讲述的是大海与浪花亲密关系,这种生死相依、相濡以沫的关系,不就是爱国主义永恒主题体现吗? 词曲作者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力求获得准确生动的音乐形象,旋律与语言在风格上高度一致,他们巧妙地将生活语言与音乐旋律糅为一体,在让听众听得清、听得懂的基础上,淋漓尽致地凸显了语言美与韵律美,成功地创造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音乐形象。歌曲采用舒展流畅的旋律,有主歌,有副歌,二者并列,变化统一,不矫揉,不造作,不拔高,也不流俗,让歌曲如同山涧清泉汩汩流淌,从而产生既朴实大方、又亲切感人的审美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每一个中国人与祖国母亲的血肉联系。可以这样说,在词曲结合度上,《我和我的祖国》达到了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的境界。 《我和我的祖国》词作者张黎,早年是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吉林省作协专业作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被广泛传唱的《战地新歌》集里,就有他的词作《红太阳照边疆》《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党的光辉照延边》,以及改革开放后的《鼓浪屿之歌》《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等。《我和我的祖国》作曲秦咏诚,曾任辽宁歌剧院创作员,辽宁乐团副团长,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院长,29岁时创作中国第一部声乐协奏曲《海燕》。他早年创作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等,也是驰名华夏大地,广为人们喜爱。 耐人寻味的是,张黎和秦咏诚相识很早,个性也相似:都是生长在大连的汉子,都有着大海般宽阔的情怀,都是新中国诞生前参加革命工作,都坚持写“情”——真情、深情、浓情,也都坚持颂“美”——自然美、祖国美、感情美,令人感动,美不胜收。两人合作谱写的歌曲面世后,常常是传唱久远。两位艺术家之所以能创作出《我和我的祖国》这样深情而富有内涵的音乐经典,是他们历尽艰难坎坷、走过千山万水后的创作收获,是两人信仰一致、信念相同的心灵默契,是他们对音乐艺术执着追求的结果,更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人生结缘。(周思明) [ 责编:李姝昱 ] |
|
来自: xianfengdui111 > 《经营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