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有二十多位皇子,为何却无人觊觎朱标太子之位原因有三

 数字人生6688 2019-10-06
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时册封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和康熙一朝诸多皇子参与夺嫡之争不同,朱标从被立为太子之日起到1392年因病去世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的太子之位一直非常稳固,就连皇四子朱棣也无非分之想,那么朱元璋有二十多位皇子,为何却无人觊觎朱标太子之位?原因有三,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自古以来皇位的传承基本上是遵循“立嫡、立长、立贤”三大原则,了不起再加一个立爱,我们来看看朱标符合几个标准?
首先朱标是马皇后所生符合立嫡标准,其次朱标还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长子,符合立长标准,再者朱标很早就跟随大儒宋濂学习经传,性格仁慈宽厚,温文儒雅,对兄弟十分友爱,《明史》评价朱标:“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朱标在诸王中威信极高,很符合立贤标准。
最后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极为爱护,也符合立爱的标准,所以“立嫡、立长、立贤”加上立爱朱标全部符合,朱元璋诸多皇子中没有一人有朱标这样的优势。
第二,和康熙太子胤礽早期表现出色,后期失德两次被废不同,朱标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储君,他的表现一直很出色,不仅朝野上下对他赞誉有加,朱元璋本人也对朱标极为满意,朱标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为此他出乎意料的放弃了其他皇子,而是选中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很深,在1382年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更是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太子朱标身上,这样一位能力出众、朝臣拥戴又深受父皇器重的太子地位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第三,朱元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强硬而铁血的帝王,这一点康熙都不如他,开国功臣除了寥寥数人之外其余几乎都死于明初四大案;这样一位铁血帝王不仅臣子惧怕,恐怕诸多皇子也是心中畏惧居多,试想一下如果有皇子站出来觊觎朱标太子之位,这相当于是触动了朱元璋的逆鳞,结局可想而知,所以就连朱棣最多也是心里想想而已。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如果朱标不是早死,以他在朝野的声望以及和军中大将的良好关系,朱棣即便有野心也只能深埋于心,因为起兵毫无胜算可言。马皇后的过早去世和朱标的英年早逝,导致了朱元璋大开杀戒,朱标死后的蓝玉案使得一大批将领被杀,从此军中再无可以和朱棣抗衡的宿将,这才给了朱棣起兵的机会和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