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这金风送爽,桂花飘香,秋菊争艳的日子里,祝你幸福久久,健康久久,重阳节开心快乐!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家菊。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唐代·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名句。 楚风诗词学会诗人重阳吟菊菊 作者:熊梅珍 黄花堪解意,香馥艳阳天。 篱下留清韵,霜摧骨益坚。 秋 菊文/欧平 意写仲秋花自芳,风摇黄蕊晚凝霜 。 轻身盈把陶翁采,装点关河醉夕阳。 秋 菊 作者:黄乐新 黄花璀璨绕园中,笑傲严霜气自雄。 常伴东篱陶令醉,不随落叶舞西风。 菊 花 作者:李本柏 秋花好歹识时开,不与春兰竞蝶猜。 叶落归根风雨过,何妨客雁带霜来。 对 菊 作者:吴绪松 西风玉露冷东篱,竞放丛丛色亦奇。 德不孤时谁是友,老翁扶杖会佳期。 咏 菊 作者:肖敬仁 百态千姿不自夸,金英紫绶斗霜华。 西风凋尽园中木,点缀秋光是此花。 篱 菊 作者:肖开春 楼前篱下几丛菊,平素青青面小轩。 适得秋霜鸣雁阵,幽香缕缕透乾坤。 野 菊 作者:王学美 抱朴居山薮,惯看云卷舒。 风来听叶响,雁过望痕余。 荒径传蛩唱,幽香绕野庐。 淡然清寂守,懒管月盈虚。 访 菊 作者:陈为平 长空雁字总如期 ,漫步轻寒叩菊篱。 缕缕清辉怜瘦影, 泠泠玉露润芳姿。 抱香不苦子山瘗,傲世偏欣陶令辞。 有约霜天颜色饰,孤怀寂寂梦魂痴。 咏 菊 作者:李本柏 繁花绽尽谢凝妆,惟菊知秋暗遣香。 静夜闲庭空对月,金风皱面独凌霜。 枝头乃可幽魂散,篱下何堪复叶黄。 隐逸君山心自在,亲民排毒赐仙方。 次韵枕霞旧友《供菊》 作者:杨昌清 寒窗共剪两同俦,陋室知音坐对幽。 案上释香成一梦,篱边把酒咏三秋。 朱楼望月随鸿去,旧地何时牵手游。 唯有真情能久远,相思常在心里留。 重九咏菊 作者:朱贤成 香凝花瓣是天然,色彩缤纷思未安。 不要人夸求品正,却因世爱入诗繁。 古闻陶令南山采,今喜毛公战地观。 犹晓姿容经雨润,重阳作伴傲霜寒。 次韵蘅芜君《画菊》 作者:杨昌清 任意临摹妙笔狂,是深是浅费思量。 毫端染出三秋色,墨底书成满叶霜。 彩绘琼姿能见影,素描嫩蕊可闻香。 王维一幅东篱画,带露寒英送夕阳。 重阳节有怀 作者:严德英 陶醉阅兵兴未央,又迎九九菊吐芳。 有心无力攀山岭,纳气凭栏赏夕阳。 意马游移流水远,心猿附和白云翔。 青春老去情依旧,永葆三观乐跑堂。 国庆长假有怀 作者:向文斌 金秋十月艳阳天,余载夫人过垄田。 白菊经霜姿更傲,桂花饮露色臻妍。 莲蓬结实芙蓉谢,蜜柚垂枝果味鲜。 回驶荆堤观日落,风清气爽也流连。 采桑子.咏菊 作者:肖敬仁 黄花仙子容颜秀,楚楚含羞。楚楚含羞,瘦影东篱恋晚秋。凄风冷雨情依旧,独抱枝头。独抱枝头,从不躬腰媚欲流。 清平乐·咏菊 作者:李国仁 金秋菊萃。七彩铺珠蕾。沐雨经风侠骨缀,誉满五洲璀玮。 又现书屋菊香。国魂渴注忠良。播火传薪坚脊,斗寒驱雾花黄。 注:“书屋菊香”即“菊香书屋”的倒装,毛主席在京早期寓所。 ![]() 江城子 .重九 作者:曾庆荣 黄花初绽又重阳,靓新容,溢清香。初肃秋霜,烟水碧寒塘。秋色斑斓浑似画,红雨润,卉金黄。 龙山凝紫气初凉,折茱萸,鬓如霜。散尽浮云,霞浦染霓裳。节近登临人渐老,欢意竞,酒纵狂。 鹧鸪天·咏菊 作者:吴地赐 碧叶繁枝着盛装,修真养性待重阳。贞同碧竹清才颂,品似苍松浊世扬。 千树秀,一杯香,矜持晚节傲秋霜。终生奉献从无悔,愿奉余身济世方。 ![]() ![]() 编辑:李本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