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鸿墨轩3dec 2019-10-06
四川书法家网 2018-01-26 18:22:56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先生是我欣赏的当代草书大家。

每读俊虎先生的大草之作,我心中都会升起由衷的赞叹!

“汉兴有草书”后,历经千载名家辈出,然能彰千载者却廖廖无几。今朝国人皆称书法,以草名世者甚众,而名附其实者亦廖廖无几……

俊虎之草容张旭、怀素之精髓,疾风骤雨、落纸云烟中笔笔中锋、如锥画沙,令人拍案称奇!

每当观俊虎书,我便感受到“忽然大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那种气吞山河的壮观……

——张来友(抱一斋主人)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题玄武禅师屋壁》唐 杜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书法有三怕:一怕装神弄鬼,二怕虚张声势,三怕行走邪道。俊虎兄的书法,不装不虚,守正出新。在他不断砥砺的书法实践中,崇尚经典,心摹古人,出神入化,不断行进在求古、求新、求我的道路上。他开怀尽性的书写,法度谨严,空灵俊逸,气象万千,硕果累累。他的路,已然撒满阳光。为他高兴,为他祝福,为他期待!

——曾庆龙(中国海关杂志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草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局部

封俊虎之书法,有颜鲁公书雄秀之风,米海岳森朗之神,北魏诸碑跌宕之气、兼之张廉卿之挺拔之骨;一人而能拥数家之长,心悟手从,笔笔生风,如非独具卓越之才资,并加以苦功锻就,否则必难以臻入如此境界。

——邱程光(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原会长)

我认为书法的法有二个部分:一是技法即用笔之方法,足以令人倾尽一生,二是道法,即道法自然的境界,所以日本称书道。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怀素夜闻嘉陵江水,黄山谷从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以上三位大师以此悟得笔法,看起来像禅宗,没有哪门子艺术像书法一样需要开悟。书者先书古人后师造化,别无他途。封老师取法巅张醉素,其草书灵敏、生动、飘逸逸、沉着。毛走龙蛇、凤翥鸾翔。从容处简淡出奇,如秋山苍茫、夏云奇峰、冬雪鸿瓜、春风得意。右軍云:书法之妙境不可言,只能用意象比擬,是的,这是我看到封老师书法的直观感受,他的情怀诗意浪漫从容深深的打动了我。有一天傍晚,我去拜访封老师,这是我们第二相见,一见面直接就痛饮聊书法,何等性情也。当晚我举杯敬酒拜封老师为师,以便往后让老师帮我驯服我心狂野。书法是传承的艺术,但每个时代都有泥古为新的叛徒,唯有如此书法万岁,吾辈有幸。

——任宏伟(著名雕塑家、书法家)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草书古人诗碑刻

俊虎草书气息犹如怀素《食鱼帖》,纵逸而不狂怪,萧疏而意味醇厚,当代以草书名世能臻此境者实不多也。其可贵处,草书之线折衷张旭、怀素而化,笔老率意,游走旧楮之上,似有沙沙作响之声,线条之质感非得草书深奥者而不能为之。吾谓俊虎草书得之于势,得之于线,得之于墨,浑融一体卒得浩然之气耶

——李喜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先生书法起于草但不拘泥于草,笔法多变,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笔间错落有序,轻重相和,虚实自如。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潇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先生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迭成一片,方能尽善尽美。草书难把控,疏密之间方显功力。先生作品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以计白当黑,奇趣乃出,既有古韵又含时代特色,值得一遍又一遍观摩学习。

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谨,先生此次书展真草相结合,既写出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在继承经典的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理解,无不体现先生深厚的文学底蕴与高深的思想境界。

——韩步勇(中国书协、美协会员)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草书李白诗

俊虎兄仗义厚道,为人为艺皆有口碑,也为大家共识。特别是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仔细研究默默无闻的作风更值得称道。我想,他的成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坚持的结果,也是他矢志不渝坚持书法艺术道路的坚守。祝福俊虎兄!

——方玉杰(中国书协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观封先生之作,铁划银钩,草书、魏碑结构各有龙蟠虎踞之势,整体又似深涧薄雾,茂林修竹,意境幽深,诚上品也。

——(博士、研究员、书法家)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草书林逋词

封俊虎先生书法给我的印象是这样:在规矩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尤为动人的是草书,秀美处,似小桥流水;霸悍处,是那惊涛拍岸。小品巨作,无不是在坚实的传统根基上著我,有我无我,无我有我,于书作中时可以读到禅意。

在书法教育方面,其方法和理论,对书坛之书法教育事业有独到的贡献,有着难能可贵的慧见与成就。

——韩修龙(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法一词,'书’应为创造过程而不是行为定式,'法’应为艺术规律而不是标准规范。书法不是简单的书写,书法是创新创造的艺术,要师古法,又要弃古法。封俊虎先生书法,就是承前启后的艺术。俊虎草书,不是平平淡淡的行云流水,而是惊世骇俗的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要么是笔法恣意纵横,要么是笔势延绵回转,突显汉唐遗韵遗风,极具传统艺术的穿透力和现代艺术的张力,给人以几千年的遐想。俊虎楷书,源自'张裕钊’体,亦圆亦方,疏密有致,刚柔隽逸,独特雄奇,沉稳大气如海边的礁石,体现了俊虎先生深厚功力和艺术气质。

——刘丹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草书周邦彦词

封俊虎的草书系百炼钢化成绕指柔,最终指向冲淡,古典美学的最高境界。一般书家会因熟而俗,他熟而后生,生而柔,柔而生,在当代书法界属于罕见。

——顿子斌(博士后、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俊虎兄楷书取法张裕钊体格,用笔方劲遒逸,结字整肃峭拔,气势恢宏,格调高古,朗畅通透,气贯神凝。所作草体,潇洒纵横,笔墨酣畅,于迅疾迟涩之中,尽显节奏变化,其章法大开大合,疏密有致,非具深厚临池之功,断不能为之!

——周德聪(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先生碑刻“崇学尚德”

俊虎先生其人若其书,书又若其人,憨厚中有灵气,风骨中含柔情,闲散中又飘逸,点划中乃造化自然……

——张力(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俊虎兄之书法豪气似云龙,洒脱中露刚劲,线条感十足,笔力杠鼎。

作品既有传统章法,又具现代审美意识,通观其作,犹如交响乐之雄浑,也有江南丝竹并奏之雅致,赏之其美,阅之其畅,品之其高。

——杨晓亮(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常务理事、四川开明画院院长)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佚名 佛会人天称八万,孔门子弟亦三千。山僧独坐藤萝石,时见浮云过眼前。620x468mm

封俊虎,以书法名世,实为儒者也。八十年代与王镛诸先生同因书法赛事名震书坛。后徧研碑帖,孜孜矻矻数十年,终得大成。草书龙蛇,碑楷庄严。其草书心经如释门唱诵,行云流水,波涛万里。其碑楷铸刻金石于学府山林,雕镂匾额于庙堂关隘,多成名胜。其志不囿于书法,时时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奔波国门,宣讲九州。余昔相识于民进,相知于开明,携游金陵,商学首都,谈古论今,意多默契,促膝晤谈,常叹时短。俊虎兄风姿卓立,挥斥方遒,龙骧虎步,风起云涌,文峰艺坛,得无上道,跻最上乘。陋文迟赠,恐为见笑也。

——刘朝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近年来,俊虎兄以草为面目,以碑为基骨,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艺术语言。其草书以怀素大草为基,以禅意至境为韵。用笔皆如以劲铁画刚木,辗转翻侧,连绵不断,一泻千里,似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墨枯润相间,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其楷虽以裕钊为面目,但觉气象渊穆雍容,骨势开张洞达,极有一种正能量吸附读者之热血沸腾。俊虎兄为人低调,其书艺远播海内外,做为道友,我为之欣喜。

——程兴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先生和藏族学生们在一起。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在艺术浸染了太多铜臭味道的当下,能够潜心追寻艺术真谛者寥寥。

30多年过去,老同学封俊虎一如当年在校园那般执着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痴迷于艺术意境的探索与提升;游刃于古朴与现代的往复与更替,固执地坚守着艺术的极致。这份执着与痴迷最终成就了其雄浑洒脱和灵动飘逸兼备的艺术气质,亦形成了其极具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

徜徉于其书法作品之间,不啻经历一次艺术洗礼!

——王怡(河北省残联副巡视员)

集曼陀之雅华,聚旃檀之凝香;祈心经之祥光,得龙天之赞唱。

——曹晓梅(博士、副研究员)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先生在堡子清真寺辅导回族小朋友志芸书法。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依其俊虎兄的才华和执着,必有大成也。

心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经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先生提出后,反响颇深,泽及后世。知难,行亦难,对于书法来讲,更是如此。

然则,我所熟知的封俊虎先生堪称一位“知行合一”的书者,早在多年前,他就已经提出了“书法写到一定程度,拼的不是技巧,而是学养与见识。”的真知灼见。

对于书法,我是外行,但总能在封先生的作品中见识博大、精深,与悠长缠绵的人生况味。

书法是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复杂问题,在没有科班教育的古代,晋唐宋元,高峰林立,而在今天有专业教育的背景当中,书法则落到了水平面之下,遑论高原。当代书法所缺的正是“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而引导当代中国书法出歧途之外,就必须回到心学之中:明觉精察的知,真切笃实的行。

如果说“知行合一”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无疑,封俊虎先生,他做到了。

——程稀(著名传记作家)

封俊虎书法20家谈

封俊虎在辅导东乡族孩子书法

听封老师讲书法,言语中透出沉稳,睿智和醇厚的学识,意在笔先,封老师把他对书法的深刻的理解和对宏扬中华传统的执着之心通过笔墨表现出来,其书宏扬入古法,遵循传统而不拘于传统,通过笔法笔势节奏,造气势飞动之气场,并且碑帖结合,字里行间,即有碑之雄浑之感,又具帖之雅逸之美,在封老师的书法中,表现出的是从容不迫、张弛有度,纵横驰骋,耐人寻味。

——马青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