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中药 | 龙胆——灭木之湿火而收心的古老智者

 金坛区 2019-10-06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经

”乍一听,是个很霸气的名字,而“胆”属木、是我们奇恒之府之一,胆汁也是众所周知的苦,而“龙”又为东方属木——这让我们对古人为这植株命名的原因感到好奇。其实,关于龙胆的命名,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与人之贪婪有关心平还珠蛇神为娘,心贪刺胆蛇娘吞相

关键词:蛇神,蛇神之胆,贪心,草被蛇神胆汁所染,染病者为王子公主。

(向上滑动启阅)

龙胆草的故事:

相传,大洋山曾村有个穷孩子叫曾童,长年替财主放牛过日子。一天,曾童牵牛上山,见山坪的水塘中有个美女在洗澡,就躲在柴丛里张望。一会儿,那美女洗完澡,走上岸来,忽然变成一条大蛇,盘在塘边呼呼睡去,口里还吐出一颗珠,闪闪发光。曾童胆大,走上前去,悄悄拾来,放在身边玩玩。原来这是一条修炼已久,能变化人形的蛇神。这颗珠就是蛇丹。

蛇神睡醒,见蛇丹丢失,心里慌张,急忙变做一个“老聍客”,四下里寻找起来。老聍客见了曾童,就问:“放牛阿哥,你是否看见有颗珠落在地上?”曾童从袋里摸出蛇丹,双手送还给她。

老聍客见曾童诚实,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有家吗?”“我叫曾童,爹娘早死,家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孩子,你若愿意,就拜我做干娘,到我家里,我供你吃,供你穿,还教你识字练功夫,好吗?”曾童见蛇神没有恶意,就点了点头,跟蛇神走了。

从此,曾童作了蛇娘的干儿子,在洞府里一住三年。蛇娘说着给曾童一枚针和一只放眼药粉的小空瓶,马上现出大蛇原形,伏在地上,张开大口。曾童顺蛇口钻入蛇肚,摸到蛇胆,举针一刺,接了几滴胆汁,又钻了出来。

蛇娘为曾童收拾行装,又送曾童到门外。临别时,蛇娘对曾童说:“以后有难事就亲找娘,只要爬上三十三级崖梯,敲了三下,娘就会来开门的。”曾童记下,一路走去。

曾童来到京城,揭了皇榜,用蛇胆汁治好了太子的病。皇帝怜他年少,父母双亡,就留他伴太子读书习武,还赐名曾相,说是日后太子登基时再拜为丞相。

过了一年,皇帝的公主也生了与太子一样的病。皇帝召来曾相,说:“卿若能治好公主,朕就招你为驸马。”

曾童想到临别时蛇娘的吩咐,就连夜赶回大洋山,爬上崖梯,数到三十三级时停下,敲了三声,石门立即打开。娘儿相见,格外欢喜。

蛇娘已知曾相的用意,又给他一枚针和一只空瓶,还交代说:“你这次入肚取胆汁,只能用针戳一下,勿贪多!”

曾相钻入蛇肚,刺了一下,接了胆汁,偏偏心想:这胆汁这么灵,索性多取一点。娘啊娘,你也不要小气,让儿多取点吧!这么一想,又举起手来,一连猛刺几针。大蛇负痛,嘴巴一闭,肚子一缩,打了几个滚,就昏过去了。曾相呢,也活活闷死了。

蛇娘痛醒,觉得恶心,就大口大口地吐了起来。那些胆汁吐到草上,就成了“蛇胆草”。

蛇娘怨曾相贪心,又怜公主病重,就化成老聍客,采了蛇胆草,来到金銮殿,推说曾相暴死,由娘代子送医,得到黄帝的信任。蛇娘让公主服了蛇胆草,公主的病也就好了。

皇帝一时高兴,问起这草药的名字。皇帝没听清蛇胆草,就说:“龙胆草好,龙胆草好!”皇帝是“金口”, “蛇胆草”也就成了“龙胆草”了。后来,有人在大洋山顶盖了一座“蛇神庙”,庙里刻着一对联曰:“心平还珠蛇神为娘,心贪刺胆蛇娘吞相。”

在中药里,龙胆植株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作用,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等病症。它是因为怎样的生长环境,让它拥有如此个性的功能呢?

还不明白小熊是如何分析中药的请看前篇:

妄想一弹:植物为什么可以做药

理论二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有趣三弹:植物的采摘时间、部位对药性的影响

结束四弹:中药炮制如锦上添花

 
龙胆生长环境和生理(产地与格物)

龙胆植株是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具多数粗壮、略肉质的须根。为簇枝顶和叶腋之中花冠蓝紫色,有时具多数黄绿色斑点(像胆汁洒在花上)。

(网络配图)

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湿度和适当的光照(提示植株作用发挥于人体湿温度高的地方、具有清热效用),25℃左右,一周即可发芽,低于20℃半月左右才能发芽,种子发芽率60一80%。种子不耐贮藏,寿命短,常见2.5年,适用年限一年。生育适温20~28℃,夜间15℃,超过30℃生长不利这决定龙胆植株生长必须在亚热带和温带因此多产于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在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海拔400-1700米。

播后第二年开花结实。8月上旬(夏末)初花,花期50天,昼开夜闭(阳光敏感型)喜充足光照,水分要求适中,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一80%。在整个生育期干湿平衡,利于生长发育。

(网络配图

中药龙胆是使用的龙胆植株的全根,都是选择3年生植株的根为主。多于秋季采摘,少数品种以春秋两季采摘,多以整株营养未发至花(春)、已回收至根(秋)时为采摘时机。根为植物的土中部分,可以吸收营养、含有植株的升机,故中药龙胆根对人体内脏和经络都有营养作用。龙胆植株位在震巽,而根味苦性寒,苦则燥、在离位,性寒则可下火,收纳左升(震巽木生离火之位)之火太过,故为清热(离)燥湿(震巽位湿热)之药。

龙胆开花多在5-11月,但高原龙胆花开在秋冬季。

(网络配图

龙胆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盛产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白花龙胆被植物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白花龙胆(入药为花)中有一种双酮衍生物,能有效松弛气管、支气管平滑肌、修复气管因感染造成的损伤,具有很好的止咳、平喘、润肺、激活免疫的作用。(《西藏常用中草药》:'泻肝胆实火,清湿热,镇咳,健胃。治感冒发热,目赤咽痛,脑膜炎,肺炎咳嗽,胃炎,尿痛,阴痒,阴囊湿疹等症。)花可以激活人体内分泌系统,加之植株本身的木性与白花的金性结合,调节金木关系相当于直接调节免疫系统和人体的升降平衡,可谓之妙。

图片来自百度

 
历代医家评述按

注:经文均为本草类权威古籍,可有查证。

对龙胆的格物讨论

《冯氏锦囊秘录》:禀天地纯阴之气以生,故其味苦涩,大寒,无毒。足厥阴、足少阴、足阳明三经药也。

《顾松园医镜》:禀纯阴之气,但以荡涤肝胆之热为职。

《本草求真》:时珍曰,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

按:对龙胆格物的古文献并不多,但大家均已“禀天地纯阴之气以生”为共识,丰富的阳光和富含水分的土壤、不温不寒的度数,均为龙胆植株味苦性寒产生的原因,而因其苦涩,而被认为是纯阴(这里与“附子”纯阳向对应龙胆根入肝胆经,以其纯阴、用根从坎补震,所以可“益肝胆之气”,又因其苦燥味寒、而又可以泻肝胆之邪热。

文献中除当代认为入肝胆经之外,许多提出入肾膀胱经的说法。认为龙胆走下焦利水功效佳,通过利水燥湿双重“祛湿”,拨开笼罩在肝胆外面的乌云。

关于禁忌

《冯氏锦囊秘录》:虚人泻泄并忌。龙胆草大苦大寒,譬之严冬暗淡惨肃,万卉凋残,先哲谓苦寒伐标,宜暂不宜久。如盛世不废刑罚,所以佐得义之无穷。苟非气壮实热者,率而轻投,其败也必矣。 

《本草备要》:过服损胃。小豆、贯众为使。忌地黄

《顾松园医镜》:脾胃虚人,不可轻投。

《本草新编》:龙胆草泻湿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然多服损胃,黄胆之病未必全消,元气已失用矣。

《本草便读》:如下虚之人误服,每至遗滑不禁;胃虚者服之,即生呕恶,伤阳败胃,慎之。

《本草害利》:胃虚血少者,不可轻试。

按:苦寒之品久服,终伤脾胃;禁忌给脾胃虚弱者服用苦寒。

关于制法及灵活运用

《本草备要》、《顾松园医镜》:酒炒则能上行外行,佐柴胡为目疾必用之药。

按:肝之外窍为目,皮肤病与木生火太过相关的则需要药力外行,这里用酒炒和佐柴胡,导引功效在此。

总结龙胆的特性

  • 龙胆植株是最古老的的植物之一,其秉天地纯阴之气以生龙胆根入肝胆经,以其纯阴、用根从坎补震,所以可“益肝胆之气”,又因其苦燥味寒、而又可以泻肝胆之邪热。

  • 苦寒之品久服,终伤脾胃;禁忌给脾胃虚弱者服用苦寒。

  • 肝之外窍为目(佐柴胡),皮肤病与木生火太过相关的则需要药力外行(用酒炒)。

我们回顾一下前面关于龙胆的传说,其实传说里面暗含的关键词,提示了我们记忆“龙胆”植株的要点:

  • 蛇神,蛇神之胆:蛇乃落地之龙,龙为东方属木性。

  • 贪心:现实当中人们残忍地取蛇胆有两种方法,一是激怒法、二是饥饿法,据说这两种方法会让蛇的胆又肥又大。这提示我们人体生气和挨饿这两种“怨憎会”、“求不得”的状态下,胆汁分泌会增多,生气为胆热而饥饿为胆湿;贪心的人,总处在欲求不满的状态之下,胆自然不调。

  • 草被蛇神胆汁所染:胆汁所染是一种记忆花外观的方法,这是紫蓝色花黄绿色点的常见的龙胆草,而高原白花龙胆的黑色点点,又是另一种提示,白色西方属金而黑色北方属水。

  • 染病者为王子公主:温饱者身上所得肝胆湿热,可以用龙胆对治。而饥寒交迫、脾胃虚寒的人,则要注意苦寒伤胃。

蛇神母亲吐出胆汁中的“”,以及用胆汁染成的龙胆草去治疗公主的“”,何尝不是让服用龙胆的人们熄灭贪欲之木火,增添中和的福慧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