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气不足 保元化毒汤 【处方】 人参、黄耆、甘草、桂枝、羌活、荆芥、牛蒡、防风、连翘。 【功能主治】 痘疹气不足。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部全录》卷四九一 痘疮起发后,卫气不足,平塌不起者 保元化毒汤 【处方】 人参、黄耆、甘草、归身、川芎、荆芥、大力子、官桂、防风、赤芍。 【功能主治】 痘疮起发后,卫气不足,平塌不起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片玉痘疹》卷九 气血虚弱,痘疮不能如期起胀,平扁顶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现倦怠气乏,不渴不烦等虚证 保元化毒汤 【处方】 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当归、南山楂、穿山甲(炒)、白芷、木香、僵蚕(炒、研)、川芎。 【功能主治】 气血虚弱,痘疮不能如期起胀,平扁顶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现倦怠气乏,不渴不烦等虚证。 【用法用量】 加煨姜,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五十六 冰片大黄 配方冰片、生大黄各10克,75%医用酒0毫升 【制法】将前2味分别捣碎,置容器中,加人酒精,浸泡2小时后即可使用。功用】清热解毒、散郁止痛。主治]疖。 用法】外用。先用肥皂液洗浄患处,再用温水去浄肥皂液,然后用消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捺1-2次。 双乌木瓜酒 配方制川乌、制草鸟各15克,木瓜、黄芪各5克,当归、金很花、乌、川牛各15克,红花挂、甘草各10克,60度门酒500毫升。 制法」上药(11味)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5-20分钟,倸凉,置容器中,再加入白,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即成。或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主治]大骨节病。 用法】口服。每次服S-10毫升,日服2次 不能酒者服散剂,每次服3-克,日2次。40天か1疗程.天复查1次。 针炙大乘 《马丹陽十二神针》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与承山,太冲昆仑穴。还跳与阳陵,通里並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湯潑雪。北斗降真机,金锁叫徹。致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其一 三里膝盖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脏,善治胃中寒。腸明並泄泻,腿腫膝行酸痊。伤寒赢瘦损,气蠱及诸般。年过三旬後,针炙眼便宽。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壮安。 其二 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陽明。能治四肢阙,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次及牙疼。虚疾不能食,针着变惺惺。针三分炙三壮。 其三 池曲拱手取,屈指骨中求。善治肘肿痛,偏风手不收。俛弓開不得,筋绶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無休。偏身风癣癞,针着即时好。针五分、炙七壮。 其四 合谷在虎口,两肢岐骨间。头病並面肿,虚病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禁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安康。 其五 委中曲秋里,横纹脉中央。腰疼不能居,沉沉引脊梁。疫疼不能展,风復痺无能。膝项难伸倔,针入即安康。禁炙!! 其六 承山名鱼腹,喘腸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並膝腫,展转战疼疫。霍乱筋转筋,穴中剌便安,针七分、炙五壮。 其七 太冲足大指,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警间风。咽喉並心藏,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墜腫,眼月似云蒙。亦能疗腰疼,针下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其八 崑崙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考痛,喘曝满心中。居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康,须与此穴针。针五分,炙三壮。 其九 还跳在脾枢,侧卧居足起。侧腰莫能展,冷风併湿痺。腿膝连喘痛,转侧重郗虚。若人针炙后,顷刻病消除。针二分炙五壮。 其十 陽陵居膝下,外兼一寸中。膝肿並麻木,冷脾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是倒翁。针入三分深,神效妙不同。炙三壮。 其十一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脑及怔中。實侧四肢腫,頭腮面颊红。虚侧不能食,暴音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针三分、炙七壮。 其十二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治偏頭患,偏身风痺麻。痰涟並勇上,口禁不开牙。若能明補泻,应手即如拿。针三分、炙七壮。 松酒 配方』松节7500克,红花5500克,750克,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将前3味碎,用水50公斤煎至减半,过滤去渣,加入白酒拌和,即可饮用。 功用)祛风通絡。 【主治】大骨节病。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上焦兼烦热者 保元寒降汤 【处方】 生山药1两,野台参5钱,生赭石8钱(轧细),知母6钱,大生地6钱,生杭芍4钱,牛蒡子4钱(炒,捣),三七2钱(轧细)。 【功能主治】 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上焦兼烦热者。 【用法用量】 上除三七外,用水煎汤,送服三七末。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吐衄证,血脱气亦随脱,喘促咳逆,心中烦热,其脉上盛下虚者 保元寒降汤 【处方】 生赭石1两(轧细),野台参5钱,生地黄1两,知母8钱,净萸肉8钱,生龙骨6钱(捣细),生牡蛎6钱(捣细),生杭芍4钱,广三七(细末)3钱(捣,分2次)。 【功能主治】 吐衄证,血脱气亦随脱,喘促咳逆,心中烦热,其脉上盛下虚者。 【用法用量】 上除三七外,水煎,用头煎、二煎药汤送服三七末。 【摘录】 《衷中参西》下册 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上焦兼烦热者 保元寒降汤 【处方】 生山药30克 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捣)三七6克(细轧,药汁送服) 【功能主治】 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上焦兼烦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治脱发内服外用效方 (内服)大黑豆500克,水1000克,将黑豆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水,以文火熬煮,等黑豆饱胀后,取黑豆使其阴干,再撒细盐少许,贮于瓷瓶内。每次服6-9克,一天2次,温开水送下。 (外用)中药骨碎补(猴姜,中药店有售)用水浸软后,用它擦拭头皮。和以上内服方配合使用,可以加强效果。 资肾益气汤 〔组成〕:生晒参10克(药汤炖) 黄耆30克 车前子20克 茯苓皮30克 杜仲20克 地骨皮15克 泽泻15克。 〔主治〕:慢性肾炎,神疲倦怠、腰酸腿软、四肢轻度浮肿、小便短赤、大便时溏时秘、口干而喜饮、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等。 〔用法〕: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温服。 〔加减〕: (1)脾虚气滞、全身浮肿明显者,加川花椒10克、生姜皮3片、另以玉米须60克、水3大碗先煎,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 (2)肾虚水泛、面浮身肿,按之没指,乃肾阳不化,加肉桂3克、漂川附子10克、破故纸8克、桑螵蛸8克。 (3)瘀血阻络、水肿久留、面色暗滞、舌质紫暗者,加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红花5克、益母草10克。 (4)脾虚失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淡苔白腻者,加白朮15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 (5)肾衰水泛、头目眩晕、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8克、半夏8克、陈皮8克、代赭石20克。 (6)若出现尿毒症者,可配合〔宁元散〕。 (7)如血压升高、头晕脑胀、手指蠕动、面色潮红、舌干咽噪、烦燥不眠,属于阴虚阳亢者,加夏枯草15克、炒枣仁30克、龟板20克、地龙干20克、天麻10克。 (8)如邪毒内闭,用〔安宫牛黄丸〕,每日服一粒,日服2次,羚羊角尖磨温开水,每日服2克,日服2-3次。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因症状不同治法亦异,主要以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因势利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善后可用〔安肾汤〕以资巩固。 大壮气血,固其腠理。主痘症虚寒,腠理不密,卫气虚,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讧痘者 保元固气汤 【处方】 黄耆(炙)3钱,人参1钱,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 大壮气血,固其腠理。主痘症虚寒,腠理不密,卫气虚,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讧痘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林纂要》卷九 脾肾双补,肾阴阳同治,兼顾先后天之本。主脾肾不足,肠胃功能失调 保元固本膏 【处方】 党参1两5钱,白术(炒)1两5钱,鹿角1两5钱,当归1两5钱,香附1两5钱,川芎1两,附子(炙)1两,独活1两,干姜1两,川椒1两,杜仲1两,鳖甲1两,荜茇1两,草果仁1两,白芍1两,生耆1两5钱。 【制法】 用麻油3斤,将药炸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入飞净黄丹1斤2两,再入肉桂、沉香、丁香各3钱(共为极细末,候油冷加),搅匀成坨,重4-5两,候去火气,3日后方可摊贴。 【功能主治】 脾肾双补,肾阴阳同治,兼顾先后天之本。主脾肾不足,肠胃功能失调。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小儿肾疳,由肝脾失调,加之先天肾水不足而成。体多瘦弱,目昏神倦,或凉或热,或时时伤风 保元地黄汤 【处方】 黄耆8分,白术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参8分,当归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钱,车前子8分。 【功能主治】 小儿肾疳,由肝脾失调,加之先天肾水不足而成。体多瘦弱,目昏神倦,或凉或热,或时时伤风。 【用法用量】 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黄丸。 【摘录】 《幼科直言》卷四 阳化气.阴成型 阳气不足或不通时,机体会暂时把阴浊瘀毒水饮痰湿等代谢产物打包放在某处,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脂肪瘤、结石、增生、囊肿、脂肪肝、肿瘤等等。若检查发现此类东西,这都是暂时的生理变化。一旦阳气充足了,气化功能加强,这些产物就会自然消失。每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全赖阳气的气化功能,才能使代谢后的糟粕能正常排泄。若阳气健旺,气化功能正常,则体内浊毒都能顺利排出;若阳气已虚,气化功能异常,即会产生病理代谢产物,郁滞于体内,即是疾病。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滞塞不通,即变成囊肿、增生、肿块等阴性病理产物,且往往发生在机体阳气最虚的地方,若胞宫阳虚则成子宫肌瘤;卵巢阳虚则成囊肿等。其正确治法是扶阳以化气,通阳以排浊。不少阴浊瘀血凝滞所形成的疾病(如各种肿瘤、囊肿、增生、脂肪瘤、血管瘤等等)都需要通阳排浊。动能升阳,阳虚之人一定要坚持运动锻炼,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站桩等较舒缓的运动,可以舒经活络,能慢慢地气化掉一部分阴浊。 靖眩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5克,茯苓15克,制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大枣10克,泽泻12克,陈皮10克,钩藤12克,天麻12克,菊花10克功能:疏郁清火,健脾和胃,化痰降逆,平肝熄风。 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眩晕,如:美尼尔氏病、高血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链霉素中毒、头部外伤等。临床见证:头晕目眩,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不敢转动头部,可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甚则汗出、面色苍白等。 服法:上药13味,分三次煎。温服。眩晕平息后,可作蜜丸,缓缓调治。 加减运用:剧烈呕吐者,以生姜汁易生姜(每煎2-3勺,兑服)腹痛、便溏、或情怀不畅者,去黄芩加白芍;脾肾阳虚、头重眩苦极者,加熟附片;高血压者,加代赭石、石决明、夏枯草;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当归;连霉素中毒者,加骨碎补;颈椎病或头部外伤者,加丹参、三七、川芎。 七厘散治疗带状疱疹两次就痊愈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由病毒引起的成群水疱,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多见于胸肋腰背。西医疗法多采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及抗病毒类药物,病愈时间长。 中医治疗的办法是:将七厘散用医用酒精和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水疱之上,两三天后将残药洗去,再重新涂抹,用不了几次,就能痊愈。 用此法治疗,不仅疗效快,而且花钱少。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七厘散必须用同仁堂的。其他药厂虽然也出七厘散,但由于配方及工艺过程有别,疗效不如同仁堂的七厘散显著。 保养元气 保元丹 【处方】 黄精1斤,甘枸杞4两,酒酿5斤,好黄酒5斤。 【制法】 入罐煮1炷香,每饮1茶杯,药渣加胡桃肉8两,大黑枣8两,青州柿饼1斤,捣为丸服。 【功能主治】 保养元气。主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 《纲目拾遗》卷八引《千金不易方》 老弱诸沉寒痼冷,小便滑数,大便时泄,腰腿脐腹疼痛,困倦,瘦虚食减 保元丹 【处方】 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豆蔻1两,白术1两,山药1两,干姜(炮)1两,赤石脂1两,肉桂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老弱诸沉寒痼冷,小便滑数,大便时泄,腰腿脐腹疼痛,困倦,瘦虚食减。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二○ 牙疳久不愈者 保元丹 【处方】 稻草不拘多少。 【制法】 密扎成把,候冬日放露天粪缸内,至春分取起,于长流水洗净污秽。置屋上,任日炽雨淋雪压,愈陈愈妙,再将草烧成黑灰,为末,每两加冰片3分,和乳极细。 【功能主治】 牙疳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吹患处。 【摘录】 《重楼玉钥》卷上 乳腺囊性增生 处方:漂海藻、生甘草各15g,柴胡、白芥子各10g(炒研),夏枯草、牡蛎粉、炒王不留行、丹参、木鳖子各30g,桃仁、红花、泽兰叶、六路通各10g,全虫12只,蜈蚣2条研末冲服,鲜生姜5片,大枣6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两至三次,饭后服用。 病例:耿玉兰,女,18岁。右乳下方于三月前发现有一包块,约杏子大,逐渐长至鸡蛋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活动,无粘连。妇科诊为乳腺增生。刻诊:见症如上,患者个性愚拙,不苟言笑,爱生闷气。三个月前正值经行暴受气恼,遂致经断。不久即觉左乳窜痛、憋胀,胁肋不舒,痰多,渐渐长块。曾服逍遥丸六合无效。脉沉滑有力,苔白腻。证属气滞血瘀,痰气交阻。予疏肝化瘀,软坚散结。临床应用本方治疗七剂。二诊:上方服后乳部有虫行感,服至第四剂时,经通,下黑血块甚多。经期又服三剂,经净块消。告痊愈。 方解:本方具有活血祛瘀,祛痰凝,消瘤肿之功。可治一切气滞、血瘀、痰凝所致之全身各部肿物,包括颈淋巴结核、甲状腺囊肿腺瘤、乳腺增生、包块型腹膜炎、风湿性结节、脂肪瘤(痰核)。若属阴寒凝聚者,加肉桂、细辛;坚积难消者加生水蛭3g,炮甲珠6g研末冲服。只需服用七剂即消;痼疾二十剂适用于患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海藻、甘草等份,相反相激,以全虫、蜈蚣、水蛭、炮甲珠入络搜剔,直达病所。夏枯草、牡蛎粉、王不留行散结软坚,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木鳖子甘温微苦有小毒,为消肿散结祛毒要药。通治一切臃肿、毒疮、瘰疬、痔疮。李可名医用此药四十余年,未见有中毒者。以柴胡引入肝经,疏解气郁,诸活血药化瘀消积。诸药相合,气通、血活、痰消、其症自愈。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一般服药七剂根治。总治愈率达100%。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