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有点小气、不爱分享?这门课可以提供你一些思路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07

Peggy 钟佩菁

金宝贝资深学术总监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

国家心理咨询师

经常有家长问我们:孩子有点小气、孩子不爱分享,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金宝贝指导师如何帮你!

在金宝贝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课程,叫做学校技能课,这门课的一个核心发展重点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分享合作。

在课堂中,指导师会有意做一些有特定场景设制的活动,比如,在艺术环节,可能让三四个孩子分享一盒蜡笔。

蜡笔有红色、绿色等,每个颜色的蜡笔只有一支。

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两个孩子都想用同一个颜色的蜡笔,一个孩子已经拿起来开始画了,另一个正想拿,却发现蜡笔已经被拿走了。

第二个孩子会不乐意:啊我也想要,怎么被你拿走了呢?他会出现一些情绪,可能会哭、会表现得很沮丧。

孩子有点小气、不爱分享?这门课可以提供你一些思路

这个时候,

指导师通常会怎么做呢?

第一步,指导师会走到两个孩子面前,先对第二个孩子说:宝宝你怎么啦?

第二个孩子可能会说:我也想要蜡笔,但是被他拿走了。

指导师说:所以你想要这个蓝色蜡笔,但是被他拿走了,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失望?

这里,指导师做的第一步就是安抚情绪。

这时,第一个拿走蜡笔的孩子,也可能会有一些心理状态,他可能感受到了第二个孩子的情绪,也看到指导师在安慰对方,他可能会产生出一些焦虑和紧张。他会想:他们是不是要来拿我的蜡笔?

所以这时,指导师可能也需要安抚他的情绪:

哦!蜡笔已经在你的手里了,你现在还想继续用它,你担心其他人可能会把它拿走,对不对?

也就是说,先让他们两个孩子的情绪,都可以被老师理解。当一个人的情绪能够充分被体谅到、并明确地表达出来时,他就会感受更好,更容易放松下来。

同时,两个孩子都很获得同理他人的体验。指导师在和双方沟通的过程中,能帮助孩子理解、同理对方的心理感受。

孩子有点小气、不爱分享?这门课可以提供你一些思路

接下来要做的,

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解决冲突的能力,需要指导师引导示范,并支持他们完成。

指导师会怎么做呢?

他会鼓励第二个孩子: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此时,第二个孩子可能在哭泣,还不能完整表达自己,指导师会进一步说: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是我也想用蜡笔?那第二个孩子可能会模仿老师所说的:我也想要蓝色蜡笔。

指导师继续对第一个孩子说:嗯你听到他说的,他也想用蜡笔,蜡笔现在在你的手里,你可以先用,那你需要用多长时间呢?

第一个孩子可能会说:我要用很长很长时间。

指导师说:你能不能只给我和他(指第二个孩子)看?你需要用蓝蜡笔画哪些地方?也就说,让他的这个“很长很长时间”的表述,能够具体化。

第一个孩子会说:我想画这里蓝色的眼睛,蓝色的帽子,蓝色的手套。

指导师:哦所以你要画的是这样一个区域,那我可以等你把这个都画完。(对第二个孩子)你愿意吗?我们等他(第一个孩子)把他想画的都画完。

第二个孩子可能说:嗯好的,我愿意等,或者不愿意等。实际情况可能很复杂。

我们也许可以帮助孩子达成一个约定:

那这样吧:你需要用很长很长时间是吧?你可以用十下,我数到十,你都可以用。

对于三岁多的孩子来说,十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所以当第一个孩子画的时候,指导师可以引导第二个孩子一起数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

在约定达成时,那就轮到第一个孩子把蜡笔给第二个孩子用的时间了。

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师通过不断引导、示范,支持他们完成约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升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自信,以及心里的愉悦感。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将来在与他人快乐分享时的一个基础。

学校技能School Skills课程

适合年龄:3岁到5岁

随着孩子注意力、理解力的提升,课程增加为90分钟并在两间教室辗转上课。两位指导师将陪伴孩子度过与父母的分离期,通过“正面强化” “讨论” “示范”等方式强化孩子在幼儿园、家里、户外,乃至一生都需要的社交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