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湖南街道故地重游

 风云际会2009 2019-10-07

湖南街道区域是打小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地,街道办事处又是回城后工作的第一个落脚点,因此有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可忆。


昨日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我漫步在湖南路、高邮路、武康路、五原路、复兴西路、淮海中路上,寻找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乌鲁木齐中路与五原路的交叉路口


这里原是乌中菜场,一个马路菜场,周边居民赖以为生的地方。

五原路上的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有个儿子与我同在淮二小学读小学,虽不在一个班,但还在一起玩过。


现在他家作为名人故居对外开放了。

书房

卧室

这是台湾流浪作家三毛(陈懋平)在张乐平家居住时的卧室。


没看过她的书,但那首《橄榄树》还是很好听的。

花园

三毛塑像

出来时,又看了一遍弄堂口墙上的作品。

五原路上的中福会幼儿园

自2017年12月2日起,湖南路街道办事处办公地址由原来的复兴西路62号搬迁到了这里——五原路287号。


复兴西路上的柯灵故居。


老电影《不夜城》剧本出自他手。

非常别致的螺旋楼梯,一个人上下也很挤,稍胖点的就别上了。

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


以前家住在湖南路时知道是巴金的家,但不得而入,现在可以进入参观了。

湖南路高邮路口


以前常在这马路上玩球。

武康路上的黄兴故居


这也是我的小学淮二小学的礼堂所在地

礼堂内部已经成为一个旅游中心了


一个小学能有这么个礼堂在当时是很奢侈的



只有门口这块地砖还是原来的没动过

这就是搬到武康路280弄口的世界小学


老校名,我读书时为淮海中路第二小学简称淮二小学。1936年张静江、李石增、蔡元培创办时叫世界学校,含中学部,后取消中学部改为世界小学,1956年改为淮海中路第二小学,现又改回为世界小学。


1965年我小学毕业后这个学校就搬到了武康路上,原校址让给武康路小学。


于是就成为一件很搞的事,淮海中路第二小学在武康路上,而武康路小学在淮海中路上。

武康路与淮海中路相交的武康大楼


建于1924年,是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曾用名诺曼底大厦,不过我们都叫它'九层楼'。


那时九层楼在那一带是鹤立鸡群,楼下是商店。中学有位同学住在这幢大楼里。我们常去他家玩。大楼电梯还是老上海那种镂空栅栏式拉门的,电梯一直乘到九楼很过瘾。看护大楼的是个很胖的中年人,夏天光着上身,两个大奶在胸前晃着,手里拿着把蒲扇还是满脸汗水,很逗。有时惹他不开心就赶我们出去,我们就在楼梯上下跑他在后面追,可想而知他哪追得上这帮孩子。

武康大楼对面的宋庆龄故居

室内禁止拍照,只好拍几张外景

谢谢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