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不美,故乡水 | 中国七大传统民居,带你感受家乡的味道

 板桥胡同37号 2019-10-07

民居建筑是人们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所营建的居住性建筑,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传统民居多以院落式为主,有单层也有多层建筑,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本次推送介绍几种传统民居,体会家乡的味道。

山西大院民居



山西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例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

由于北方地区土地辽阔,地形也比较平整.人口比南方少.宅地相对宽松。因此院落面积通常较大,同时,空间疏朗,裸露的地面可以吸收更多辐射的热量,房屋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争取到更多的日照,利于冬季纳阳有助于保温。

北京四合院民居

历史上,老北京曾有千余条胡同,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由于老城区内城市道路的限制,城市中的民居不能像乡村建筑那样舒展,但是,北京的四合院经过漫长的发展,却形成了依形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功能齐备的特点,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根据不同的道路布局,四合院也有不同的形态

窑洞式民居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等多种。目前中国的窑洞民居大致集中晋中、晋西北、陕北和甘肃陇东一带。

如位于陕西榆林米脂的姜氏庄园,就是陕北首屈一指的半窑洞氏民居,庄园建于清末,占地40余亩,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

徽派民居

徽派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分布于古徽州地区(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浙江淳安,江西浮梁等地,徽州周边皖南部分地区如宣州等也受此影响。“徽派建筑”风格最为鲜明的就是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民俗风水和美学倾向。

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装饰题材, 更趋向于抽象构图, 利用其吉祥喻意, 并不喜欢采用大段的主题故事。装饰画面无论大小, 内容突出, 构图非常简洁明了。但是,以徽派建筑为代表,徽州民居堪称砖雕、木雕和石雕的“三绝”。


岭南镬耳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鑊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鑊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

为了隔离火灾和排水,南方民居的屋面也更加多变,除了这种高耸的山墙之外,屋顶也可以做成悬山顶,以保护山墙,在屋脊处也有更复杂的装饰,以保护屋脊,也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装饰风格。

在福建、广东、浙江和江西都保留着这样的民居

福建土楼

和当地土著民居不同的是,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云南“一颗印”

云南滇中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通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 一颗印"。

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当地的性格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标志。中国的传统民居,当然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精彩的古建筑点缀在神州大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