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罗宋汤的味道 2019-10-07

在秦国兼并六国的征途中,名将辈出,立下无数战功,然而要论最突出的,非白起、王翦莫属。司马迁作《史记》,将二人并为一章,即《白起王翦列传》。为何?二人为秦国做的贡献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白起是开拓者,他奠定了秦国成就帝业的雷霆之势,那王翦就是终结者,他完成了攻灭六国的最后一击。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白起自秦昭襄王十三年以左庶长的身份亮相,至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战胜赵国,白起无一败绩,斩敌首以百万计,封为武安君。与之交战的韩、赵、魏、楚四国,视白起为核武器般的存在,人称“人屠”,这四国的国土及兵力都被极大的削弱。秦国也因此奠定了帝王之势。

王翦是白起的后辈,于秦始皇十一年出道,约晚于白起二十多年。此时的秦国对山东六国有压倒性优势,王翦作为主将,除了灭韩国与其无关,赵、魏、楚、燕、齐这五个国家的灭亡都由王翦父子主导。这时的蒙恬、蒙毅等,还是给王翦打下手的。虽然后人说王翦是检漏的,但这个漏也不是那么好捡的。其中的赵国和楚国,都还是很难啃得硬骨头。没有王翦,兼并六国的速度势必也会延缓。

白起作为大秦帝国帝王之业的开拓者,死于非命;王翦作为大秦帝国帝王之业的落成者,得以善终。其实他们都曾面临着相同的局面,只因处理方式不同,结局大不同。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一、白起之死

1、范雎嫉妒白起战功,劝秦王罢兵,贻误战机。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后,本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赵国派苏代游说应候范雎,以白起灭赵功大,必位列三公,在应候之上。范雎不甘于白起之下,阻止白起继续立功,因而劝秦昭襄王暂缓攻势,修兵养民,允许赵国割地求和。范雎因个人权欲,贻误战机,白起因此和范雎产生间隙。

2、白起多次拒绝秦王任命,秦王心生不满。

后来秦昭襄王任王陵为大将攻赵,不胜。秦王想重新启用白起,白起认为灭赵的时机已过,现在赵国也已经调整过来,又联接各国诸侯,里应外合,秦军难以取胜。秦王强行任命白起,白起装病不出,派应候请白起,白起还是不接受任命。不得不说白起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不无道理,但白起心里恐怕还是堵着气:我要打的时候不让打,怕我立功;不好打的时候非要我打,让我背锅?打和不打都听你们的,我算老几?就装病,你们爱咋咋地!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3、背后发牢骚,激怒秦王,被赐死

秦王派王龁任主将,继续攻赵,王龁战败。武安君白起私下说: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幸灾乐祸之情,溢于言表。白起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这话却不能说,这样说,就显得心胸过小,不以国家为先,还在为当初的事斤斤计较,更表达了对秦王和应候无能的蔑视,彰显自己的英明。

但秦王虽然生气,还是给了白起机会。秦王再次强行任命白起为主将,白起仍旧宣称生病,应候范雎上门恭请白起,白起还是不肯就任。

这次秦王彻底失去了耐心,削去白起一切公爵,贬为普通士卒。在前往阴密的路上,在杜邮被赐死。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二、王翦的智慧

1、李信和王翦的比较

秦始皇在灭掉三晋及燕国后,下一个目标是楚国。始皇分别问李信和王翦,要灭掉楚国,需要多少军队。李信回答:二十万,王翦回答:六十万。秦始皇以为王翦年老胆怯,任命李信帅二十万大军攻楚。李信战败。

2、嬴政的妥协,王翦的姿态

李信战败,秦始皇亲自到王翦老家,向王翦致歉: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王翦和白起一样,对于秦王由于不信任自己而导致战败,败后才来找自己,这种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的行径,总要摆一下姿态。王翦也跟白起学习,装病推辞。

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秦始皇表现出帝王应有的气度,直接说:事情都过去了,将军您不要在多说了!

王翦看姿态也摆的差不多了,于是提出了就职条件: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始皇表示:这回全听你的!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3、王翦的智慧

王翦临行前,向秦始皇请求很多田宅园林,始皇说,将军马上就要出发,还怕贫困吗?

王翦 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田园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及出函谷关,王翦又派人向秦始皇索要更多的田地。左右对王翦说:将军要的也太多了吧!

王翦说出了很有智慧的一段话:

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太了解秦始皇了,他知道秦始皇生性多疑,自己带着秦国全部的士兵,只能通过多要田宅,来显示自己志在田宅而无其他野心,这看起来贪心,实则是自保之举。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三、白起和王翦结局不同分析

白起和王翦都面临着相似的局面:秦昭襄王相信范雎而不相信白起,致使贻误战机,再次攻赵接连失利;秦始皇相信李信而不相信王翦,致使攻楚失败。秦昭襄王想要再度启用白起,秦始皇也要再度启用王翦,白起和王翦都玩起装病的把戏。

不同之处,在于白起和王翦的应对方式。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就算白起真的认为攻赵时机不好,但面对秦昭襄王接二连三的委任,一再推辞,并且没有提出可行性建议,这摆明是一种消极的抵抗,不配合不合作。尤其在秦军失利后,说起风凉话,这显然会激怒秦昭襄王。白起可能觉得凭借自己的实力,秦昭襄王最终还是会给自己机会,但殊不知秦昭襄王已经失去了耐心。做臣子的可以让领导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但不能直白的表示,离了自己领导就什么干不成,这样的局面下,领导会用杀了你的方式表明:1、臣子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2、这个组织或国家,不依赖于某一个能力超群的人。

王翦就智慧的多。秦始皇亲自拜访,态度诚恳的认错,自己改装也装了,姿态也摆了,就要见好就收。顺便坚持一下自己的意见,提一下任用我的条件。这样即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博得领导的重视,又显得一心为国家。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王翦聪明的一点在于,明白自己始终是为始皇工作的,要想干得好,就必须得到领导的支持和信任。而不是居功自傲,更不能恃才傲物,反去将领导的军。

白起和王翦,大秦帝国最闪耀的将星,功绩难分伯仲,结局天壤之别

白起和王翦俱为秦国名将,从军事才能和战功上比较,二者在伯仲之间,但在政治才能方面,白起则显然逊于王翦了。一个人能力强,不讲政治,可能会立大功,但终究活不过讲政治的,这在历史上例子太多了。白起和王翦的对比,只是鲜活的一例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