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 网 络 这一年,蔡元培自欧洲归来,与章太炎在上海一晤。二人分宾主坐定,章太炎便问:“鹤卿,所学如何?”蔡元培答道:“可骗他人,却不能骗自己。”章太炎心里一乐,遂向他讨教吠檀多哲学,蔡元培无言以对。待其远去,章太炎对弟子说:“鹤卿并印度吠檀多之学亦未能解,而谓可骗人耶!”言语之间尽是不屑。 有暴发户附庸风雅,想请章太炎写幅字,未能如愿。暴发户不肯罢休,以高价托人说情。章太炎不胜其烦,遂作一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暴发户得联后极为兴奋,让人将字裱好后悬于高堂,逢人总要炫耀一番。 杜月笙家祠落成,欲得章太炎墨宝,听说徐福生与之交厚,请其出面。徐福生受命前往,却遭拒绝。杜月笙再请章太炎的弟子陈存仁为之周旋。陈存仁对老师说,太史公在《史记》中就有《游侠列传》一篇,老师何不为杜先生祠堂落成写一篇文章?章太炎遂问及杜月笙的故事,陈存仁一一道来。章太炎听得高兴,句不加点,四十分钟即成一文。杜月笙将此文呈给章士钊看,被其盛赞:“真是传世之作!” 章太炎对杜月笙甚是感激、佩服,觉得此人讲义气,重礼节,有豪侠气,二人由此订交。
他在日本时,曾做过一件衣服。5月23日那天,章太炎将这件衣服寄给了汤国梨,并在信中写道:“日本衣皆有圆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十年矣。念其与我共更患难,常藏之箧笥,以为纪念。吾虽陨毙,魂魄当在斯衣也。” 章太炎见了王揖唐,印象还不错,就对其言:“吾不待袁贼来杀,宁自饿死耳。”王揖唐听罢叹息:“先生如此,袁世凯喜而不寐矣。”问其故,王揖唐说:“袁氏之奸,等于阿瞒;先生之名,过于正平。所以不敢者,千秋万世后杀士之名,不易负耳。先生自愿饿死,袁既无杀士名,又除腹心之害,先生所以为袁谋甚善,其自谋何疏?″ 章太炎听罢,遂进食如常。 汤国梨收到信,为其担忧。一月后,她再得一函。章太炎在信中写道:“汤夫人左右,槁饿半月,仅食四餐,而竟不能就毙,盖情丝未断,绝食亦无死法。” 汤国梨问丈夫:“你在北京绝食近半月几死,当时有何感觉?”章太炎笑着回答:“头晕得很哪!” 章太炎自视甚高。 他常批评孙中山。在他开骂时,别人只能听,不可答,更不能附和。若有人附和,说他骂得对,必受其耳光。不仅如此,还要遭他一番痛斥:“你是什么东西?总理是中国第一等伟人,除我之外,谁敢骂之?” 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后,以绝食抗义。弟子朱希祖多方奔走营救。某日,章太炎将其呼至榻前,叹道:“余为国绝粒,虽以身殉,亦无遗憾。余殁后经史小学,传者有人,光昌之期,庶几可待;文章各有造诣,无待传薪,惟示之格律,免入歧途可矣。惟诸子哲理,恐将成广陵散耳。” 章太炎暮年时,有人讨他对梁启超的看法,他毫不客气地回答:“文求其人,则代不数人,人不数篇,大非易事,但求入史,斯可矣。若梁启超辈,有一字入史耶?” 章太炎临终前,曾留下遗言,他说:“朴学从此中绝矣!” 作者简介:郭名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