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和死亡 ——1609集人生之二

 尹耀彬 2019-10-07

年齡是生命的刻度,生命沿着年齡的轨迹一刻不停地在向着他的极限走去。为了谋生,追求合适的生活,我积极地生活着。对于飞速变化的周边环境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也是变化的旁观者。但愿头胪是清晰的、思维是聪敏的、精神是潇洒的、生活是愉快的。分秒必争也可以延长生命。据英国科学家研究,睡眠超过7.5小时就是奢侈。美国印刷工人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老子说:载營魄抱一,能无离乎?

本文照片来自网络

在人与自然的大场中,人受制于生理活动的规律,也受制于生存条件的约束。生死之间,一口气的事而已。在与物质的体内交换的过程中,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神龟虽寿,犹有竟時;腾龙乘雾,终为土灰。曹操六十六岁结束了他梟雄的一生。人的生命是一个有终点的历程,终点就是死亡。佛说,死亡是往生净土,或再生为人。当你认识到死之必然性后,死亡才是生命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事,经得起生活给予的一切严峻的攷验,坦然面对死亡,生命才显露出真正的价值。费尔巴哈说:生命的本身不是别的,而是生命的最后表露,是完成了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对死亡和死亡的恐惧超越了現实世界之短暂。不为生乐,不为死悲,平静而又顺势而生活面对死亡。人总是要老的,面对死亡应该像面对生命一样的安详。人與人是扱不相同的,有人视死如归,如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有人通知谭嗣同逃去日本,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从不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谭嗣同始!狱中题诗于壁: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8.30六人被斩于市。就义时,观者万人,慷慨神情不变。又如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市政府、希腊的智者说他巧辩惑众,贻误青年子弟,用荒唐不经的雅典法典指控对诸神不敬,而判入狱和饮毒酒。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力劝他越獄,並按排好一切,苏格拉底说:“即使法律或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越獄就正当了吗?苏格拉底选择了饮毒酒。门人忍痛陪着,苏氏却从容阐发真理。最后他的名言是:想起来,我欠某人一只雄鸡未还。叫他门人送去,不可忘记。这是他断气以前最后的一句话。耶稣最后一夜对他门徒的长谈,觉得这段动人的议论,尤胜过苏氏临终之言,而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之言;上帝啊,宽恕他们,因为他们所为,出于不知。这是耶稣的伟大,出于人情所不能及。金圣叹判死刑,狱中发出的信,也是这一派。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大有火腿滋味。历史上从容就义的人很多,不必列举。应该说,人类在思想和文化对死亡之超越,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把握,有人求仙访道以求肉体不朽,有人建功立业以求职业不朽,有人积德行善以求道德不朽,享乐主义就认为生存就是肉欲和物质的享受,否则,多活几年也毫无意义。也有人大限將至為了蝇头小利还活得很辛苦的,如儒林外史中描寫的严监生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伸著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著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91.4.13 2007.4.2改 2009.7.8 6.18发天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