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平时经常听到“入侵物种”这个词语,它指的是某个地区的植物或者动物由于长时间的繁殖扩张,突破了原来所处的环境,迁徙到另外的国度。每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是需要依靠长时间形成的,如果突然出现一个外来的品种很有可能就破坏生态和环境。 比如在我国让人有喜有忧的水葫芦就是这样,一开始人们还会把它当成肥料,但现在几乎成了人人喊清理的底布。不过一些外来入侵的动物在进入我国以后却成功演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像常见的小龙虾,虽然进入我国以后因为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大肆繁殖,但因为肉质可口现在就成为了中华料理界的一大佳肴。这个物种在侵入以后还被培育成虾苗,还被大范围养殖。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超市里常见的罗非鱼也是外来生物。它原来生活在非洲、越南等热带地区,外观和鲫鱼有些相似。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可以随着水温的不断变化来调整生活的水层,但来到我国以后马上就被人们发现了食用价值。罗非鱼不仅肉多刺少,肉质鲜嫩,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红烧鱼的好食材。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牛蛙也是外来的物种,它原来分布在北美洲和墨西哥等地,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被引进了。不过它跟前面两种生物比起来身价就高很多了,不但具有药用的价值,食用价值也很高。它进入中国以后主要人物就是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如今全世界范围也都有它们的身影。在我国它更是成为了吃货的最爱,试问谁能拒绝麻辣爽口的泡椒牛蛙、麻辣牛蛙呢? 广东有句俗语叫“同人不同命“,这句话用在外来入侵物种上也尤为适合。入侵物种到我国成菜肴,有的受欢迎有的被嫌弃,有的却连倒贴都没人吃,就好比清道夫鱼,在人们的眼里它就是”脏“的代名词。这种鱼类另外还有别名,被人称为”垃圾鱼“,因为它总是生活在下水道等环境恶劣的地方,不管什么都可以成为食物,让人敬而远之。 清道夫鱼除了生存的环境脏以外,它本身也不争气,全身上下没几两肉,骨头又硬又刺,吃起来也没什么香味。除了这些,这种鱼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喜欢吃其他鱼类的鱼卵,如果大面积出现会对当地的其他鱼类造成威胁。现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这种鱼,可是几乎没什么人愿意吃,数量一多人们巴不得将它们灭绝!不知道这几样外来生物,大家好哪一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