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历史(公元前300-公元元年):8、楚汉之争

 Ztiger1980 2019-10-07

在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发动大泽乡起义,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响应。在所有起义将领中有两位,一位叫做项羽,据说是以前楚国的一位名叫项燕的将领的后代,另一位叫做刘邦,是一个叫做沛县的地方的人,人们都称他为沛公。

陈胜、吴广的起义很快就被秦国的将领章邯镇压下去了,但项羽和刘邦在项羽叔叔项梁的领导下部队却得到了发展。当时,燕、赵、齐、魏都已经恢复了自己的国家, 项梁也恢复了楚国,并拥立前楚王的后代为楚国的王,也叫楚怀王。

不久,项梁在和章邯作战中战死。章邯率领秦军进攻赵国,这时楚国决定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救赵国,一路西进讨伐秦国。救赵国这一路由一个叫做宋义的人统帅,项羽为次将;讨伐秦国的这一路由刘邦统帅,楚怀王还和大家相约:先进入秦国的关中的人就封为关中王。

救赵国这一路军队的统帅宋义在出发后就停止前进,准备等敌人虚弱后在进攻,而项羽则认为应该马上进攻,项羽干脆杀了宋义,自己率领军北上营救赵国,他们和秦军在巨鹿决战。在决战前需要过一条叫做漳水的河,过河后项羽命令把渡河的船凿沉,将吃饭锅打碎,以表明自己不要退路勇往向前的决心,这也是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果然楚军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在巨鹿之战中击败了秦军。

另一路在刘邦的带领下,先后经过几个月的转战,于公元前207年来到秦朝首都咸阳郊外,在蓝田击败了秦军的最后的主力,秦王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了。刘邦入咸阳,废除了秦朝严苛的法律,刘邦与老百姓们约法三章,就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于是秦朝的老百姓都非常拥戴刘邦。

项羽在打败秦军,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看到刘邦先进入关中很愤怒,项羽于是下令准备在第二天进攻刘邦。这时的刘邦在兵力有十万军队,不可能战胜项羽的四十万精兵。 最后是项羽的叔叔项伯“救”了刘邦,由于项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见到项羽要进攻了,便连夜潜入刘邦营中找到张良,让他赶紧走,以免被杀。 张良却说不能丢下刘邦,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项伯当天夜里就返回了军营,他对项羽说刘邦是有功劳的人,我们不应该猜疑他,应该真诚相待。项羽听了,决定不再进攻刘邦。

第二天,刘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向迎接他的项羽赔礼道歉。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项庄没有刺杀成功。 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鸿门宴后,项羽火烧了阿房宫,洗劫秦朝的关中地区。项羽还进行了分封,他把刘邦分封到四川及汉中,为汉王,自己封自己为西楚霸王。其他的诸侯国也各有分封,但很多人都不满意,所以分封不久后齐国就打起来。项羽正在解决齐国的事情的时候,刘邦趁机从四川出来和项羽争夺天下。

公元前205年,刘邦和各路诸侯趁项羽在齐国的时候占领楚国的首都彭城,项羽得知后,留部分军队继续击齐,自己率领精兵3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于是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荥阳附近,后来和项羽在荥阳反复战斗。

在和项羽战斗的同时刘邦还派韩信消灭各个诸侯,韩信接连消灭了魏国、代国、赵国和齐国。另外刘邦派人说服在以前项羽的将领英布反楚,联络另外一个将领彭越扰楚后方

这样项羽周围都是刘邦的军队,而且士兵很疲惫也没有粮食,于是项羽提出与刘邦订立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国,西归汉国。公元前203年盟约签订后,项羽带兵返回楚国。

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公元前202年1月,刘邦联合韩信、彭越、英布等将领,在现在安徽地区的垓下一战中重创楚军,并将楚军重重包围。楚军兵疲食尽。韩信还命汉军士兵夜里唱起楚国的歌,致使楚军士卒以为楚国已经全部被占领,军心瓦解,这就是四面楚歌的由来。项羽最后率800人突围,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境),这时项羽身边只剩下28人了,一老人愿带项羽逃至江东重振霸业,遭项羽拒绝。项羽带着28骑返回战场大战汉军,最后全军覆没,项羽不愿被俘受辱,在乌江自刭而死。

于是楚汉之争才结束,刘邦建立起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