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蹦迪班长(ID:MrSugar008) 为文艺复兴而蹦迪 文:蹦迪班长 碰碰车大奖赛老司机 最近,有两首歌在朋友圈里闹得挺欢。 一首来自85后青春时代的偶像周杰伦,他出了新歌《说好不哭》。 一首来自85后东北说唱歌手董宝石,他的神曲《野狼Disco》迅速窜红。 85后的集体怀旧情绪,以及85后“文艺工作者”的影响力,同时迎来一个小高潮。 《野狼Disco》出自董宝石的专辑《你的老舅》。从这张“蒸汽波说唱”专辑里,有人听出了搞笑,有人听出了土味。 但在我听来,搞笑与土味,不过是董宝石这些歌的外衣。 戏谑的表象之下,我听到的更多是一个小人物的平凡生活,还有他所在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个小人物叫什么,只知道他是一个人到中年的老舅。 年轻时,他白天喜欢去旱冰城倒着滑旱冰,去游戏厅打币子。 到了晚上,夜幕下的东北大地一片黑暗,他却在迪厅里阳光灿烂。 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九十年代的日子不知不觉一去不复还。 长大后,时间一天比一天快,变化一天比一天多。 时代大潮浪奔浪流,好些个哥们顺着浪,像窜天猴一样蹭蹭向前,发了财开上了大奔。而他却被大浪拍得有点懵,没能踩准节奏迎流而上成为弄潮儿。 他好面儿,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人中之龙。 老同学聚会前,他给外甥女打电话,让她借一台国产SUV,等聚会结束后开过来接自己,还叮嘱她,要把车标换成路虎的。 聚会时,几个深水炸弹下来,他原形毕露破了功。一边吐一边吹起陈年牛逼,说别看现在马老三现在挣俩钱,人五人六的跟我装犊子,其实他当年最坷垃,老被自己揍。 他浪漫,他心有彩虹。 和女朋友的爱情生活里,他买不起LV,古驰,爱马仕,但却有贵人鸟,鸿星尔克,甚至还有一根嗦了蜜。 他念旧,有浓到化不开的港台情结。 都2019年了,还比划着三十年前的郭富城,想象自己是《无间道》里的梁朝伟,怀恋着《新龙门客栈》里的张曼玉。 他是个好老舅。 外甥女失恋,他化身心理医师赵大宝,带她蹦迪。唱着早已过时的粤语歌,告诉她,她是最迷人的噶。 这样一个老舅的日常,乍一听乍一瞧,挺不着调,让人发笑。 但如果我们仔细听听,仔细品品,就会发现: 董宝石歌曲里面的世界,看似俗气,却总是充斥着逝去的景象,荡漾着温暖的旋律。 年过三十的初老青年们,比如我,很容易听着听着,就会在快乐动感之外,生出一股淡淡的忧伤,缠绕心底。 这是为什么呢?你是不是过度解读了?——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十有八九会这样问我。 没有关系,如果你身边没有这样一位老舅,你没有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过,那我们不妨借助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和故事,进行最直观的解读。 在东北影视的历史长河中,恰好有一部电视剧,最适合担此重任。剧中有一个重要角色,也是一个老舅。 这部剧,是赵本山导演的《马大帅》三部曲。 这个角色,是剧里由范伟饰演的男二号,女主角马小翠的老舅,辽北狠人范德彪。 《马大帅》第一部开播于2004年,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十五年的时差,让剧里讲述的人和事,都已成为有些遥远的过去时。 但正因成了过去时,才让我重温它的时候发现: 《马大帅》其实就是世纪初的电视剧版《野狼Disco》。 1.你的老舅范德彪 很多人乍一听《野狼Disco》,都会被“两个手指就像两个窜天猴”这样的搞笑歌词逗得笑出声。 而在《马大帅》这剧里,范德彪承担的主要任务,同样是负责搞笑,让大家笑出声。 他喜欢钻研,自创武术“鹰爪挠”,主打了开原市几场著名恶仗。 他气质脱俗,不论是开大奔还是坐倒骑驴,都能泰然处之,相当有派。 ![]() 他挑战陈规,面对包装上的警告,他不信邪,敢于将电灯泡吞入嘴内。 ![]() 他视野开阔,学贯中西。第N次下岗后,他办起彪哥解梦馆,后将其升级为辽北精神分析研究所,在所里写下一副对联,掷地有声: 古有奥地利国佛洛依德,今有辽北地区范德依彪 。 ![]() 他是水库里的浪子,从小拥抱大自然,性本爱丘山。游泳池这种廉价的人造物格调太低,只会让他迷失。 ![]() ![]() 他是辽北大地的脱口秀之王。他曾与“辽北拳王”马大帅在高速公路上缠斗,剑拔弩张之际,他迅速寻找到有利地形,然后脱口而出八字金句:“小树不倒,我就不倒”。 ![]() 他的职业履历丰富至极,名号之多,足以让龙妈无地自容: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明白了,没有皇族血统,也没干过革命工作的范德彪,头衔这么长的原因,是因为他吹过的牛逼、干过的工作,比朱一旦吃过的海参还要多。 ![]() 纵观范德彪的前半生,就业是暂时的,待业是永恒的。 但,正是这样一个常年在社会游走却始终混不明白的边缘人,才符合董宝石作品的气质。 在《同学聚会》中,宝石甚至直接向他致敬,写下了“你的老舅范德彪”这样的歌词。 ![]() ![]() 还有粉丝建议董宝石穿彪哥同款骷髅长袖参赛 《野狼Disco》里的老舅,蹦迪时的标志性动作,是左边画龙,右边画彩虹。 龙,那是在江湖上行走,要扬名立万。 彩虹,那是面对爱情时,要潇洒浪漫。 而《马大帅》里的老舅范德彪,就是一个用生命画龙、画彩虹的男银。 ![]() 在维多利亚大酒店任职保安部经理的日子里,他迈向画龙生涯的巅峰。 彼时,范德彪每天最重要的日常,就是向老板吴德荣,向自己的小弟们,向酒店的女服务们,讲述自己打过的恶仗,科普道上的规矩,把自己的形象画得更像一条龙。 ![]() 一身中山装的范德彪在对小弟做江湖礼仪培训 如果董宝石想把《你的老舅》这张专辑拍成MV,那没有任何人比维多利亚时期的范德彪更适合担任男主角。 内在素质咱先不说,且看他这身穿搭,就散发着先锋的Hip-Hop气息: ![]() 闪耀的大金链大金表,OverSize的皮夹克和Fila T恤,再配上贼拉有派的墨镜,俨然辽北初代Rapper德彪斯基。 要知道,这是在世纪初的辽北大地。MC德彪有多先锋?简单说说几个中国嘻哈历史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就一目了然: 《马大帅》第一部拍摄于2003年,别说《中国有嘻哈》要再等14年才能开播,就连中国初代说唱组合黑棒的第一张专辑《嘻哈第一棒》,也是一年之后才出的。 而彪哥的FreeStyle硬功夫也不容小觑。 第三部里,工厂技术员小唐总是骚扰玉芬,彪哥穿着劳保手套,扎着红领带,亲自登门警告,留下一段醒世名言: 我曾经年少轻狂打打杀杀,堪称辽北地区著名狠人。 如果你悬崖勒马,我保证你回头是岸。 如果你执迷不悟,我必将让你苦海无边。 何去何从,给个说法。 ![]() 彪哥这段即兴,Diss之稳准狠,用词之工整,文彩之飞扬,绝对吊打那些翻来覆去只会表达“我最牛X,你们都是傻X”的土味Hip-Hop。 当然,玩归玩,闹归闹,彪哥没有开玩笑。他绝不满足于当一条嘴炮龙,而是要成为一条令人敬畏的真龙。 为了成为真龙,他苦练绝技“鹰爪挠”,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主打了本市的几场恶仗。 其中比较知名的对手,有砸场子的流氓大哥,有骚扰自己心爱女人的地痞牛二。 现实充满尖齿獠牙,将他的成龙梦想咬得稀碎。 ![]() 再看彪哥的画彩虹之路。 面对爱慕的女人们,彪哥敢爱敢追,用董宝石的歌名来说,是一个“浪漫男银”。 他先后追求过维多利亚的同事阿薇,已经和马大帅好上了的玉芬,还有知性房东刘佩云。每一次,他都愿意为她们付出真心,然后,失恋and失恋agian。 到头来,彪哥的彩虹,只能盛开在他和阿薇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歌声里,盛开在玉芬给他包的纯肉馅饺子里,盛开在他在梦中拥抱刘佩云时《上海滩》背景音乐里。 ![]() ![]() ![]() 但是,如果范德彪只是一个干啥啥不行,只供人哈哈一笑的小丑型人物,那他是不会与董宝石的作品扯上什么关系的。 供人一笑之外,他身上总是会闪烁出人性的光亮,让我们看到小人物的善良、挣扎与坚持。 ![]() 在《马大帅》中,彪哥已经四十多岁,被社会和现实猛锤过无数次了。画龙、画彩虹失败后,他也会拿着大绿棒浇愁。 但他并没有放任自己在酒与肉中消沉。愁完之后,他总是会再一次站起来。 即便是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也没有让他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那一次,他被骗子老钱坑了六万块钱,欠了一屁股债。于是他干起最底层的工作——送煤气罐。 ![]() 在这段人生最低谷时期,他只能蹲在月租八十块钱的小黑屋中,每天用铁炉子煮挂面,比三和大神吃得还差。 ![]() 爱他的桂英挂念他,偷偷给他送饺子吃。以为自己身患绝症的他,不想桂英对自己还有挂念,把饺子打翻在地,还说了一句狠话: 我范德彪,站着一米七三,躺着一米七三,死了还是一米七三。 ![]() 如今的东北,能够每晚被老铁666包围,成为直播弄潮儿的人还是少数。 在看不到尽头的混沌、挣扎与循环中,彪哥那一声“换气喽”,永远回荡在辽北大地,这是属于小人物的真正光亮。 与董宝石歌里的老舅一样,彪哥也是一个深受香港文化影响的男人。 ![]() 《你的老舅》里的老舅,蹦迪时在胸前比划郭富城,喜欢在录像厅里看《新龙门客栈》,香港情结很深。 范德彪何尝不是如此? 有太多香港电影让彪哥去相信,即便是东北小城开原,也是一个江湖,有恶战,有狠人。维多利亚大酒店,就是他心中的维港。 在他那个只有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满眼都是香港文化浪潮在拍打着他的确凿铁证。 ![]() ![]() ![]() ![]() 他墙上贴满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海报,贴着“男儿当自强”的条幅。而《黄飞鸿》系列电影的主题曲正是《男儿当自强》。 ![]() 男儿当自强-德彪自勉 梦里憧憬爱情时,他会变身许文强,穿风衣、披围脖,戴礼帽。与“冯程程”临别前相拥时,耳边响起的,是《上海滩》那豪气干云的主题曲。 ![]() 最最重要的,他虽然不是成功的社会人士,却跟董宝石作品中的老舅一样,都是个好老舅。 外甥女马小翠逃婚进城,范德彪为她找工作、安排住所。 ![]() 听说姐夫马大帅包办婚姻,把外甥女许配给了村长家的儿子,因此欠了三万块彩礼钱,他为了让外甥女摆脱纠缠,不仅借来钱,还对马大帅说,娘亲舅大,自己负责还六成。 ![]() ![]() 老板吴德荣对马小翠一见钟情,并找到范德彪,征求他的意见。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想借此联姻巩固地位,而是鉴定吴德荣是出于真心,还是想找个情人玩玩。 关键时刻,他对吴德荣的称呼从“吴总”变成了“你”,态度坚决: 你要是就想交个女朋友,咱就是到要饭,咱不在你这蹭饭,知道不? ![]() 此外,剧中还有一个人叫他“彪舅”,就是房东刘佩云的儿子,正处在叛逆青春期的刘舒。 刘舒喜欢画画,有美术天赋。刘佩云却因为前夫也是个画家,极力反对。这让刘舒一度想离家出走。 ![]() 但范德彪却倾尽全力支持孩子的爱好,让他到自己的房间里画画,为他买雕塑、当人体模特。 更令刘舒彻底被“彪舅”感动的是,范德彪帮他掏美术补习班的学费时,鼓励他说,这不是借钱,是投资,因为他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个大画家。
B站的弹幕里,出现过很多次“我也想有这样一个老舅”。俨然成了东北的全民老舅。 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你的老舅》这张专辑的最佳代言人选,就是范德彪。 2.真实东北大乱炖 研究完董宝石作品中的男主角,我们再来看看主角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我认为,《你的老舅》这张专辑,不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有多种元素拼贴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大乱炖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出场人物有穷人也有富人。有发了财的马三,也有没混明白的老舅。 这个世界的时间线,有过去也有现在。 角色们用的道具,有早已成为古董的大哥大、BB机、霹雳手套,也有眼下正在流行的快手、抖音、共享单车。 ![]() 这个世界的文化景象是多元的,东北的、香港的、欧美的、日本的混杂在一起。 这个世界的音乐风格是多变的,蒸汽波、港台金曲、Hip-Hop、喊麦、社会摇融为一炉。 ![]() 这个世界,又是一个带着浓浓“蒜味”的真实世界,有大绿棒,有你瞅啥,有穿貂的大哥,有扒蒜的妹儿。 而《马大帅》三部曲为我们展现的世界,同样是一锅大乱炖,可以为董宝石的作品直接提供大量MV素材。 所以我才会说,《马大帅》就是世纪初的电视剧版《野狼Disco》。 ![]() 《马大帅》的故事发生在东北小城开原。空间上,这个县级市离农村与大城市都很近;时间上,它正处在风云激荡、全球化潮流达到高峰的21世纪初。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乡村与城市,土与洋,贫与富多股潮流、多种风貌在这个小城里冲突着、融合着。 《马大帅》的故事里,同样有穷人也有富人。 世纪初,新富阶层已经形成。但在空间上,New Money们尚未与穷人阶层彻底分化,两大群体存在很多交集,共同出演着许多故事。 ![]() 最先登场的NewMoney,就是维多利亚大酒店的老板吴德荣。马大帅欠的三万块钱彩礼,在当时穷人眼里是一笔需要许多年才能还完的巨款,但他却可以分分钟摆平,连眼都不眨。 ![]() 戏很多的NewMoney,还有依靠某神药生意先富起来的王老板。他家的客厅,摆着上万元的大背投,客厅大到可以给自己的儿子摆一个拳击擂台。 ![]() 到了第三部,NewMoney的代表成了胡总。他住的豪华别墅,对马大帅来说宛如一个迷宫,连出口都找不到。 ![]() 但是在世纪初,富起来的浪潮,还远远没有惠及每一个人。 尽管《马大帅》本质上是一部喜剧,展现尖锐的阶层冲突并不是它的任务,但由于导演与编剧的人文追求,还是让这部剧显现出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 所以,很多镜头都可以把两个阶层的生存差距,交待的一清二楚。 马大帅与范德彪,这两位来自农村的“闯入者”,常年住在城中村的平房里。生存状态与NewMoney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 范德彪送煤气时住的小黑屋,炉子就在屋子里。马大帅第三部住的出租屋,墙皮甚至掉了渣。 ![]() 更现实的是,对于他们来说,仅靠双手去改变命运的几率,比中彩票大不了多少。 马大帅并不是不努力,甚至为了活着时刻拼尽全力。爱人玉芬重伤住院时,他依靠给有钱人哭丧、帮有钱人讨债、给有钱人当人肉沙包这些非常手段,来应付猛涨的支出。但即便是这些非常手段,也远远不能让他的生活发生质变。 ![]() 尊严对刚进城的马大帅来说,是可以牺牲掉的东西 ![]() 也正因这种现实主义倾向,让这部讲述东北小城故事的电视剧,与《你的老舅》这张专辑一样,都散发着土土的蒜味。 而且,在我眼里,土并不意味着俗,更与恶俗无关。因为恶俗的本质是装,是一种无力的掩饰;而坦荡的土,却是一种真实,从内到外都有着追问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力道。 不论有意还是无意,《马大帅》与《你的老舅》,的确记录了上世纪末与世纪初东北底层江湖的真实面貌。 这个江湖,有《你的老舅》专辑里唱到的迪厅、游戏厅、旱冰城、烧烤摊,也有《马大帅》中的大酒店、K歌房、菜市场、看守所、澡堂子。 ![]() 没错,极具东北特色的澡堂文化,就在马大帅当搓澡工的时候,因为一段把客人搓“起飞”的搞笑戏份,得以被真实地呈现。 第三部,三个社会盲流青年吐槽工作又累又不赚钱的时候,聊起了在工地搬砖,开手扶拖拉机的生活。 如果不是有最真实、最底层的生活经验,他们的台词绝对无法说得这么到位: 远看像吉普,近看五轮杵。开车一身灰,卸车一身土。紧急情况一刹车,中间还往上鼓。 ![]() 与人物永远白白嫩嫩永远不愁吃穿,衣着永远光鲜永远一尘不染,家里永远是欧式装修、至少两室一厅的爱情偶像剧不同,《马大帅》的镜头里没有美颜,没有滤镜。 看着这部电视剧的画面,就像在看一部世纪初东北小城的纪录片。 ![]() 马大帅在小卖店花了4块钱买了3袋面包1包榨菜, 反映世纪初真实物价水平 ![]() ![]() 灰头土脸的流浪小孩住在烂尾楼里, 对白可以反映出当时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时有发生 ![]() ![]() 看守所实景 ![]() ![]() 无所事事的盲流三人组 世纪初,也是经济迅速向前、GDP年年猛涨的奔腾年代。 但《马大帅》中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却让我们知道,再激荡的时代,落到每个人身上时,他们从中品尝到的滋味也是千差万别,有苦有甜。 比如神州五号成功上天,这是举国同庆的大喜事。在剧中,我们在马大帅的嘴里,也可以听到这个大新闻。 ![]() 然而,这样一个头版头条、中考高考都会考的大事件,从马大帅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他是什么境遇呢? 当时的他,被小偷偷走了所有的钱,连最便宜的招待所都住不起。念新闻时,他正蹲在报摊前,准备趁人不注意捡起一张100元纸币——还是一张假钞。 一边是一飞冲天、光芒万丈的载人飞船,一边是蹲在地上、找不着北的卑微小人物。两者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但却在同一时刻存在着。 这种反差,就是一种高级的黑色幽默。 ![]() 这种黑色幽默,在《你的老舅》这张专辑里同样存在。 所以,我建议那些嫌弃《马大帅》这剧太土,嫌弃董宝石的歌蒜味太重的人,在捂住鼻子捂住耳朵,准备喝拿铁听瓦格纳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 我们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曾经这样活着,有少人现在仍这样活着? 而且在蒜味之外,《马大帅》这部电视剧与董宝石的作品一样,同样混杂了很多新事物、洋玩意。 ![]() 维多利亚大酒店,就集中为我们展现了东北小城青年们的时尚生活。 很多不是东北的同学,都不明白《野狼Dsico》中开头那句“打啥电话啊?摇头呢!”是啥意思。没关系,来维多利亚歌舞厅玩一玩,让你看个明明白白: ![]() 这就是潇洒的摇头 ![]() 维多利亚大酒店的歌舞厅,还有梦回爱尔兰酒吧,经常传来欧美、港台金曲。我在那里听到过: Whitney Houston的《Greatest Love Of All》,BeeGees的《How Deep Is Your Love》,酷龙的《Bing Bing Bing》,Richard Marx的《Right Here Waiting 》,Michael Jackson的《Heal The World》,Kenny G的萨克斯曲《回家》,陶晶莹的《太委屈》,许美静的《城里的月光》。 ![]() 一叶知秋。这些细节让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东北小城,在那个时间节点,也能汇集多股文化潮流。 对世纪初的小城青年来说,正是这些歌曲,装着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幻想。 世纪初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为小城源源不断地带来新事物。 除了吃喝玩乐、洗浴、按摩、住宿一条龙的娱乐天堂维多利亚大酒店,我们还可以在剧里看到健身房、美容院、咖啡厅、游泳馆、拳击房、舞蹈教室等等新兴文娱休闲场所。 美容院 ![]() ![]() ![]() 正是这么多的土与洋,旧与新的冲突、融合,才能让董宝石以及很多东北青年,能够在年少时代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早早地立足东北,放眼看世界。 为什么是董宝石这个85后东北青年,而不是别人写出了《你的老舅》这张“大乱炖”专辑? 《马大帅》里的这一系列的、方方面面的混搭影像,就是答案。 不论是董宝石的歌,还是本山导演的《马大帅》,都是在用东北人最擅长的搞笑方式,讲述着小人物们在时代大浪的拍打之下,竭力画龙、画彩虹的故事。 大多数人的故事结局,成不了龙,也画不成彩虹。 但在此后的平凡人生里,东北人并不需要眼泪。 ![]() 董宝石说,亲爱的不要哭泣啦,你那点事儿算个啥。 赵本山唱,有钱没钱实实在在吧,憋了巴屈划不来。 ![]() 尽管很多人的命运与归宿,就像《马大帅》里彪哥失恋后坐的那辆出租车,兜兜转转只能在原地打转,但只要每个夜晚还有大绿棒,还有小烧烤,那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幸福。 3.每个时代的印记 都将成为一曲野狼Disco 唠完人物,看完世界,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董宝石作品的核心美感。 我知道,很多人没觉得“美”这个字,与董宝石的作品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野狼Dsico》好玩、搞笑,跟看快手老哥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我也知道,很多过了三十岁,中年时代近在眼前,青年时光渐行渐远的男人,听这歌时也挺开心,但笑着笑着就会陷入淡淡的忧伤。 为什么? 因为董宝石的歌里,满眼都是逝去的意象。而这些意象,让他的作品拥有时间上的距离。 有了距离,美也就产生了。 ![]() 为了让自己的歌更火更红,有人拼了命地用网络热词,有人撒了欢地蹭当红鲜肉的流量。 而董宝石却转过头向后看,从往事里淘金。 ![]() 大背头,大波浪,大哥大,BB机,这是90年代江湖儿女们的追求时尚、彰显地位的标配。 ![]() “胸口比划一个郭富城”,这是郭天王最具标志性的动作。 而“四大天王”,可以说是香港偶像文化大潮的巅峰标志,也是85后一代对这个世界拥有清晰记忆之后,最早接触到的几位香港巨星,象征着开始。 ![]() “好像梁朝伟在演《无间道》”,这句话提到的,正是香港流行文化大潮在归于平寂之前,最后一部称得上是现象级的电影。 在内陆奔涌二十多年的香港文化大潮中,《无间道》堪称是最后一朵能够惊艳一代人的浪花,象征着落幕。 而世纪初的《马大帅》,也在镜头中闪现过多位乐坛、影坛巨星。他们的影响力,在那时正处巅峰。 剧中有两个在年龄设定上是85后的年轻角色:女主角马小翠,还有她的闺蜜小云。 在小云的出租屋里,我们可以看见任贤齐、F4、陈冠希与Twins的海报。 ![]() ![]() ![]() ![]() 啥也别说了,妥妥的同龄人。 第三部里,三个没啥正经工作的社会青年,住在烧土炕的小平房里。而屋里的墙上有四张海报,其中三张是周杰伦,一张是潘玮柏。 周董当年的影响力之广,可见一斑。 ![]() ![]() ![]() 董宝石歌里的蹦迪青年,在90年代比划郭富城的时候,觉得香港那边的歌,和自己的爱一样,都是爱不完的。在追张曼玉、周星驰、郑伊健的时候,觉得香港那边的电影是永远拍不完的。 而世纪初那时的85后们,还在上中学或者刚刚进入大学。在《马大帅》的镜头里看到陈冠希、周杰伦、Twins这些明星时,当时只道是寻常。 那时的85后,和现在二十左右岁的年轻人一样,眼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值得期待的。不会去理解“逝去”二字,更不会担心过时、操心衰老。 他们认识的老一代港台偶像,刘德华、张学友、周星驰们,在世纪初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他们在少年时代遇见的偶像,谢霆锋、陈冠希、周杰伦们,正在向更高的巅峰攀爬。 他们如龙卷风一般势不可挡,他们歌中飘荡着的七里香永不消散。 ![]() 然而十几年过去后,在《你的老舅》与《马大帅》中出现过的名字、闪现过的海报,都已成为怀旧的象征。 这些曾被几代年轻人视为偶像的明星,在这十几年中也是历经浮沉,如今境遇千差万别,令人唏嘘。 追逐时尚的年轻人,再也不会留起“富城头”;张曼玉偶然露脸,被指“瘦成纸片人”;星爷的新片又一次被说成是“兜售情怀”; 曾鲜衣怒马的古天乐,扛起屠龙宝刀成了页游代言人;叛逆少年陈冠希,出现在“大战狗粉丝”这样的新闻中;周杰伦每一次登顶,都像是80后、85后们在玩“爽完就撤”的快闪。 不论是在90年代阳光灿烂的蹦迪青年,还是在世纪初朝气蓬勃的85后,都会感叹有太多熟悉的人和事,不知不觉就被岁月吞没。 董宝石歌里提到的旱冰场、游戏厅、歌舞厅,曾让无数蹦迪青年们“潇洒走一回”。 如今,它们与那些曾经浓烟滚滚的烟筒、机器轰鸣的工厂,一起在东北大地上陷入平寂。 当初曾是祖国花朵,胸前飘扬着红领巾的85后,都已进入而立之年,成为初老的一代。 他们成了贡献GDP的中坚,但在这个文娱行业全力追逐年轻人的时代,他们的所思所想,早已不再被商人们关心。80后、85后这些称谓,和胸前画个郭富城这个动作一样不合时宜。 但是,成为过去时的一切,绝不意味着就毫无意义。 就像新裤子唱得那样:Disco,怎么可能不知道;Disco,怎么可能都忘掉。 在我听来,歌词里的Disco,指的会被一代人永远怀念的经典,永远难忘的好时光。 这些经典,这些时光,总是会被有才华的人,一次次地转化为惊人的文化生产力。 姜文无法忘记“野兽凶猛”的年少岁月,拍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摇滚乐迷们无法忘记Freedie,《波西米亚狂想曲》就注定会在斯人已逝28年后于全球影院中回荡。 需要温暖的年轻人向往朝气蓬勃的80年代,那些一度被遗忘的动感音乐,就注定会被重制为氤氲的蒸汽波。 ![]() 本山大叔虽然已是春晚舞台的久远传说。但在B站,他的经典小品被蒸成一首又一首“改革春风吹满地”。 《马大帅》这样带着强烈现实主义的喜剧,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再出现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无法忘记它。在很多人的二次创作中,它继续为我们提供复古式的欢乐。 90年代的蹦迪岁月与香港情结,被董宝石这个85后青年始终惦记着、怀念着。 那些散不去的旧日情怀,最终都将化成一曲《野狼Disco》,在现在继续舞动着你和我。 董宝石还有一首新歌叫《年轻的窦唯》,现在还没有正式公布。到时注定会又一次让年轻人知道,值得去听一听、看一看的经典不知有多少。那是一代人永远的骄傲。 每一代人,都曾拥有过属于自己的阳光灿烂。它们终将成为过去,但也终将会被写成一曲《野狼Disco》。 所以,别再问我什么是《野狼Disco》。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文艺复兴浪潮中,它就是风骚的浪花一朵。 接下来,请让这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