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易用的分解办法和处理级别的办法》 1:对m1时间框架进行同级别分解;(这一步可能比较难些,实际上就是对m1上面的k线进行分类,划分出最小级别的走势类型) 2:按照线段的处理办法,处理出m1级别的走势类型; 3:在m1时间框架里,直接按照中枢的延伸,扩展,新生等即时处理当下走势; 以上是比较科学和严谨的办法; 另外有一种更简易的办法: 任何一个时间框架的价格,没有突破10日均线,均视为是次级别框架(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验证,95%以上有效); 这也验证了一个道理,如果任何一k价格没有穿越5日均线,那么,走势是无需管的; 如果k价格穿越了5日均线,需要引起注意; 如果某一k穿越了10均线和5均线,要严重的注意了,因为后续的发展,就是中枢的B、或者是3浪5(即小转大),或者是5浪; 同时,做交易,不要在价格向均线靠拢的时候开仓,非常不划算,而且,这时候,往往最多的,就是中枢的B在做怪。 B也是最复杂的,里面有无数种变化,只有耐心等c出现或者直接在a就进行逆向开仓。 这样的话,级别,变的更加清晰易懂,而且也不会令人这么难以琢磨了。. 《级别与买卖点》 市场有2个自同构:走势类型和分型(实际上分形也是)。而几乎所有的人眼关注的,是关于走势类型的叠加和演变导致的级别。实际上,走势严格来说,低于某个时间周期的走势类型结构,是相当于无效的。为何无效? 1、走势类型过于脆弱,尽管它符合理论,当然,理论也能完美的诠释它,但对于实际交易来说,它没有任何意义; 2、它完全屈服与顺从于大级别的结构,尽管它能自己演化和同构出大级别的结构,但这种演化和同构,往往成为一种陷阱,对交易不利。 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推导出,级别与时间无关,级别只与资金容量有关这样一个命题。 实际交易中,会发现,先生的理论,为了表述理论的完美和一致性,将走势类型肢解,以完美的契合走势,然而,这也导致对级别的认识以及对中枢的认识模糊不清晰。 先生最前面的文章里面,为了表述走势类型和级别,讲述了一段话(大致意思): 1、只有均线胶合的前后的高低点才有意义; 2、如果一个走势,连短期均线都没有破坏,那期间出现的高低点,在本级别图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3、任何一个均线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均线胶合的问题(胶合的分类有3种); 4、背驰只是告诉相应的涨跌势告一段落,但没有承诺一定要调整(反弹)若干时间和多大的幅度; 5、背驰的外在表现就是价格k线力度的变化,导致均线胶合前后的均线闭合区间的面积的变化(仔细想想,和bill先生所谓的夹角表述,多么类似!)。 这5句话,和原文有些出入,但就是那么个意思。而先生所有的理论、概念、逻辑推导,都是基于上面这5句话而来,这是确定不疑的。 这里面,表述什么是中枢,什么是级别,什么是背驰,什么是走势类型,什么是力度等等。 没有背驰,就没有买卖点,没有中枢,就没有背驰,在实际交易中,往往会做错方向,就是所谓的逆势交易。这个原因排除其他个人心理等等的因素,主要原因就是对走势理解不透,以及对交易的节奏没有掌握。 先生对于交易的节奏的转换,主要有这么一个前提,那就是,某一段逆向走势,碰触到了某一个特定的中枢,那么,就要转换交易的方向。同时,对于背驰的外在表现,用macd指标来描述就是前后2片红绿柱子的面积的变化(和均线闭合区间面积的说法比对一下,以及和走势类型的意义这句话比对一下)。理解这段话,必须要明白: 1、背驰是如何导致走势类型的变化以及级别的变化的,同时,如何采用线段来清楚的知道走势的界限以及走势是否结束以及没有结束; 2、交易的级别,指的是,可以容忍什么样的逆向走势,或者说,是准备交易链接前后2个中枢的次级别走势类型呢,还是直接包含了前后若干个中枢的走势类型。 由此可以知道,交易的是什么级别以及买卖点。 如果真明白了级别,最佳的时间框架配合,应该是m30、m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