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诸葛亮一直是一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需要领兵作战,先后多次进行北伐,期间他还大力发展蜀汉经济,老袁将分三天为大家讲解诸葛亮在经济的一些贡献。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朝政日益腐败,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占汉中。建安十六年,即公元 211 年,刘备攻占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足的局面。 刘备建国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在主持蜀汉朝政期间,勤勉谨慎,事必躬亲,赏罚严明,任用贤才,改革币制,整顿财政,搞活经济,一方面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加强市场管理;另一方面以农业为本,开拓良田,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同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减轻蜀中人民的经济负担,将蜀汉之国、两川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商业兴旺发达,经济欣欣向荣,农业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天府之国”国富民殷的新局面。 推行币制改革 蜀汉政权控制下的益州地区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益州本部,即以川西平原为中心的巴蜀地区;二是作为益州北方门户的汉中盆地;三是益州西南部的南中地区。前两个部分自春秋战国以来由于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原地区,故而很早便有了“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美誉,也被称为“天府之国”。但是,由于刘备的军队在入川时与原益州刘璋的军队进行了将近三年战争,致使益州百姓“饥膏草野”。 刘备攻占成都后,“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使原本充裕的府库为之一空,以至于日常军费开支都成了问题。 当时,巴蜀地区出现了金融混乱、财政危机、物价飞涨、社会崩溃的严重问题,民生凋敝,怨声载道。刘备虽然做过诸如织席贩履的生意,但是对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恢复金融市场、扭转财政危机却是一窍不通,只得问计于诸葛亮。这时诸葛亮趁机向他推荐了刘巴。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荆楚名士。曹操征伐荆州时,荆州有识之士多归顺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将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这三郡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于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与诸葛亮多有交往,深得诸葛亮的器重。 诸葛亮告诉刘备:“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干事情需要人才,干大事需要顶尖专业人才,只要他有本事,就别介意他的过去。现在益州百废待兴,就是要重用刘巴这样的人才。不久,刘备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即丞相府的主管官员。这样,刘巴就成为诸葛亮治理蜀汉经济的重要帮手。在刘巴的建议下,蜀汉“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以解决金融混乱、财政危机、物价飞涨等问题。 当时,汉武帝年间开始实行五铢钱的货币制度,到了东汉末年,被董卓采用的“毁五铢铸小币”的钱币制度破坏,导致物价飞涨,因此必须重铸面值更大的新钱,投入市场,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平抑物价。蜀汉所重铸的新钱,就是刘巴所说的“直百钱”。 据南宋钱币学家洪遵所著《泉志》考证,当时蜀汉下令铸造的这种“直百钱”,又称蜀钱,形制有三种:一是 4 铢重量,面值百钱;二是 5 铢重量,面值百钱;三是 8 铢重量,面值一百五十钱。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蜀汉还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据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零陵先贤传》记载,蜀汉实行新钱后,“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实行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的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商品和货币的周转流通,而且使市场物价得以平抑; 同时,府库得到了明显的充实,因此也化解了蜀汉的财政和金融危机。诸葛亮坚持重用刘巴,在数月之间就解决了蜀汉金融财政和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刘备也不得不赞赏有加,后来相继加封刘巴为尚书和尚书令。 由此可见,早在三国时期,我国在治理经济问题时就懂得用货币的供需量来调节经济增长,以增加国库的收入;用政府手段来干预市场,以平抑物价。 |
|